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疫喉痧簡介

疫喉痧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病在氣分 4 病在營分 1 拼音

yì hóu shā

2 概述

以咽喉紅腫,疼痛,糜爛,皮膚出現紅色痧疹為特征的時行疫病,稱為“疫喉痧”,又稱爛喉癰痧、喉痧、疫痧、丹痧。常見於冬春二季,以十歲以內的小兒為多見。與猩紅熱相似。

在清代,本病曾經流行,當時醫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並著有不少專著,詳細論述本病的病因病機、癥狀性質,並提出了不少有效治法。如《秘傳爛喉痧治法經驗》指出:“有爛喉痧壹癥,發於冬春之際,不分老幼,遍相傳染, 發則狂熱, 煩渴,?密肌紅, 宛如錦紋, 咽喉腫痛,腐爛壹團,火熱內積。”《疫喉正義·程鏡宇論痧喉》雲:“蓋疫痧時氣,吸從口鼻,並入太陰氣分者,則爛喉,並入陽明血分者,則發痧。太陰者,肺臟也,主喉而屬氣,陽明者胃腑也,主咽而屬肌肉,喉通呼吸,咽司飲食,壹臟壹腑,同受疫邪,壹氣壹血,各呈其象,故爛喉者色多白,病在肺而屬氣,發痧者色多赤,病在胃而屬血,其疫則壹也。壹發於咽喉之地,壹達於肌肉之間,移步換形,故在肺則曰爛喉,在胃則曰發痧,是以名爛喉痧。”本病的發生與氣候變化有關,當冬春氣候變化反常時,疫癘之邪從口鼻入,外犯咽喉,內犯肺胃。外犯咽喉,故咽喉紅腫腐爛; 內犯肺胃,熱毒壅盛,外泄肌表,則發為丹痧。如《喉痧癥治概要·總論》說:“冬不藏精,冬應寒而反溫,春猶寒禁,春應溫而反冷,經所謂非時而有其氣,釀成疫癘之邪也,邪從口鼻入於肺胃,咽喉為肺胃之門戶,暴寒束於外,疫毒郁於內,蒸騰肺胃兩經, 厥少之火, 乘熱上亢, 於是發為爛喉?痧。”

其癥發熱、咽喉紅腫及腐爛肌膜(多先見於喉核)、口唇周圍有蒼白圈、全身發痧、呈彌漫紅色皮疹等為特征。常伴有惡寒、高熱、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初起即有吞咽疼痛,甚則不能下咽,咽部及喉核紅腫,或有白色滲出物,紅腫常擴張到舌腭弓、軟腭、懸雍垂等處,有時該處出現瘀點。舌部初期感覺幹燥,苔白,2~3日後舌苔逐漸向中心剝落,舌面光滑,火紅色,表面有紅腫小粒突起,透出舌面,似起刺樣的楊梅樣舌,但在成人,這種癥狀較為少見。頸核腫大、壓痛。身上痧疹壹般在起病後12~24小時內出現,先見於頸、胸、背上部及腋下等部位,壹日間可蔓延全身,其瑣碎小粒者為痧,成片者為?。用手指按壓, 紅暈色退而顯蒼白, 起指則恢復原狀。如治療恰當,病情轉愈,在出疹後,體溫逐漸下降,約壹星期,痧疹漸漸消退,脫屑而痊愈。小兒臟腑柔弱,形氣未充,容易形成正虛邪盛,疫毒內陷,出現高熱、聲啞氣急、昏迷、譫妄、驚厥等兇險癥狀。本病辨證施治時,根據疫毒的淺深不同,有病在氣分及病在營分之分。

3 病在氣分

多見於病初起,咽喉疼痛,吞咽不便,惡寒、發熱,體怠倦,頭痛,胸悶或嘔吐。檢查見咽喉紅腫,喉核紅色充血,有白色分泌物,有時肌膚痧點隱隱,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治宜辛涼升透、利咽解毒,選用荊防敗毒散或銀翹散加減,使痧毒從表解,上竄咽喉之疫毒得以宣泄,同時兼以利咽解毒,咽喉之紅腫腐爛得以消除。若熱高,咳嗽頻發,痰多稠黃,宜麻杏甘石湯加減,以宣解肺經熱毒。

4 病在營分

當疫邪由氣分入於營分時,則咽喉疼痛加劇,吞咽難,表現壯熱,口渴,煩躁不安,咽喉深紅色充血腫脹,喉核明顯腫大,有黃白色腐爛物,舌紅絳起刺,?痧密布, 色深紅, 脈洪數。 治宜清營解毒、 去熱生津,佐以疏透,可用加減黑膏湯,使邪從營而泄,從氣而解。若病情較重,宜服涼營清氣湯加金銀花,以清營瀉火,涼血解毒。若邪遏於內,癥見高熱,神昏譫語,痧疹紫紅密布伴有瘀點,治宜清營涼血,養陰開竅,可用清營湯,並配用紫雪丹、至寶丹、安宮牛黃丸等。若病邪已透,?痧已消, 熱輕咽痛漸減,宜滋陰養液,可用清咽養營湯。

本病不宜用辛溫解表,以免傷津,助長火熱內熾,引動肝風發為痙厥。亦不宜過早用大劑苦寒,以免強遏熱邪,不能透達,或克伐正氣加重病情。外治,初起喉中紅腫疼痛,宜以玉鑰匙散吹喉,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若咽喉紅腫而有白腐,用金不換散以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每日吹3~4次。並可用漱口方漱口,以清熱消腫,清潔口腔。頸外腫者,選用異功散、三黃二香散、沖和膏外敷,以清火解毒,消腫止痛。此外可用三棱針刺少商、委中,出血以散其蓄熱。並可用提刮法,以發泄痧毒,方法可參考“咽喉病提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