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五勞七傷”會傷害五臟六腑、氣血筋骨,要正確認識及早躲避傷害

“五勞七傷”會傷害五臟六腑、氣血筋骨,要正確認識及早躲避傷害

在中醫古籍中,提到過會對身體造成損傷的十幾種行為,被總結為“五勞七傷”。並且認為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夠活到人的自然壽命的終點“天年”(大約120歲),其主要原因就是被“五勞七傷”所傷害。換句話說,如果躲不開五勞七傷,那麽就很難長壽。那麽中醫說的“五勞七傷”究竟是什麽?怎樣才能盡量躲開傷害呢?

看到沒,五勞所損傷的,都是人的根本:氣血、筋骨肉。而五勞具體是什麽,在古老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指出來了:“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1.久視傷血

久視傷血,意思就是如果過度用眼,導致視力疲勞,就會導致身體精血虧虛。為何用眼過度會損傷身體的精血呢,因為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眼睛的視力維持,是需要依賴肝血來滋養的。

過度用眼,就導致人體肝血損耗過度而虧虛。

肝血虧虛之後,就不僅僅會表現為眼睛幹澀、視力下降了,還會有月經不調,受孕困難,膚色萎黃,失眠多夢等癥狀出現。

所以,過度用眼,不僅是傷眼睛,還是會傷血,繼而傷害全身的。

2.久臥傷氣

就是如果整天躺著不動,就會造成身體的氣,逐漸虧虛,表現為身體越來越虛弱,幹什麽事情越來越沒勁兒。

這壹點,很多長期臥床的人可以說是深有體會的。而現代研究也發現,如果讓人長期處於臥床狀態,人的肌肉就會萎縮,骨骼密度就會下降,長時間臥床後,將會難以行走,還會出現頭暈眼花等癥狀,這都是氣虛的典型表現。

3.久坐傷肉

久坐傷肉,其實指的是傷脾。因為古人沒有電腦、手機等物品,久坐的原因,就是看書、處理公務。久坐不動,思慮過度,就會傷脾。而脾主肌肉,思慮過度,就會傷脾,導致肌肉無力、瘦削等,所謂“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而現代人,久坐不動,其實也會傷脾,傷肉。因為現代人看電腦、玩手機,也會思慮過度,而且還會導致肌肉勞損,出現腰酸背痛;而且由於久坐不動,肌肉運動能力下降,四肢肌肉也會比變得無力。

所以,久坐不動很傷身體,要適當運動,才會讓脾胃更 健康 ,肌肉更健壯,身體更 健康 。

4.久立傷骨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經常站立的人,勞累過度,就會表現為腰酸背痛,骨骼關節、肌肉過度疲勞,就會傷害骨關節的 健康 。

比如很多售貨員等,站了壹天後,累得都走不動道了,腰酸腿疼的,這就是傷骨的表現。

5.久行傷筋

傷筋,其實主要指的是傷害膝蓋。因為中醫認為,膝蓋為筋之府。長期行走奔波的人,就容易出現膝關節疼痛、僵硬、活動不靈等癥狀,這些問題,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就是筋受傷的標誌。

七傷的概念,其實並不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所謂的七傷拳。而是在隋朝的時候,官方編撰的《諸病源候論》中所提出的概念,即“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恐懼不節傷誌”。

1.大飽傷脾

所謂大飽,就是經常吃的太飽,就是暴飲暴食。《黃帝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吃得太飽,脾胃消化負擔加重,腸胃消化不過來,就會導致功能受損。

像現在很多家長在餵養孩子的時候,就容易給孩子吃得太多。他們總是覺得孩子吃的不夠多,追著餵,這樣壹來其實是在傷害孩子。

吃的過多,傷害脾胃後,就會表現為消化不良、便秘、口臭等癥狀。

2.大怒氣逆傷肝

中醫認為,人體的情緒與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密切的關系,其中怒的情緒,就與人體的肝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長期生氣,容易導致肝氣郁結,而肝氣郁結則會導致生理功能的紊亂,如月經不調、乳腺增生、內分泌失調。

3.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

所謂強力舉重,意思很簡單,即勉強自己舉起重物,容易導致骨骼、關節的損傷,比如扭傷甚至骨折等。而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而且腰為腎之府,無論是骨折損傷,還是腰扭傷,都會傷及腎。

而久坐濕地,就會導致寒濕之氣入侵身體,損傷腎中元陽和腎對水濕的調節能力。比如引發水腫,小便不利等癥狀,這都是腎受傷的標誌。

4.形寒飲冷傷肺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而且通過鼻竅直接與外界相通,因此如果受到寒氣的侵襲,或者總是吃生冷食品,就容易損傷肺氣,而引發感冒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

5.形勞意損傷神

身體過於疲勞、疲憊,經常憂慮,思考過度,當然會精神勞累。不能勞逸結合,疲勞過度,易出現抵抗力下降、失眠、神經衰弱等問題。

6.風雨寒暑傷形

風雨寒暑在中醫裏指的是導致疾病的“四邪”,其實也指外界環境對人體的傷害,如淋雨、受涼、中暑等,這些都會導致身體疾病。

7.過度恐懼傷誌

過度的恐懼、房事沒有節制,容易傷腎,繼而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現多種疾病問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五勞七傷”實際上是經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會“積勞成疾”。

上述,就是五勞七傷的全部內容。其實五勞七傷,指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對於身體的傷害,想要避免五勞七傷的傷害,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開這些會傷害身體的不良習慣。

#哆咖醫生超能團##慢病防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