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má biē jiǎ tāng
2 英文參考Cimicifugae and Carapacis Trionycis Decoctio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升麻鱉甲湯為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方論》方[1]。
4 升麻鱉甲湯的別名陰毒升麻鱉甲湯、陰毒升麻湯
5 處方
升麻、甘草各二兩,當歸、川椒(炒去汗)各壹兩,炙鱉甲(手指大)壹片,雄黃(研)半兩[1]。
升麻28克 當歸14克 蜀椒(炒去汗)14克 甘草28克 鱉甲1片(手指大,炙)雄黃7克(研)
6 功能主治主治陽毒,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1]。
陰毒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吐膿血,爛喉痧。
7 升麻鱉甲湯的用法用量水煎頓服,老人小兒分二次服,取汗[1]。
上六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00毫升,頓服。
以水4升,煮取1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8 運用陰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去雄黃、蜀椒。
9 各家論述1.《古方選註》:升麻入陽明、太陰二經,升清逐穢,辟百邪,解百毒,統治溫癘陰陽二病。但僅走二經氣分,故必佐以當歸通絡中之血,甘草解絡中之毒,微加鱉甲守護營神,俾椒、黃猛烈之品,攻毒透表,不亂其神明。陰毒去椒、黃者,太陰主內,不能透表,恐反助癘毒也。
2.《證治寶鑒》:以升麻透癘毒,鱉甲泄熱守神,當歸和調營血,甘草瀉火解毒。
10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