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眩暈。是氣血失調。陰陽不平衡。或虛,或痰濕,或陰虛生內風。水濕停聚中焦。上焦二經,心肺氣化失力,小腸大腸氣機不通調。濁氣不能下降。清氣不能輸送至頭頂(何為清氣就血液與營養物質及能量)。濁氣集聚中焦脾胃,必然影響人體對營養的需求和吸收。腎臟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必須經脾胃的運化打磨消化以後,產生的物質和營養。才能夠促使人體氣血的正常運行。
眩暈癥分別分幾種類型。虛眩(多為氣血不足,心血不足)。痰濕胘(多為水濕濁氣下聚中焦脾胃,有胸悶嘔吐的感覺)。火眩(分實火眩,虛火眩。實火頭眩暈頭痛,虛火眩暈頭輕腳重)。眩暈癥實癥少,虛癥多。也就是說無虛不成眩暈,十眩有九虛。
辯證辯方治療:
? 虛火眩暈
<1>虛火胘暈病因,陰虛生內風。無風不作眩暈。眩暈由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而引起,病情表現為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勞累或惱怒而頭暈眩,頭痛加劇,面色潮紅,口苦,血壓高。
治療原則,平肝潛陽,清火熄內風。
附方如下。天麻10g生梔子10g鉤藤10g苦丁茶10g黃芩10g石決明20g杜仲15g夜交藤10g牛膝15g
水煎服早晚飯後服用每日壹劑。
? 痰濕眩暈
<2>濕生痰熱生風,無痰不作眩暈,眩暈由脾胃失常,致水濕集聚生痰,清陽不升,濁陰不得而降引起。病情表現為眩暈而見頭重如包裹(就好像頭部被什麽東西包住壹樣,重重的很不舒服)。胸悶惡心,飲食減少。
治療原則,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附方如下:天麻10g澤瀉10g陳皮10g茯苓30g白術15g半夏15g桂枝5g代赭石15g
水煎服早晚飯後服用每日劑。
虛眩暈(心血虛)
<3>無虛不眩暈,眩暈多為虛。眩暈由心血不足。或腎精虧損,氣血不能夠充養腦髓而引起。若心血不足常常壹有勞累,就會發生眩暈,並且面色蒼白,心慌失眠,疲乏懶言,飲食無味減少。
治療的原則。補氣養血見,健運脾胃。可以服用中成藥人參歸脾丸。
? 腎精虛眩暈
若腎精虧損,常有精神疲乏,耳鳴遺精,腰膝酸軟,記憶減退,治療原則,補腎填精。可以服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按說明書正確服用。
附方四首治眩暈。摘錄千家妙方。
? 1.風火痰濕眩暈
化痰熄風安神方:
麥冬15g膽南星15g菖蒲15g生地15g牡蠣25g珍珠母25g丹皮15g赤芍15g焦三仙30g陳皮15g法半夏15g合歡花25g茯苓25g生鐵落15g
水煎服早晚飯後服用每日壹劑。
2.虛眩暈
止眩暈湯:
鉤藤30g菊花10g法半夏10g夏枯草10g茯苓10g竹茹5g白木10g生地30g車前子30g(布包煎)牛膝15g珍珠母30g枸杞子12g
水煎服早晚飯後服用每日壹劑。
3.滋陰定眩湯(虛眩暈)
珍珠母30g沙參30g白芍2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菊花10g水煎服早晚飯後服用每日壹劑。
? 4.眩暈湯(虛眩暈氣血不足)
枸杞子15g女貞子15g牛膝15g當歸15g桑寄生15g黨參30g炙黃芪30g菊花10g陳皮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白蒺藜15g生牡蠣30g煆磁石10g(後二味另包先煎二十分鐘)。
水煎服早晚飯後服用每日壹劑。
本文只代表作者觀點,用藥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