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壹,有研究表明,我國肺癌發病率大約以每年11%的速度遞增,肺癌也是我國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越來越多的治療方法不斷發展,肺癌的治療效果明顯提高。而中醫作為我國歷經五千年時間驗證的科學,自然不會缺席。
常常有覓友們會問,在肺癌治療期間到底要不要吃中藥,什麽時候開始吃?
從科普君的角度來看,肺癌治療是以西醫為主、中醫協同的過程。正規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使得肺癌患者獲得更高的生存率以及更好的生活質量。
中醫對肺癌的認識
中醫古籍中並無“肺癌”這個病名的記載,根據肺癌的癥狀特點歸屬於中醫學中的“肺積”、“咳嗽”、“咯血”、“胸痛”等範疇。但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研究者們對肺癌中醫機理的認識越來越全面。
我國中醫大師徐經世認為,肺癌的主要病因是正氣虧虛,其中尤以氣陰兩虛最為常見及重要,肺為嬌臟,易受外部病邪侵襲,加上許多肺癌患者有長期吸煙史,煙毒作為壹種外邪進入肺癌,長期往復,耗損臟器,使病情加重。
但從臨床治療中來說,中醫和西醫是完全不同的醫療體系,西醫註重結構,中醫註重功能。西醫不斷的研究發展取得了飛速的進步,有專門的針對肺癌的NCCN或CSCO指南,所有西醫醫生采取統壹的治療標準。
而中醫發展由於受到傳承和個體化的影響,辨證論治,不易歸納總結,發展較慢。每個中醫醫生因傳承不同,對於治療肺癌的的方法和療效參差不齊。
中醫與西醫相輔相成
出於對手術安全性和放化療副作用的擔憂,有些患者曾提出這樣的問題:能否只通過中醫來治療肺癌呢?
在這裏給大家壹個明確的答案:不能
目前手術仍然是根治肺癌的可能手段之壹,放化療、靶向、免疫治療更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方法。
但是這並不代表中藥治療沒有存在的價值,目前已經有研究結果顯示,部分中藥能通過多種途徑作用於癌細胞,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擴散的效果;更有少量臨床醫生將中藥應用於肺癌的治療過程中,結果提示中藥治療可能使肺癌患者獲益。
國家政策層面也鼓勵重視中醫,黨的十九大報告上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堅持中西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是這壹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合理的中醫辨證治療對於高危及復發肺癌,肺癌的術後放療及化療有減輕副作用,提高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