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從大禹壹直到商紂甚至是春秋,中間的歷史基本是空白的 除了尚書中寥寥幾句話

為什麽從大禹壹直到商紂甚至是春秋,中間的歷史基本是空白的 除了尚書中寥寥幾句話

西周以前,至少沒有歷史紀錄流傳下來。西周以後,才有《尚書》和《詩經》,以及對西周以前歷史的追述。但這些內容也是很少,使我們不能對西周及之前的歷史有很多了解。

這其中原因簡單的看,是那時還沒有多少人做記錄歷史的工作,不像戰國以後,著書立說開始盛行,史學也開始發展起來。中國最早的真正的史學著作,要算孔子的《春秋》,之後又有了春秋三傳,從這時起,史學才真正確立起來。

那麽這之前為什麽沒有很多史學工作和史學記錄呢?史學的起源又是什麽呢?這兩個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恐怕還沒有很好的答案。但可以試著思考,原始人是沒有歷史紀錄的,恐怕他們也沒有這個意識。中國歷史到了西周的時候,那時的人還沒有完全脫離原始部落的種種形態和習俗,即使那時已經有了文字,但文字的語法和寫作仍然不發達,而且那時文字的作用也不壹定是記錄歷史。所以從原始野蠻到後來的著書立說盛行,必定有壹個逐漸過渡的過程。中國歷史夏商周時期,就應該是這樣壹個過渡過程。

那麽史學是如何誕生的?人們為什麽要記錄歷史?也許人們原本不是為了記錄歷史而記錄。《尚書》中記錄歷史事件,有某種宗教儀式的原因在裏面。人們是在做某些祭祀的時候,才追述先王們神壹樣的功績,以求得成功或保護。《詩經》中記錄歷史事件,是為了起到教育年輕人的作用,教導他們祖先的事跡。也許還有些巫師職業的人,在占蔔預測中記錄歷史。也許有壹些眼睛被刺瞎的人,專門用來口述流傳的神話和歷史,像西方的荷馬,左丘明也許就是這樣職業的人。這壹切都是由統壹的王家管理的,謂之“王官之學”,是古代社會實行統壹的意識形態。總之人們記錄歷史,可能原本是為了壹些其它的有特殊意義的原因,而不單純為了記錄歷史告訴後人。直到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尚書》和《詩經》斷絕,傳統教育衰敗,王室的職官流入民間。到了這樣的時候,孔子才站出來力圖振興時代,創造性地寫出了《春秋》——為的是討伐亂臣賊子。因此史學是逐漸與傳統的宗教、教育、文學、歌舞、占蔔相分離,逐漸獨立出來的。伴隨著知識的廣泛流傳,諸子百家興起,人們的研究熱情開始膨脹,史學也開始有機會發展起來。

發生在西周春秋間的這個過程,也許還跟人們的精神從集體主義向人文主義轉變有關。之前人們的意識裏只重視集體,不重視個人表現。因此紀錄的只是集體(國家)的大事件,內容只局限在祭祀、戰爭和君主換代之類,而且紀錄只重結果不重過程,於是只有《尚書》中之類的短短幾句話。而且這種紀錄是國家的事情,不會廣為流傳,壹旦國家滅亡文本就很容易散失。到了東周人文主義盛行時,個人思想開始活躍,個人的地位和作用被擡高,人們研究歷史是為了創造性的思想活動,個人的事情也越來越被關註。於是研究歷史的興趣也在社會上廣泛傳播開來。這種種思想激蕩的結晶,可以表現在紀傳體的《史記》的誕生。

以上只是個人思考,這其間的道理,還要進壹步探索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