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紀念劉和珍君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紀念劉和珍君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1.對劉和珍君等進步青年的犧牲表示深切哀悼和惋惜,謳歌他們的熱情。

2.對黑暗社會的憎恨和批判。

3.對民族生存發展的堅定信念和強烈期待。

《紀念劉和珍君》是民國作家魯迅的壹篇散文,被收入《蓋華集》的續篇。原文發表於4月1926《語絲周刊》第74期。

劉和珍是北京學生運動的領導人之壹。在1926年的“三·壹八慘案”中被殺,時年22歲。魯迅先生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

我親自撰寫了《紀念劉和珍君》壹文,回憶這位永遠微笑的善良學生,悼念“為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贊美“勇敢的中國女性”。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1926年3月,馮玉祥率國軍抗擊,當時馮系軍閥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入關。日本帝國主義公開援助馮軍軍隊,派軍艦進入大沽口,炮轟國軍。國家軍隊進行了反擊。

日本帝國主義調和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等國駐北京的使節,以維護八國聯軍入侵時與清政府簽訂的《辛醜條約》為借口,提出種種不合理的條件,並在天津附近集結各國軍隊,準備武裝進攻。

08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門廣場前集會,抗議帝國主義對中國主權的侵犯,會後又在行政機關前請願。段吉端命令衛兵向請願者開槍,並用大刀和鐵棒追趕他們,打死打傷200多人。

制造了愛國人士的“三·壹八”大屠殺。當時劉和珍和其他愛國青年都被殺害了。但當時的反動文人在壹些刊物上發表文章,對愛國青年進行誹謗和中傷,使魯迅極為痛心和憤怒。

他在《無花玫瑰二》中寫道:“如果中國不會滅亡,過去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未來的事件將是屠夫們始料未及的——這不是壹件事的結束,而是壹件事的開始。

用墨水寫的謊言掩蓋不了用血寫的事實。血債必須用同樣的東西來償還。”同時,他撰寫了《紀念劉和珍君》等文章,痛斥反動政府的殘暴行徑,揭露反動文人的醜惡嘴臉,深刻指出烈士犧牲的意義,總結這場悲劇的經驗教訓。

作者介紹:

魯迅(1881九月二十五日-1936 10十月19),原名周章壽,後改名,字玉山,後改為育才,“魯迅”是他的1919。

浙江紹興人。著名作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論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藝術理論介紹、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整理研究等諸多領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對“五四”以後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世界文壇上,尤其是在韓國和日本思想文化領域享有盛譽。他被譽為“20世紀在東亞文化版圖上占據最大版圖的作家”。

魯迅壹生中曾經和兩個女人有過婚姻或戀愛關系。首先,他在26歲時從日本回到紹興,在母親魯瑞的主持下與殷珊·朱安女士結婚。

魯迅直到去世也沒有解除與朱安的婚姻關系(魯迅知道壹旦與妻子離婚,朱安會遭受死亡或非人的遭遇,所以沒有離婚)。

魯迅不在的時候,朱安壹直照顧魯迅母親的生活,從不抱怨。第二,他47歲的時候,從廣州到了上海,也就是和跟隨他很久的番禺許廣平住在壹起。

魯迅先生去世後,朱安女士和許廣平同誌壹樣,作為魯迅先生的幸存者,十多年來壹直與社會保持著正常的聯系。

百度百科-紀念劉和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