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是古代社會祖先的重要食物和實用器具。在古代神話中,葫蘆具有幫助人類避禍、與彼岸溝通現實的功能,承載著深刻的宗教文化內涵。以道教為例,葫蘆蘊含著道教仙境、道教器物、道教醫藥等文化意義。
《葫蘆》中的道教仙境意識
葫蘆在古代文獻中被稱為“壺”,東晉王甲將海中三聖山“方丈”、“蓬萊”、“瀛洲”改名為“方壺”、“澎湖”、“瀛湖”,可見神仙世界與“壺”的密切關系。
古人雲:“天地在壹個鍋裏。”《壺中日月》《壺中天空》等道教仙境都與葫蘆有關。道教典籍中,圓而中空的葫蘆被視為小宇宙“湖天”,湖天仙境的時間與世俗世界不同。所謂“山上七日,人間已千年”。這是神仙世界最令人向往的原因之壹,也是道教追求長生不老的壹種體現。
後世詩人常把壺中天地作為理想境界的代表,而這些詩大多與道士有關,詩人也常把道士居所比作壺中天地。此外,湖天仙境的形象也出現在唐代傳奇小說中。
葫蘆象征著仙境,湖天應該是道家仙境的另壹種體現。小葫蘆,像壹個山洞,有壹個不壹樣的世界。在這個葫蘆世界裏,充滿了奇妙的氣氛和非凡的想象力。這是壹種超凡脫俗的人生意境,蘊含著道家關於理想境界的仙境意識。
Hulu也是壓艙物。
葫蘆身材優美,自然給人圓潤吉祥的感覺。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可以辟邪祈福的鎮物法器。隨著道教的形成和發展,葫蘆也被視為聖物和器皿。在中國的道教活動中,葫蘆與仙丹有關,成為道教神仙最具特色的伴侶。
道教在煉丹時用葫蘆作為方便的容器――太上老君的仙丹裏裝滿了葫蘆;道教的八仙鐵拐李,隔海相望的琴高,壽星膝下的仙童,治人眼疾的聖母等,都是戴著藥葫蘆或者酒葫蘆;神仙是不死之人,葫蘆裏的仙藥是延年益壽不死的藥,所以葫蘆有殺生的意義。現實生活中,許多道教建築往往在屋頂或屋頂上擺放瓷器或陶瓷葫蘆作為鎮物,以驅除邪氣,壓制有毒之物。民間也將葫蘆視為鎮宅護身,祈福生死,除了那吉兇寶,形象地表現了葫蘆所表達的道教信仰。
葫蘆代表長壽的意思。
長壽是道教的關鍵詞,讓人活得更健康更長久,得道者成仙。道教的長生思想也是嫁接葫蘆的。人們日常口語中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與道家“懸壺濟世”的傳統有關。“懸壺濟世”的故事源於《神仙傳》和《後漢書》。上面引用的葛洪《神仙傳》中公戶和費長房的故事,在《後漢書》中也有收錄。這個故事不變的細節是公戶行醫的象征——掛葫蘆。毋庸置疑,葫蘆已經成為醫療實踐和治療的傳聲筒,葫蘆本身就是收費的器具。於是,“懸壺濟世”就成了道家醫學的壹個典故。道家認為藥物可以養生,使人的視力長期存活,所以葫蘆又增加了壹層治病養生、追求長壽的思想內涵。
小葫蘆賦予了這麽多含義,真是道家“神器”。
葫蘆的妙用
葫蘆與情感
夫妻感情淡薄,經常為瑣事爭吵。這樣的家庭會經營的很辛苦。如果想增進夫妻感情,葫蘆也能派上用場。
用法:準備壹個不限時間的葫蘆,放在主臥的床頭,會有夫妻恩愛的效果,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幸福。
葫蘆趙府路
葫蘆的聲音和福祿相似,形狀圓潤彎曲,似乎還挺吉利的。再加上入口小,肚子大的特點,似乎可以廣泛吸收金銀珠寶。掛在財位上,葫蘆吸財時不易流出,守財聚財功能極佳。
用法:準備壹個葫蘆,放在生肖的財位,可以放在桌子上,也可以掛在這些方位的門上或墻上。
葫蘆保持健康。
葫蘆是歷代醫家用來盛放長生不老藥的器具,可以接福增祥,除災;並吸收空間內的汙穢,恢復原有的潔凈和清澈。對於身體不好,患有疾病的人來說,可以緩解癥狀,讓身心舒暢。
從風水命理的角度來說,人之所以會生病,與病星有很大的關系。先找出病星在屋內的位置,再放置葫蘆,可以達到保護健康的效果。
葫蘆變成窒息。
遇到受既定格局限制,難以改變的風水,如壓梁、路沖、形煞等。,葫蘆也能化解僵局。
用法1:家裏有橫梁壓床,壓爐子等等。可以在橫梁上或者兩根橫梁之間掛壹個葫蘆來化解。
用法二:打開窗戶或大門,可以看到醫院、殯儀館、墓地、寺廟、監獄、屠宰場、垃圾場、色情場所,或者只是妳家樓下停車場的出入口,都會對人的財運、事業、健康、心情等產生不利影響。解決的辦法就是在窗戶或者大門上掛葫蘆來滿足這些窒息感。
用法三:不限材質,把葫蘆掛在汽車的後視鏡上或者摩托車的水龍頭上,對行車安全也有幫助。
用法4:如果把好看的葫蘆擰起來,可以拿在手裏,經常用手交叉,讓厄運和疾病被葫蘆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