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法善師承開蒙於上清,授道於正壹,得道於洞淵,凈明諸派高道,對葉法善師承家以考略,對於研究葉法善的思想和發展有壹定的意義,利於進壹步認識葉法善在道教歷史上的影響和貢獻。
南宋之前,松陽葉法善後裔葉氏道教法脈傳承主要圍繞本宗族內傳承,南宋後逐漸開始傳與他姓,在浙西南松陽,遂昌,龍泉等地偏遠山區保留著的的“靈寶仙壇”為葉法善法脈傳承,如遂昌、松陽靈寶仙壇法師主要供奉張天師,葉天師,李天師。
相傳三天師為為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玉清原始天尊三天尊徒弟。既是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餘天靈寶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葉法善遺世詩》:“昔在禹餘天,還依太上家。忝以掌仙錄,去來乘煙霞”。此“禹餘天”既是“上清境禹餘天靈寶天尊”的禹餘天。由此可見葉法善法脈(有說是洞淵派)與上清靈寶有著深厚的淵源,其後世傳承“靈寶仙壇”在浙西南甌江流域傳承了千年,始於唐代,發揚於南宋,存於當代。
因地方口音各地法傳承略有區別,傳承保護最好的在是松陽遂昌龍泉村落,另外青田縣,慶元縣也有部分靈寶仙壇道士,根據手抄本記載民國溫州部分地區也有傳承。
靈寶仙壇法脈道士用“靈寶仙壇”法印,雷霆都司,北極驅邪院。少數也傳承道經師寶和太上老君印。現存多為木印,目前還存有最老的為銅印和元代和田玉印。用九疊篆文。
清代松陽縣徐家和到鄭家皆有傳承。圖為靈寶仙壇清代符咒手抄本,內有請神請到張天師李天師葉天師,遂昌葉三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