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裏拉縣,藏語稱“結塘”,自唐以來,見於漢、藏史籍者有傑湯、結達木、節達木、且當、旦當、丹當、當當、吉賧、結當、結黨、結塘、傑塘、嘉塘、佳塘、鎮道、嘉梅朵塘等等,皆為“結塘”壹詞的同音異寫。“結塘”壹詞,最早見於唐代樊綽的《雲南誌》,其《名類第四》載:“順蠻,本烏蠻種類,初與施蠻部落參居劍、***諸川。咩羅皮、鐸羅望既失鄧川、浪穹,退而逼奈劍、***,由是遷居鐵橋已上,名劍羌。其他在劍賧西北四百裏”。(見趙呂甫《雲南誌校釋》),“劍賧”,《雲南誌》以後的《新唐書?南蠻傳》《讀史方輿紀要》《資治通鑒》《元史?地理誌》《大元壹統誌》《滇系》諸書在引用《雲南誌》時,均有為“劍賧”,可以說明《雲南誌》中的“劍尋賧”是“劍賧”之誤。“劍羌”位於神川鐵橋以上,劍賧西北,則劍賧在劍羌東南,當是對香格裏拉最早的稱名無疑。在較早的藏文古籍中,香格裏拉縣被稱為“傑地”。《朗氏家族史?朗氏珍貴史籍中有關俗務史實》載:“若欲扼要敘述豪傑世系,則是:郎?古容僧格在傑地(即傑湯,今中甸地區——原註)爆發漢藏戰亂時向漢地進軍,攻陷漢地的水城場烈,作為勇士的標誌,帶回漢地的賠款”(大司徒?絳求堅贊著,贊拉、阿旺、余萬治譯、陳慶英校,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 唐貞觀時,劍賧為吐蕃所占領,吐蕃人發現這裏是藏區最美麗、最富饒的地方,因而譽其為“無比殊勝的寶地”。吐蕃人稱其為“傑地”,南詔稱其為“劍賧”。宋代,漢文史籍有將“劍賧”譯寫為“且當”,因“且”與“旦”字形相近,元代遂將其誤寫為“ 旦當 ”或“丹當”、“當當”,稱大中甸為“大旦當”,藏語則稱為“節打木”。今“結塘”通譯作“建塘”。明弘治後,納西語取“酋長住地”之意,稱為“主地”,漢譯音為“中甸”,初寫為“忠甸”,後寫為“中甸”。清代設廳, 沿用“中甸”之名。1997年9月14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根據專家論證,認為中甸在地理環境、民族文化等很多方面與詹姆斯?希爾頓在小說《失去的地平線》中所描述的香格裏拉十分相似,遂向世界宣布:世人尋覓了半個多世紀的“香格裏拉”就在中甸。2001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中甸縣更名為香格裏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