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的出生,在巨野有“孔母夢麟”的傳說:孔子的祖籍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從商丘到曲阜,巨野是必經之路。有壹次孔母顏征在跟隨家人自商丘返鄉,路過巨野的麟山,看到麟山風景優美,就提議在此歇腳。她坐在麟山上的壹棵樹下,打了壹個盹,忽然夢見麒麟入懷,醒來感而有孕,十壹個月後就生下了孔子。到孔子出生的前兩天,麒麟又到曲阜闕裏人家送去玉書三卷。在明本《巨野縣誌》中有這們的記載:“巨野南有樵氏山,世傳樵氏山產麟,麟吐玉書於闕裏,因名麟山。”
但是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莫過於“西狩獲麟”的典故。到了孔子晚年,麒麟再壹次現身。《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觀之,曰:‘麟也’取之”。大野,就是今天的山東省巨野縣。《孔子家語》也有類似的描述,也更詳細:“孔子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害,吾是以傷焉。’”孔子認為,麒麟是靈獸,只有君王賢明,太平盛世才會出現。現在周王室衰微,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麒麟怎麽會出現呢?它的出現又死去,不是好征兆,恐怕國之將亡,自己的生命也到頭了。於是命令弟子就地掩埋,堆了個大墳堆,就是現在的麒麟冢。麒麟冢位於巨野縣城東十二裏麒麟鎮獲麟集村西北3裏處,1979年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周列國誌》記述,七十壹歲的孔子埋葬麒麟之後感情難以控制,撫琴悲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兮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他編修的《春秋》正是止於這壹年。《春秋》的最後壹句話即是“(魯)衰公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從此孔子無心著述。終因傷心所致,兩年後就去世了。因為孔子夢麟而生,見麟而死,麒麟的出現貫穿了孔子的壹生,所以《春秋》這部書後來被人們稱為“麟史”,或“麟經”。麒麟從此成為孔子的化身而被尊為“聖獸”。
到了元代,在巨野又有了孔子和麒麟相關的故事。《巨野縣誌》記載,元代至正年間,巨野有壹名縣尹,名字叫孔浩,是孔子的五十三代孫。他在這裏做官三年後致仕,“上書請留”,把家安在這麒麟冢旁邊,並且修建了春秋書院。後來因為麒麟臺地地勢太窪,受水患的侵擾,舉家遷到縣城南二十多裏的吉星灘,就是今天的大義鎮孔樓村。幾年後,又取春秋“微言大義”之意,將春秋書院改為大義書院,每年春秋兩季到麒麟臺來祭祀先祖。他認為,這裏不僅埋藏著壹只麒麟,而且還有孔子的靈魂,所謂“先祖靈爽必棲於此”。孔子第五十五代衍公孔克堅撰寫的《重修大義書院碑記》裏,對這件事有祥細的敘述。現在巨野有大義鎮,鎮裏有個孔樓村,村民絕大多數姓孔,他們都是孔子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