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比較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教育思想的異同

比較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教育思想的異同

儒家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壹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壹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只是諸子之壹,與其它諸子壹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系。

儒家的起源--

《漢書·藝文誌》:"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敘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高。"

有人認為儒者是指壹種以宗教為生的職業,負責治喪、祭神等各種宗教儀式。"儒本求雨之師,故衍化為術士之稱"(《國故論衡·原儒》)。

《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據郭沫若考證,"儒"本是鄙稱,儒家這壹稱號,也不是孔子自家封號,而應是墨家對孔子這壹學派的稱呼。

莊子後學評論儒家,"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以上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莊子·漁父》) 。

儒家的發展——

儒家在先秦時,和諸子地位平等。而且,在秦始皇時受到重創,便是所謂的"焚書坑儒"。再至漢代,漢王朝以繼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統為其文化建設的基本路線,而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經,孔子以繼承華夏民族文化著稱,因而儒學本身便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精華。由於宗經而尊儒,這也是儒家交上好運的原因之壹。 孔子作古,"儒分為八"(《韓非子》),其中主要有兩派,壹是孟子出子思壹系傳道,二是荀子出子夏壹系傳經,這便是先秦儒學……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降,先有今文經學為官方經學。《漢書·藝文誌》載:"武帝末,魯***王懷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此後,便有了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分。古文經學家提供了闡釋學的壹重經典模式,便是"我註六經",以文字訓詁、名物考釋等為手段來闡釋文本的意義,這種偏重學術問題不註重政治人生的考據學,到乾嘉時代盛極壹時。今文經學家也提供了闡釋學的壹重經典模式,便是"六經註我",借助經典來闡述時代精神或者發揮自已的新見解,程朱理學陸王心學便是沿著這壹路數下來的。之後古文經學壹代大師鄭玄以古文經學為主,兼納今文經學,結束了相爭兩百年的今古文之爭,"鄭學"而後延綿。除漢代今古文經學外,魏晉南北朝時有"南學"與"北學";唐朝又有融"南學"和"北學"於壹爐的義疏之學,這便是漢唐經學……

至北宋,儒家學者為應付佛老的挑戰,便拋開了漢唐儒家偏重學術問題不註重政治人生的形式。以直接了當的形式來闡述經典中的義理,討論人性、人心、天命、理氣等等形而上的哲學命題。這便是"理學"。但理學也包括了明清兩代的理學和心學,所以又稱"宋明理學",其派別很多,周敦頤"濂學"、邵雍"象數學",二程"洛學"、張載"關學",朱熹"閩學",陸王"心學"等……

到五四時期,雖然儒學遭到空前大難,但現代新儒家已經萌發。在壹片"打倒孔家店"的聲浪中,在儒學受到空前挫折的背景下,梁漱溟挺身而出,為孔子辯護,揭舉儒學復興的旗幟,成為新儒家的前驅。

廣泛意義上的新儒家有:第壹期主要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賀麟、張君勱、錢穆、馮友蘭,第二期牟宗三、徐復觀、唐君毅、方東美,第三期杜維明、劉述先,第四期也已出現,但還未經學術界定論。從那時到現在的80多年中,以此為誌業者大有人在,在他們的***同努力下,現代新儒學已成為20世紀中國的三大重要思潮之壹(另壹是馬克思主義派,壹是自由主義的西化派)。

現代新儒家有"儒家資本主義"的說法,而且預言二十壹世紀,儒家將在繼秦漢儒學、宋明理學後,經過創造性的轉化,迎來第三次輝煌的大發展。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穩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卿、董仲舒、程頤、朱熹(繼孔子後最博學的大儒)、陸守仁、王陽明。

儒家的特征——

其壹、以孔子為先師,為思想領袖;

其二、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等書為經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的壹種張力結構;

其四、由內聖而外王,通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

其五、尤註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

道家的創始與淵源——

道家是古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學派。《漢書·藝文誌》雲: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創始人老子死後,道家主要沿兩條路線繼續發展,壹條是"無為主義"的政治學,盛行於戰國和西漢初期的黃老學派,這派主張"無為而治",另壹條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學,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的老莊學派。道家思想,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占據了極重要的地位。

老子思想的源流脈絡,不很清晰,古文獻缺乏,地下考古也沒有發現證據。但從老子所從事的工作,從《道德經》、從莊子等人的文獻中透露出的情況看,道的思想並非始於老子。

老子曾為周守藏室之史,這個收藏室,相當於現代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珍寶館的綜合。收藏室不但收藏了周朝和武王前周人的書籍、史官記載、珍寶物品,還有壹百多大小諸侯國的歷史文字、上古遺書,各國的供奉,記載了各氏族淵源,夏商遺民遺物,我們都知道大禹所制的九鼎,也在這裏。老子在這裏,接觸到了大量的當時和上古的遺書,為他的思想打下了基礎。

華夏文明肇始於伏羲,興盛於黃帝,那時的文化,勉強說,是壹種巫史的文化,產生了易的思想,由此衍生出的,還有陰陽術、神仙術等。禮的思想,最初也是產生於對祖先、天地、鬼神的祭祀。春秋時期,諸子百家對混沌的古文化鑿開了七竅,從各自的角度進行了突破。孔子繼承了周禮,並用仁的思想予以闡發傳播,老子闡述了道的思想。我認為,老子參考了大量古籍,如含有道的思想的《伊尹》、《太公》、《辛甲》、《鬻子》,這都是較早時期的。特別是受到了《易》的思想的啟發後,才寫出了《道德經》,具體的例子就不用舉了。

墨家——先秦學派之壹,創始人墨翟,世稱墨子,這也就是墨家之名的由來。

《漢書·藝文誌·諸子略》中說:"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清廟之守",意思是管理廟中事物,演習郊祀或其他祭祀禮儀。春秋初的尹佚,便是"清廟之守"。 據說他的傳人史角居於魯國,墨子曾前往學習。

墨家理想人格講究"任俠","墨子之門多勇士"( 陸賈《新語·思務》)說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崇俠尚武,而"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訓》)則說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俠肝義膽。

《淮南子·要略》載:"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可見墨子是從儒家分出來的。墨子並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批判和改造,從而樹立起自己的壹面旗幟,在戰國時成為與儒家相抗衡的引人註目的"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韓非·顯學篇》)。而經過漢代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學由顯學逐漸變為絕學。

《左傳·成公十三年》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戰爭是古代社會的重要內容。在戰爭中,我國學者總結戰爭的經驗教訓,研究戰爭的理論策略,這種學問叫做兵學。我國先秦時期研究兵學的理論有《司馬法》、《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其中以《孫子兵法》最為有名,並具有代表性。

法家——

春秋時期,諸侯勢力漸盛,建立在氏族血緣基礎上的貴族宗法制度開始瓦解,維護宗法社會等級秩序的禮樂也逐漸失去其統攝力量。周王室雖是名義上天下君王,但諸侯各自為政,欲成為當代霸主,於是富國強兵,就成為春秋戰國學術的主旋律。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頗具影響的壹個學派,如果說儒、墨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思想學術的"顯學",那麽,法家當時則是在政治上獨步天下。

現代的學者描述傳統政治的特點,有幾種說法:儒表法裏,儒法互補,儒道互補。這可見法家對歷代王朝的巨大影響。《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司馬談將其列為六派之壹,《漢書·藝文誌》中劉歆將其列為九流之壹。

法家代表人物——

法家人物有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韓非等人。

主要代表有兩人,壹位是李斯(?--公元前208年),戰國時楚人,拜荀子為師;另壹位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戰國時韓人,也師從荀子,口吃。

法家著作——

法家的文獻流傳至今的主要有《管子》(作者不只壹人,系戰國至漢代間人托管仲之名而編撰)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商君書》(為商鞅及其後學者的著述合編)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為韓非所著(或有少部分他人的著作混入);《韓非子》(為韓非所著,或有少部分他人的著作混入)五十五篇,今俱存。

戰國中後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日益強盛,不再甘心居於壹隅之地,遂把侵略的矛頭指向東方;馬陵戰後,齊國代替魏國成了中原地區的霸主。這樣,秦、齊都以向中原地區擴張作為自己的主要發展方向,已有的混戰局面更為錯綜復雜。處在東西二強夾擊下的韓、趙、魏三國為了圖謀自存,聯合起來並且北連燕、南接楚,東抗齊或西抗秦,被稱為“合縱”,也就是“合眾弱以攻壹強”;如果弱國被齊國或秦國拉攏聯合,進攻其他弱國,就被稱為“連橫”,就是“事壹強以攻眾弱”。到戰國晚期,樂毅破齊,齊國壹蹶不振;長平之戰,趙國嚴重削弱,秦國取得了對東方六國的絕對優勢,合縱連橫政策也就包含了新的含義:即東方六國並力抗秦,稱為合縱;秦聯合東方某壹弱國對付其他弱國稱為連橫。於是,壹批對當時的國家間的政治形勢非常嫻熟,善於辭令和權術,從中獲取功名利祿的說客應時而生,史書上稱他們為“縱橫家”。

雜家,列於諸子中,是很鮮明的壹派,因為它是戰國末至漢初兼采各家之學的綜合學派。《漢書·藝文誌·諸子略》將其列為九流之壹。

戰國末期,經過激烈的社會變革,封建制國家紛紛出現,新興地主階級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壹。在這種呼聲下,學術思想上出現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為壹的雜家,雜家的產生,大體上反映了戰國末學術文化融合的趨勢。

雜家的特點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雜家雖只是集合眾說,兼收並蓄,然而通過采集各家言論,貫徹其政治意圖和學術主張,所以也可稱為壹家。

《漢書·藝文誌·諸子略》載:雜家著作有《盤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五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繚》二十九篇,《屍子》二十篇,《呂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內》二十壹篇,《淮南外》三十三篇等等。其中以《呂氏春秋》、《淮南王》(但也有人認為《淮南王》壹書以道家為主,兼才眾家。應屬道家著作才是,《淮南王》在古代也曾被劃入道藏)為代表著作。雜家著作現在只留下《呂氏春秋》、《淮南王》、《屍子》(原書已佚,今僅有後人輯本)三書。

雜家的代表性人物是呂不韋,呂不韋(約前290—前235年),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他任秦相期間,招攬門客三千余人,並親自參與其間,歷時近十年,編成《呂氏春秋》,足可為雜家代表性著作。

值得壹提的是,胡適先生在其《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認為:"雜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雜家的新名。漢以前的道家可叫做雜家,秦以後的雜家應叫做道家。研究先秦漢之間的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認清這壹件重要事實。"

胡適這壹說法並非無稽之談,而是有著根據的。他在論證中提到:司馬談認為 "道家者流……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史記·太史公自序》)壹百多年後,《漢書》這樣下雜家的界說——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蕩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漢書·藝文誌·諸子略》)。《漢書》分類時,把古代思想式裏的老子、莊子、天駢、列子等等列為"道家",把道家的範圍縮小了,故《呂氏春秋》和《淮南王書》都收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