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言文怎麽賞析

文言文怎麽賞析

1. 如何賞析文言文

壹、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壹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註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妳"。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壹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澤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澤成"(湖面)風平浪靜"。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壹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系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系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余"為我,"爾""汝"為妳。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2. 怎麽賞析文言文

廢話不多了:《古文觀止》(推薦嶽麓書院出版的)

《唐詩三百首》(任意,基礎不太好的話可以買本註釋比較豐富的)

《唐宋名家詞選》(推薦上海古籍出版社)

以上三本書,堪稱古文和詩詞的最佳讀物,壹定要熟讀,寫得好的可以背誦,之後妳的古文功底肯定就比較紮實了。

讀古文只讀註解,不要讀翻譯。壹般來說,翻譯沒有標準,所謂翻譯其實都是文章大意而已。

字典要多翻,因為古文裏面生僻字會多壹些,看多了就熟了。

讀古文,千萬不要拘泥於語法,因為詞類活用和倒裝句是很常見的,懂意思就行。

可由比較簡單的入手,壹步步讀難壹些的文章,例如從唐宋文章到先秦文章,由古代白話到古文。

好的詩文要誦讀,要讀出來,“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而且還可以幫助感受漢語的抑揚頓挫,感受古文尤其是詩詞曲賦的音韻美。最後,我是壹個很喜歡古文,也從中得到很多樂趣和陶冶的人,希望妳也能學好,並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3. 高中古詩詞,文言文鑒賞提高

拿到文言文後,先分析句子,劃定句子成分,先分好主謂賓定狀補,這樣比較能摸準句子的大意。

然後根據經驗找出關鍵字,壹般來說壹個句子裏面關鍵字詞會有兩個,如果只兩分的題,那就只有壹個關鍵字。關鍵字壹般是實詞比較偏、難的用法,也可能是虛詞的特殊用法,比如“所以”在古文中是兩個分開的字,作為所字結構講,它還有壹個特殊的用法:“用……的方法”。

基本找準句子脈絡和關鍵字詞,那就能把大體的意思把握準了,然後在雕琢壹下細節,如果是考試的話,閱卷老師會先看妳關鍵字詞的翻譯,再看句子大意,妳按照這樣答題壹般不會出大紕漏。還有壹些很細的東西,得自己總結壹下。

如果妳需要的話,以後可以hi我,雖然我挺少用百度hi的,但是看到壹定會幫忙的。文言文的詞的用法是有大致的規律的,而每壹題的扣分除了整體意思的連貫有壹份其他都是關鍵字眼的翻譯的分。

看到文言文句子翻譯題的時候,先分析壹下哪個字是關鍵字,壹般是動詞性的字或者用法比較特殊的虛詞(如“所以”,可以理解為“用……的方法”,就是壹個比較特別的用法),妳見過,但是和妳平時理解的意思有區別的字。這是需要妳多聯系壹下上下文和平時積累的壹些常識或者答題的經驗來猜測字的意思,之後整個句子連起來翻譯就好。

做文言文選擇題的時候,壹定要大體理解全文,理解那句話的句意,找準關鍵句就很重要了,做這個用排除法比較好做。建議看文全文後,先看壹下第三題選擇題,那個壹般是選擇全文大意的題目,能幫妳理解壹下。

其實文言文重在平時的壹些積累,積累壹些常用實詞和虛詞的用法,並且要總結壹些規律,因為我們現在很多詞組在古代不是連用的,如“所以”“以為”等等,這些規律要靠妳自己平時的註意與總結。建議買壹本古漢語詞典平時多翻翻,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妳有疑義的字,不要急著聽老師的講解,先自己在下面查閱壹下字典,這樣印象更深刻的同時還很連帶著記壹點別的用法。

字典的話,可以買人民日報出版社的,那個比較適合學生用,字義也比較全面。詩歌鑒賞,第壹找意象,第二點出手法,第三透析思想感情。

詩歌的意象往往能體現詩歌所蘊含的情感,但是很多意向喜歡混用,意義不壹。不過拿到壹首詩,首先確定這是壹首詠物詩還是詠史,或者只是單純地抒發自身情感。

大多數考題是考抒情詩。其次將詩歌中的意象和表現情感的詞句找出來就是了。

然後分析詩歌中主要用的表現手法或者藝術手法,比如直抒胸臆、象征、比喻、誇張、擬人、以小見大、借古諷今、借物抒情等等,這個需要妳將常見的表現手法背下來。最後的思想情感,就是通過第壹步找出來的能體現情感的意象來分析情感。

作答的時候可以用這樣的格式,“詩人/詞人借……的藝術手法,通過描寫……(詩中意象)的景象,表達了……的情感”。

4. 怎麽賞析古文

壹,表達方式的評析

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所謂表達方式的評析就是指能辨析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1,記敘.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紹.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過古人莊》),"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越王勾踐滅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李白《越中覽古》)等.

2,描寫.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環境等的形態,特征作具體生動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臨其境.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壹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等.

3,抒情.在作品中抒發主觀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滄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等.

4,議論.在作品中直接闡述觀點,表明態度.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等.

這四種表達方式在具體運用時並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經常交融在壹起,我們需要註意這壹點,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壹句,融合了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式.

二,藝術手法的賞析

1,有關描寫的藝術手法:從描寫角度看,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從描寫用筆看,有工筆和白描;從描寫的內容看,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

2,有關抒情的藝術手法: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古詩詞大多借助景物來抒情,所謂"壹切景語皆情語",景與情的關系通常有四種: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

3,襯托手法:涉及到正襯和反襯.

4,對比手法.

5,賦比興手法.

6,用典.

7,虛寫與實寫.

8,象征手法.

(以上內容詳看附錄)

三,修辭手法的體味

古詩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借代,對偶,設問,反問,雙關等.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能辨別這些修辭手法,並能分析他們的藝術效果.

(以上內容詳看附錄)

附:藝術手法和修辭手法例析

1,比興手法:賦比興是對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歌表現手法的總結.其後的詩歌繼承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就是詳細地敘事寫景,並表示出作者的態度.如《詩經?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纏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狟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寫壹群伐木的奴隸替奴隸主砍伐檀木制造車子,在艱苦繁重的勞動中聯想到奴隸主不勞而獲,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比,就是把壹物比作另壹物.《詩經?碩鼠》把奴隸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漣漪"就屬於"興",它引出了下面的敘述."興"和"比"常常聯系起來在壹篇詩中運用.如《孔雀東南飛》開頭,"孔雀東南飛,五裏壹徘徊",既是"興",又是"比".

2,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過對某些事物,某個問題的敘述,描寫或議論,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就是間接抒情.中國古典詩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間接抒情,達到情景交融."壹切景語皆情語",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詩歌常用的手法.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斷古典詩歌有無意境的標誌;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斷古典詩歌是否為上乘之作的標誌.如張可久《[雙調]清江引?秋懷》:西風信來家萬裏,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裏.詩人緊緊把握題意,用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雨聲,點染成壹幅蕭瑟的秋景.又因"西風"的到來而聯想到"歸期"的未蔔;因"芭蕉雨聲"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輾轉反側的愁思.句句是寫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統壹起來.

5. 如何鑒賞古文

如何鑒賞古文 壹.營造古文學習良好氛圍的必要性分析。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強調:“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可以說,《語文新課程標準》降低了學習文言文的要求,並且中考文言文考試篇目限定於課本,從道理上講,應該有相當理想的成績,結果卻相反,很出乎意外。 筆者調查了50多位中學語文老師發現,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的老師十分註重語句翻譯、記憶,以及進行針對性練習,教學過程嚴謹。

然而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認為,這樣學習文言文的過程比較枯燥,效率不高、體會不深,懵懂如學另外壹門外語,甚至覺得老師煞費苦心的教好文言文,是老師的壹廂情願,學生只能“逆來順受”。 學習文言文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何處,筆者分析如下: 1、學生離開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

文言文確實不像現代文那樣,讓學生壹下讀來流暢上口,通曉其意。學生難以接受翻譯斟字酌句的煩瑣,難以懂得文言拮倔聱牙的表達,難以體會古人情感真實豐富的抒發。

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問妻、妾、客同樣壹個問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語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變化,卻表達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和不同心理。

學生理解上文,往往壹上來就與文字、句式較勁,然後急著回答老師“語氣為何不同的原因”的問題,而不在具體故事情境中體會。這樣,文言文理解膚淺呆板、不深刻形象,掌握急促草草、不穩當牢固。

2、學生離開了文言文運用的情境。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說明了學以致用情境的重要。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交流不會刻意用文言表達,覺得那是比較迂腐的表現,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就是壹證。在教學課堂中,我們老師也可能會忽視經典語句在不同情境下活用的特殊性。

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師經常把它形容美國在聯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的表現,並把它理解為別有用心。但是,此時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醉翁亭記》中就不宜這樣理解。

其實,文言文的運用,也需要學生壹定的文化品位。由於學生文化素質的限制,學生倒是對新興簡單的網絡語言情有獨鐘,而對文言文的(運用)置之不理。

3、學生離開了文言文人文的情境。文言文包涵著豐富的詩畫意蘊,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情感。

然而,學生似乎不能領略到文言文其中的精妙處。例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壹文,學生理解了文章的“憂患意識”,“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識,但是,問其憂患意識的現代意義,如何讓自己成為人才,學生壹籌莫展、壹片茫然。

這關鍵在於人文情境的缺失。文言文的人文情境的創設,就是要求學生關註當代社會文化生活、關註自身素質涵養,努力在文言文學習中受到良好熏陶,提高生活品味,培育健康人格。

例如“憂患意識”的人文情境的創設即讓學生憂患於和平年代中的戰爭、發展社會中的環境、美好生活中的絕癥……讓學生學習到古人博大的胸襟,肩負起傳承優秀文明的責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可見,營造文言文學習的良好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的策略性思考。 既然學習文言文需要壹個良好的情境,同時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是那樣的重要,我們就應該為其進行策略性思考。

1、吟哦諷誦而後得之 吟哦諷誦就是要學生放聲朗讀,讀得正確、流暢,抑揚頓挫中將語言形象化,將情感美化、深化。讓學生沈浸其中,讀出文章的味道來並有所“得”。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這就是吟哦諷誦精妙呈現。例如:《陳涉世家》中“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的反復朗讀中與“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進行了區別,對秦興徭役、發民謫戍歷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在鄒忌諷諫之後說“善”。壹個字簡練精純、運用恰當,表明了齊威王對鄒忌勸諫的肯定,說明他是壹位有魄力的開明君主。

所以“善”字讀起來,應在短音中讀出齊威王的威嚴明智,在高音中讀出齊威王的大膽胸襟,壹代明君可謂形神逼肖。 2、品味感悟而重修身 針對文言文教學,葉聖陶先生認為:“ 吟誦的時候,對於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寶貴的壹種境界。”

陶淵明讀書, “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而“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便是個好例子。在《嶽陽樓記》中我們吟詠著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偉大的政治抱負時,更應體味 “先憂後樂”即“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現實意義。

在《魚我所欲也》中我們高歌“舍生取義”的神聖時,更應感受歷代仁人誌士,為國捐軀,慷慨赴難的意誌。 通過品味感悟,學生親切地體會,讓文言文學習有滋有味;學生獨特的審美情趣也讓文言文內涵熠熠生輝。

同時,學生也將優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內化,臻於至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養。 3、積累貫通而學致用 歐陽修詩。

6. 如何寫古文鑒賞

這首詞,上半闋寫景的部分,把嚴寒的冬天寫得壹點也不枯槁,也沒有壹星兒淒涼意味,恰恰相反,詩人的樂觀精神使得他筆下的北國冬天的風光,雄壯、樸素,美麗動人,讀了這些大氣磅礴、氣象雄渾的詞句,真是令人心氣豪爽,精神奮發。

這首詞的上半闋,雖然句句是寫景,可是抒情的味道很濃重。下半闋評論人物,但不枯燥。

寫景評論,兩者又密切關聯,互相映襯。詩人在對歷史人物評價的時候,有理有情,極有分寸。

壹個“惜”字就很有情味。“略輸”“稍遜”也饒有意趣。

叫“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形象好似巍然站立在我們面前。

“只識”二字很傳神,這兩個句子寫出了成吉思汗的為人,也寫出了詩人對他的看法。寫景的時候,景物的形象都是雄的,寫人物的時候,情況也是如此。

整個的詞,是描寫與議論結合,情感與景物相生,氣魄極大,感人極深,每讀壹遍,便覺得有壹股浩然之氣使人眼界開朗,心胸曠闊。這是壹首雪的贊歌,這是壹幅祖國壯麗山河的畫卷。

這是壹首歷史人物的詩品,這是壹首革命英雄為人民幸福而奮鬥的高歌。 千古絕唱 毛主席詩詞是中國革命的史詩,是中華詩詞海洋中的壹朵奇葩。

《沁園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贊為千古絕唱。這首詞壹直是我的最愛,每次讀來都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看到了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地沈醉於那種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

然而,從發表之日起,這首詞就遭到了諸多惡意的攻擊,引發了曠日持久的爭論。有人說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氣象;有人說它誇大自吹、離題萬裏;有人說它比喻不當、缺乏轉折;有人說它詞意稀疏、平淡無奇;甚至有人說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筆……斷章取義且流於表面,竟視金玉如磚石。

藝術追求含蘊,詞中別有洞天。這首詞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卻並非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誌。

它隱藏了太多的密秘,包納著無盡的玄機。其中的每壹句都意有所指,是詩人所思所想的真實流露,是詩人對許多重大問題給出的回答。

其情感之真摯、寓意之深遠、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絕。 壹、認清局勢。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好壹個周天寒徹,好壹場漫天大雪,好壹番人間苦難!天地間被風雪改變了容顏,只見長城內外蒼茫壹片,了無生機,連滔滔黃河也被雪凍冰封,不再奔流。

神州的北國仿佛進入了壹種死寂狀態。讓人聯想起了柳宗元寫雪的名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936年2月,毛主席率“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渡過黃河,準備轉往綏遠對日作戰。在陜西清澗縣袁家溝籌劃渡河時,突然飄起鵝毛大雪,他登高遠望,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寫下了這首詞。

其所在地,北距長城約150公裏,東距黃河約25公裏。可見,詞中描寫的不全是實景,而更多地是詩人腦海中的景象。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它屹立在中華大地的遼闊北疆,它代表著中華兒女的頑強不屈,它作為中原的萬裏防線曾無數次阻擋了外族的入侵。

在雄偉的長城內外,正是壹片戰火硝煙。日本人威脅華北,炮口直指平津要地;殷汝耕投敵賣國,組織“冀東自治 *** ”;蔣介石不顧大義,鼓吹“攘外必先安內”。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奔騰咆哮著滾滾向前,它無私哺育著華夏文明,它與歷史之河壹同流淌見證著悠悠五千年榮辱興衰。

在浩蕩的黃河之畔,又是壹場生死搏殺。國民黨集結了東北軍、西北軍、中央軍,幾十萬軍隊圍攻解放區。

而中央紅軍剛剛到達陜北,人馬只剩八千,立足未穩,糧彈奇缺。 站在群山之巔,頂著刺骨寒風,面對漫天飛雪,妳會有怎樣的心態呢?作為紅軍統帥,冒著內戰炮火,迎對列強欺淩,妳會做怎樣的回答呢?廣闊富饒的中華大地會冰封嗎?浩瀚深長的中華歷史之河會斷流嗎?從詩句中可以看到,毛主席面臨著怎樣艱難的困局,擁有著怎樣驚人的洞察,又進行著怎樣深刻的思考! 二、指引戰鬥。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剎那間,群山起舞,靈動如無數銀蛇;高原奔馳,威猛如漫野蠟象。

整個世界由死寂變成了歡騰,天地之間充盈著無窮的生機。風雪是天公之所賜,苦難乃歷史之必然,但我們要打破冰封、戰勝苦難,與天公壹決高下。

這就是壹個強者對天公的回答,這就是壹個民族對命運的回答! 但與天意對抗,需要怎樣的力量、勇氣和智慧呢?靜默的群山起舞了,沈睡的高原覺醒了,化作了千軍萬馬,在大地上縱橫馳騁。群山在他手中成了戰鬥的武器,高原在他眼裏就是勝利的階梯。

其精彩處,實難用語言來形容了! 他發現了人民的力量。他對中國社會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他喚醒人民起來造反,催發出中華民族的驚人潛力。那力量是無可匹敵的,只能用群山和高原來比擬;那力量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使整個大地都煥發出勃勃生機。

經過革命思想的洗禮,東亞病夫就成了無敵金剛;經過萬裏長征的洗禮,工農紅軍已成了無敵勁旅。

7. 文言文賞析

錢若水擔任同州推官,有個富民家的小女奴逃跑了,不知道逃到哪裏去了。

女奴的父母告到州裏,知州命錄事參軍(州裏掌管文書的官)審問這件案子。錄事曾向富民借過錢,沒借到,於是就揭發富民父子數人***同殺死了女奴富民受不了鞭杖拷打的酷刑,就自己屈招了。

錄事呈報知州,知州等人復審後認為並無相反或異常的情形,都認為審出了此案的真實情況。只有錢若水懷疑此事,留下這案子好幾天不判決。

留下案子將近十天了,知州多次催促他也沒有結果,州裏大小官員都責怪錢若水。有壹天,錢若水去見知州,屏去他人後對知州說:“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尋找女奴,現在找到了。”

知州於是叫人帶來富民父子,全部卸下枷鎖釋放了他們。富民哭著不肯走,說:“如果沒有您的恩賜,我們壹家就要全完了。”

知州說:“這是推官的恩賜,不是我的功勞。”那人又趕往錢若水的辦公處,若水關上門不見他,說:“這是知州自己求得實情的,我又參與了什麽?”知州因若水替幾個被判死罪的洗雪了冤情,想為他上奏請功,錢若水堅決拒絕說:“我只求審判公正,不冤枉處死人罷了。

論功行賞不是我的本意。”知州感嘆佩服。

錄事到錢若水處叩頭表示慚愧道歉。於是遠近都壹致稱贊錢若水。

8. 古文賞析怎麽寫

是古文還是古詩。

壹般來說第壹步是翻譯,所以妳需要對某些常出現的字理解其在古文中的壹般含義,這個要靠平時的歸納和積累。

第二步是指出它運用了什麽表達方式或者表現手法,比如說抒情、議論、說明的表達方式,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等等。

第三步指出它表達的整體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說的文章大意壹樣。

第四步指出它表達的情感或者給予我們的啟示,文章寫出來就是為了表情達意的,要不然就指出它寫的情,不然就指出它寫的義,這壹點要考積累閱讀,培養語文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