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十二井穴簡介

十二井穴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十二經脈井穴的總稱 2.1 少商 2.2 商陽 2.3 厲兌 2.4 隱白 2.5 少沖 2.6 少澤 2.7 至陰 2.8 湧泉 2.9 中沖 2.10 關沖 2.11 足竅陰 2.12 大敦 3 手三陰三陽經中的井穴 4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十二井穴 1 拼音

shí èr jǐng xué

2 十二經脈井穴的總稱

十二經脈各有壹個井穴,總稱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陽(大腸),厲兌(胃),隱白(脾),少沖(心),少澤(小腸),至陰(膀胱),湧泉(腎),中沖(心包),關沖(三焦),足竅陰(膽),大敦(肝)[1]。

2.1 少商

少商,經穴名(Shàoshāng LU1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太陰肺經。井穴,五行屬木。少:小也;商:金聲,代表肺。此系肺經井穴,脈氣初發,故名。在手指,拇指末節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指甲根。有清肺利咽,蘇厥救逆作用。主要用於胸肺、咽部及神誌疾患等。如感冒、肺炎、咳嗽氣喘、鼻衄、咽喉腫痛、頜腫喉痹、聲啞、中風昏迷、癲狂、手攣指痛、熱病等。為常用急救要穴之壹。本穴配商陽治咽喉腫痛;配人中治中風昏迷,休克;配其他十壹井穴治高熱不退。壹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2]。

少商

2.2 商陽

商陽,經穴名( Shāngyáng LIl)。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陽明大腸經。井穴,五行屬金。商:金聲,大腸屬金;陽:陽經。此為手陽明大腸經(金)穴,故名。位於手指,食指末節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指甲根。有清陽明之熱、醒腦蘇厥等作用。主要用於五官、外感時疫及神誌疾患等。如青盲、耳鳴、耳聾、口幹、齒痛、咽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喉痹;瘧疾、高熱不退;中風昏迷;缺盆、肩、臂腫痛;食指麻木及急性胃腸炎等。本穴配合谷治腮腺炎;配少商、合谷治急性扁桃體炎;配其他十壹井穴點刺放血治高熱不退、中風昏迷;配尺澤、委中放血治急性胃腸炎。壹般向上斜刺0.1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3]。

2.3 厲兌

厲兌,經穴名( LìduìST45)。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陽明胃經。井穴,五行屬金。厲:指胃;兌:代表門。對內庭來說,本穴有如胃經之門戶。在足趾,第二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臥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甲根。有通經蘇厥、和胃清神、清陽明邪熱的作用。主治神誌、面口等疾患,如暈厥、癲狂、多驚好臥、夢魘不寧、口喁唇疹、鼽衄、齒痛、喉痹頸腫、心腹脹滿、消谷善饑、黃疸、水腫、便秘、便血、熱病等。現又多用以治療精神分裂癥、神經衰弱、消化不良、鼻炎、齒齦炎、扁桃體炎等。壹般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4]。

2.4 隱白

隱白,經穴名( Yǐnbái?SPl)。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井穴,五行屬木。隱:隱蔽;白:白色。穴居隱蔽之處,其肉色白,故名。在足趾,大趾末節內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臥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甲根。有健脾和血、清心寧誌、溫陽回厥的作用。主治血證、脾胃和神誌疾患,如衄血、吐血、下血、崩漏、呃逆、納呆、腹脹、腹痛、暴泄、屍厥、癲狂、煩心、夢魘、不寐、急慢驚風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痙攣、急慢性腸胃炎、精神分裂癥、神經衰弱、休克等。壹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5]。

2.5 少沖

少沖,經穴名(Shàochōng HT9)。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陰心經。井穴,五行屬木。少:幼小;沖:沖要。此為手少陰經井穴,脈氣初生,位處小指端之沖要處,故名。位於手指,小指末節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指甲根。有清心安神,開竅泄熱作用。主要用於心胸病、熱病及急救等。如心痛、心悸、胸脅痛、心肌炎、肋間神經痛、熱病煩心、目赤、咽痛、口中熱、中風昏迷、悲恐善驚、喜怒無常、癔病、精神分裂癥。本穴配大陵治心悸、心煩、胸滿;配曲池治發熱;配人中、合谷、足三裏治中暑、休克。壹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現代研究:針刺“少沖”穴組,可使實驗性CO中毒動物蘇醒時間縮短,血中CO含量降低[6]。

2.6 少澤

少澤,經穴名( ShàozéSIl)。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太陽小腸經。井穴,五行屬金。少:幼小;澤:沼澤。此為手太陽經井穴,脈氣初生,位處小指外側陷中,猶如小澤,故名。在手指,小指末節尺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指甲根。有清心瀉熱、開竅通絡作用。主要用於熱病、頭目及 *** 疾患等。如寒熱瘧疾、頭痛、項強、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癰、乳少、臂麻、手顫、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本穴配風池治項強及後頭痛;配睛明、太陽、合谷治目翳;配合谷、膻中、乳根治乳汁分泌不足;配液門、手三裏、手五裏治前臂神經痛。壹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現代研究:針刺合谷、外關、少澤穴組,可升高哺乳期缺乳婦女血中生乳激素的含量[7]。

2.7 至陰

至陰,經穴名(Zhìyīn BL67)。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井穴,五行屬金。至:到達;陰:陽之對,此指陰經。足太陽經至此交足少陰腎經,故名。位於足趾,小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伸足取之。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甲根。有通頭竅、調胎產的作用。主治頭面、腰膝、胎產等疾患。如頭痛、眩暈、目翳、鼻衄、耳鳴耳聾、項背疼痛、胸脅痛、腰脅相引急痛、膝腫、轉筋、寒濕腳氣、兩足生瘡:熱病汗不出、煩心、瘈疭、小便不利、疝氣、失精、瘧疾、皮膚瘙癢、死胎、胎衣不下、難產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胎位不正、神經性頭痛等。壹般直刺0.1~0.2寸;可灸。現代研究:針刺或艾灸至陰穴,可使子宮活動加強,宮縮頻率加快,子宮緊張度升高,胎兒心率加快。用本穴治療胎位不正,臨床多用艾條灸法。以橫位成功率最高,臀位次之,足位較差。以妊娠8個月,腹壁緊張度壹般,灸後胎動活躍的經產婦療效最佳[8]。

至陰

2.8 湧泉

湧泉,經穴名(Yǒngquán KI l)。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少陰腎經。本經井穴,五行屬木。湧:湧出;泉:水泉。水上出為湧泉。穴居足心陷中,經氣自下而出,故名。位於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仰臥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足底腱膜(跖腱膜)→第二足底總神經和第二趾底總動、靜脈的外側→第二蚓狀肌。有泄熱寧神、蘇厥開竅的作用。主治神誌、五官、胸肺、前陰等疾患,如屍厥、癲狂、病癥、善恐、善忘、小兒驚風、頭痛目眩、舌幹、咽喉腫痛、鼻衄、瘖不能言、咳嗽短氣、肺癆、泄瀉、二便不利、疝氣、陽痿、經閉、難產、不孕、水腫,足心熱等。現代又多用於治療休克、中風、中暑、高血壓、癔病、神經衰弱、支氣管哮喘、下肢癱瘓等。壹般直刺0.5~0.8寸;可灸。實驗研究:針刺實驗性休克的貓或家兔“足三裏”“湧泉”部位有明顯的升壓和興奮呼吸的作用;艾灸湧泉,可使高血壓病人的收縮壓有不同程度的下降[9]。

湧泉

2.9 中沖

中沖,經穴名(Zhōngchōng PC9)。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厥陰心包經。井穴,五行屬木。中:中間;沖:沖要。穴在中指端沖要處,故名。位於手指,中指末端最高點。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有清心泄熱、開竅蘇厥作用。主要用於神誌病、熱病及舌疾。如心痛、心煩、中風昏迷;中暑、熱病汗不出、目赤;舌強不語、舌下腫痛、小兒夜啼、掌中熱、急性胃腸炎、小兒消化不良等。本穴配人中、內關治休克;配命門治身熱;配廉泉治舌下腫痛。壹般直刺0.1~0.2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10]。

中沖

2.10 關沖

關沖,經穴名( Guānchōng TEl)。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少陽三焦經。並穴,五行屬金。關:通“彎”,此指無名指;沖:沖要。穴在無名指端沖要處,故名。位於手指,第四指末節尺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指甲根。有清熱解郁、回陽開竅作用。主要用於外感熱病、頭面五官疾患等。如頭痛發熱、熱病汗不出、頭眩、頷痛、喉痹、耳鳴耳聾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熱病、中暑、血管性頭痛、結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體炎及腮腺炎等。為臨床急救要穴之壹。本穴配太陽、率谷治偏頭痛;配耳門、角孫治耳聾耳鳴;配人中、內關、合谷治暈厥、中暑等。壹般淺刺0.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11]。

2.11 足竅陰

足竅陰,經穴名(zúqiàoyīn GB44)。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少陽膽經。井穴,五行屬金。足:足部;竅:孔竅;陰:陽之對。開竅於耳目的腎和肝均屬陰臟。穴在足部,善治耳目諸疾,故名。位於足趾,第四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伸足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第四趾甲根。有疏肝氣、清膽火、熄風熱的作用。主治頭、五官、胸脅等疾患。如頭痛、眩暈、目痛、耳鳴、耳聾、喉痹、口於、舌強、舌本出血、熱病脅痛、咳逆、煩心、夢魘、手足轉筋、肘不得舉、癰疽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肋間神經痛、高血壓、胸膜炎、乳腺炎等。壹般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12]。

足竅陰

2.12 大敦

大敦,經穴名(Dàdūn LR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厥陰肝經。井穴,五行屬木。大:小之對;敦:敦厚。穴在大趾內側,局部肌肉敦厚,故名。位於足趾,大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臥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踇趾遠節趾骨底。有疏肝理氣、調經和營的作用。主治肝腎、少腹、前陰及神誌等疾患,如月經不調、血崩不止、陰挺、陰縮、陰中痛、七疝、五淋、遺精、遺尿、癃閉、小便失禁、尿血、癲狂、屍厥、病癥、瘼疭、中風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腹痛、卒心痛、大便不通、口苦、噦噫、鼻衄不止、寒濕腳氣、破傷風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腸疝痛、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下垂、睪丸炎、血尿等。—般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實驗研究:針刺大敦有明顯的降壓效應。並可引起結腸下部及直腸蠕動明顯增強[13]。

大敦

3 手三陰三陽經中的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