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國古籍裏記載有人們觀察到的與流行病有關的事實有哪些?

我國古籍裏記載有人們觀察到的與流行病有關的事實有哪些?

其實,“種痘”技術是我國醫學註重防疫學的悠久傳統的必然結果,古代的賢哲和醫學先驅們都曾經闡述了防疫思想觀念。我國古代文物書籍裏,記載有人們觀察到的與流行病有關的壹些事實:《周易·下經》記載:“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意思是說,君子要註意疾病而加強預防。

《淮南子·卷十六》記載:“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意思是說,優秀的醫生,常常治療無病之病,所以疾病極少發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意思是說,病已形成而後給以醫藥,不是太晚了嗎?晉代醫藥學家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記有治療狂犬病的醫方:“取腦傅之,後不復發。”他提出打死瘋狗,取出其腦漿敷在病人傷口上的治療方法,初步體現了近代免疫學的思想。

隋代醫學家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裏記載用攜帶斑疹傷寒病原體的羔蟎研成粉末來治療“射工候”即恙蟲病。這雖然是治療,但與免疫原理是相通的。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則把生瘡病人的血汁、膿汁以小刀接種於健康人的皮下以防治瘡癤。

這些記載表明,古代人們對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的現象已經有了壹定的認識。在此以後,我國免疫思想更有了進壹步的發展,這就是對天花的防治。

早在上古時期,人類就飽受天花危害。公元前1000多年,無情的天花就席卷了古埃及,尼羅河畔的居民難逃厄運,就連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不能幸免,在他的木乃伊面部,就有著點點天花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