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的筆順是撇折,撇折,提,橫,撇折,橫折鉤,撇,點。
練(拼音:liàn),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練”是形聲字,古字形從糸、柬聲,本義是壹種加工絲或絲織品的工序,即通過水煮等方式把絲麻、布帛煮得柔軟潔白。
“練”的本義後來已很少使用,多用它的引申義。杜甫《畫鷹》詩中有“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的詩句,這裏的“練”是指用作畫布的熟絹,也就是經漂洗、煮熟並變得柔軟潔白的絲織品,這是本義的壹種引申。後來人們常用這個“練”作比喻,如南齊謝玄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的“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詩中將霞比作“綺”,把江喻為“練”。
古籍釋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郎甸切,音鍊。《說文》:湅繒也。《玉篇》:煮漚也。《釋名》:練,爛也,煮使委爛也。《急就篇》註:練者,煮縑而熟之也。《周禮·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練。註:暴練,練其素而暴之。
又小祥服也。《禮·檀弓》:練而慨然。又練,練衣,黃裏縓緣。疏:小祥而著練冠練中衣,故曰練也。練衣者,以練為中衣。又簡練。《禮·月令》:天子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簡練桀俊。《戰國策》:簡練以為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