《肇域誌》是壹部全國性地理總誌,始纂於崇禎十二年,成書於康熙元年。由顧炎武撰寫,是《天下郡國利病書》姊妹作。本書壹直未能刊印,只有15部抄本流傳,今存11部,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
崇禎十二年,顧炎武開始廣泛收集史籍、實錄等資料,明亡後,遊歷全國,壹路考察山川、風俗,“先取壹統誌,後取各省府州縣誌,後取二十壹史,參互書之,幾閱誌書壹千余部。”晚年開始撰寫《肇域誌》與《天下郡國利病書》二書,《肇域誌》計三百十八萬余字。
顧炎武學識廣博,征引豐富,為纂此書而參閱的明代及清初方誌達壹千多種,這些方誌中有不少今天已經失傳。據《自序》稱“此書自崇禎己卯起”,經“二十余年之苦心”,始輯成“初稿”。
內容涉及建置、沿革、山川、名勝、水利、貢賦等。取材於《明統誌》、二十壹史、明歷朝實錄、地方誌和奏疏、文集,偶有少量清初材料。其所引明方誌壹千余種和各種專誌,大多已佚,賴此書得以窺其壹斑。
又訂正了《明壹統誌》及方誌舊籍中的錯誤,南直隸、雲貴部分收輯考訂尤為詳盡。從其書中可以看出顧氏研究歷史,編纂史書,目的就是“鑒往所以訓今”、“引古籌今,亦吾儒經世之用”之學術思想,故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