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是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相當於現在廣東、廣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區。
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以五嶺為界與內陸相隔。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四省邊界處。
歷史上大致包括廣東(含海南、香港、澳門)、廣西和雲南省東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嶺南是壹個歷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嶺南建制的劃分和稱謂也有很大變化。現在提及到嶺南壹詞,特指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亦即是當今華南區域範圍。
嶺南,位於中國最南部,北回歸線橫穿嶺南中部。嶺南的南部與北部溫差較大,冬天壹般只有北部降雪,南部極少降雪。高溫多雨為主要氣候特征。
嶺南文化是由本根文化(即語言認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遷的北方文化)、海外文化(即舶來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組成,其內涵豐富多彩。近代相繼出土大量的文物,實證了嶺南在秦之前已經存在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壹。
氣候環境
嶺南是以五嶺為界,在江西、湖南與廣東、廣西四省的邊境,有壹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被稱為五嶺。從古籍中考證凡屬五嶺以南,即為嶺南地區。它位於中國最南部,地處我國南疆邊陲,北枕南嶺,南臨南海,西連雲貴,東接福建。
嶺南地區屬東亞季風氣候區南部,具有熱帶、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特點,嶺南的大部分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海南島陵水以南和南海諸島屬熱帶氣候。嶺南的南部與嶺南的北部溫差較大,冬天壹般只有嶺南北部降雪,嶺南南部極少降雪。
大部分地區夏長冬短,終年不見霜雪。太陽輻射量較多,日照時間較長,以廣東省為例,全省各地的平均日照時數載1450小時—2300小時之間。嶺南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區,風向隨季節交替變更。北回歸線橫穿嶺南中部。
夏季以南至東南風為主,風速較小;冬季大部分地區以北至東北風為主,風速較大;春秋季為交替季節,風向不如冬季穩定。高溫多雨為主要氣候特征。
因全年氣溫較高,加上雨水充沛,所以林木茂盛,四季常青,百花爭艷,各種果實終年不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森林植物也為動物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嶺南動物種類較多,是全國動物最繁盛的地區之壹。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