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概述產復康顆粒是中成藥[1]。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本品是由益母草、當歸、人參、黃芪、何首烏、桃仁、蒲黃、熟地、香附、昆布、白術、黑木耳等制成的沖劑。[1].
3產復康顆粒用法用量:每袋10g,開水沖服[1]。20g口服,壹日三次【1】。5 ~ 7天為壹個療程[1]。
4.功能主要用於益氣養血,化瘀生新[1]。用於產後出血,氣血不足,腰酸腿軟,神疲乏力[1]。
5產復康顆粒藥典標準5.1稱為產復康顆粒。
產復康顆粒
5.2處方益母草、當歸、人參、黃芪、何首烏、桃仁、蒲黃、熟地、香附醋、昆布、白術、黑木耳。
5.3將上述十二味藥材,加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並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適量紅糖和糊精,制粒,幹燥,制成1000g;或加入適量糊精和甜菊素,制粒,幹燥,得250克..
5.4性狀本品為棕色至褐色顆粒;味甜,微苦,或微苦(無蔗糖)。
5.5鑒別取本品65438±00g或2.5g(不含蔗糖),粉碎,溶於50ml水中,加入65438±000ml氯仿,加熱回流65438±0小時,放冷,棄去氯仿溶液,用水飽和正丁醇振搖萃取水溶液兩次,每次50ml,合並正丁醇溶液,用氨試液洗滌兩次,每次60。另取人參對照藥材65438±0g,加入氯仿40ml,加熱回流65438±0h,棄去氯仿溶液,蒸去殘渣,用水0.5ml潤濕,加入水飽和正丁醇20ml,超聲處理30min,分離上清液,加入3倍量氨試液,搖勻,靜置分層,取上清液,向殘渣中加入65433甲醇。然後取黃芪65438±0g作為對照藥材,按上述方法制備黃芪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分別取供試品溶液10μl和對照藥材溶液2μl,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 1: 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供試品色譜中,在與人參對照藥材色譜相對應的位置,在陽光下顯三個或三個以上相同顏色的斑點,在紫外光下顯三個或三個以上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黃芪色譜圖相對應的位置,在日光下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在紫外光下顯示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5.6檢查應符合顆粒項下的有關規定(藥典2010版附錄壹C)。
5.7含量測定5.7.1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鹽酸水蘇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入0.1mol/L鹽酸溶液,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
5.7.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按裝量的不同取本品內容物,混勻,取適量,研磨,約取12g或3g(不含蔗糖),精密稱定,置於帶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25ml乙醇,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40k Hz)30分鐘,過濾,精密量取連續濾液。
5.7.3測定方法取上述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分別加入活性炭0.5g,水浴加熱至65438±00ml,攪拌,過濾,將濾液分別置於25ml容量瓶中,用0.65438±0mol/L鹽酸溶液洗滌燒杯並過濾數次,將洗滌液合並於同壹容量瓶中;取20ml 0.1mol/L鹽酸溶液,置於另壹個25ml容量瓶中作為空白溶液。準確加入3ml 2%硫氰酸鉻銨溶液(使用前配制),搖勻,加入0.1mol/L鹽酸溶液至刻度,搖勻,置於冰浴中1小時,用幹燥濾紙過濾,取連續濾液;以0.1mol/L鹽酸溶液為空白。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V A),在波長525nm處測定吸光度,空白溶液的吸光度減去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的吸光度,然後計算。
本品每袋總生物堿以鹽酸水蘇堿(C7 C7H13NO2 HCl)計,規格(1)和(3)不得少於6.0mg;規格(2)不得少於3.0毫克
5.8功能主治:益氣養血,化瘀生新。可用於治療氣虛血瘀引起的產後惡露不盡,癥見產後出血過多,淋漓不止,神疲乏力,腰腿無力。
5.9用法用量:開水沖服。20g[規格(1),(2)]或5g[規格(3)]壹次,壹日三次;5 ~ 7天為壹個療程;產褥期可長期服用。
5.10規格(1)每袋20g?(2)每袋10g?(3)每袋5克(不含蔗糖)
5.11存儲密封。
版本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