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求趣味中國詩歌故事

求趣味中國詩歌故事

陳摶自五代至宋初壹直是在華山修道,因他負經綸之才,又多次奉當時帝王之詔問,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頗廣。稗史小說也有不少記載。茲從記載中摘出幾則有關陳摶的詩歌傳說,以見其故事之壹斑。

關於陳摶睡覺的傳說,《山堂肆考》說他大睡三十六載,小睡壹十八春。

“陳摶大睡覺”是句民間流傳頗廣的俗話,《堅瓠集續》中有個故事:說他在華山雲臺觀修道,每日總閉門獨睡,壹睡就是累月不起。周世宗聽說他很有學問,又能睡覺,壹時好奇,想看個究竟,就派人把陳摶召到他的禁中,鎖在壹間房子裏。鎖了壹月多,開門看時,陳摶依然在酣睡。周世宗知他是個有道之士,召見他談話,他對周世宗作歌道:“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鋪地。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其時正鼾睡。閑思張良,悶想範蠡,說甚孟德,休言劉備,三四君子只是爭些閑氣。怎如臣向青山頂上、白雲堆裏、展開眉頭、解放肚皮、且壹覺睡。管甚玉兔東升,紅日西墜”。

陳希夷隱居華山下,有壹年春日,在水邊石上閑遊玩,偶然蔔得壹個“遇需上爻”的卦。便對他的弟子賈得升說:當有三位不速之客來此。少頃,果然見壺公、赤松子、呂洞賓相繼到來。土地神趕忙捧出壹盤果,壹壺酒獻上。他們四個飲酌到半酣之際便各自賦詩壹首助興。陳摶詩曰:“春暖群花半開,逍遙石上徘徊,曾垂玉勒金闕,閑踏青山碧苔;洞中睡來幾載,流霞獨飲千杯,逢人莫說人事,笑指白雲去來。”壺公詩曰:“壺中自有樓臺,四季鮮花竟開,閑時則飲瓊液,醉後或臥青苔;逍遙非關利名,落魄不染塵埃,逢人莫說人事,笑指白雲去來。”赤松子詩曰:“乍離南山竹齋,因過歸隱天臺,洞中美酒才熟,路上鮮花半開;我骨非是凡骨,君才亦是仙才,逢人莫說人事,笑指白雲歸來。”呂洞賓詩曰:“落魂直至此來,曾經幾度花開,悶便著錢沽酒,恣意千杯萬杯;閑遊二十八天,醉上茅君醮臺,逢人莫說人事,笑指白雲去來。”四人詠罷相視而笑,遂各散去。(此故事見於《筮述》)

宋時華州掾張刺達從太守來華山拜謁陳希夷先生。賓主敘坐後,又設壹座位於上首,如有所等候似的。這位太守大人,也不知陳摶設此虛位等誰。心想,我是此地太守,誰還能坐在我的上首?心中就有些不樂之意。等了壹陣,來了個蘭袍葛巾道人,態度頗端肅。陳摶拱揖讓坐。這來的道人競毫不客氣的坐在上位座上。太守見這位道人雖則神氣閑雅,卻是傲無遜容,心中更加不悅,很怪這位道人無禮。然而陳摶卻對這位道人甚恭。陳摶向這位道人請道:先生袖中何物?幸以相貺?道人從袖中摸出棗子三枚,其顏色各不壹樣,壹白壹紅壹青。白者授與陳摶,紅者道人自食,青者授與太守。太守越加心中不高興,就隨手給了張刺達。張刺達就把它吃了。這道人去後,太守問陳摶:適才來這位道人是誰?陳摶說:此即純陽真人也。太守悔恨不及,已無可奈何。張刺達自此亦得道成仙,往往遊於人間,每顯異跡。 (此故事見於《異林》)

宋太宗於太平興國年問詔陳摶赴闕。太宗自作《詔華山處士陳摶》詩雲: “華嶽多聞說,知君是姓陳,雲間三島客,物外壹閑人;丹鼎為活計,青山作近鄰,朕思親欲往,社稷去無因”。宋太宗還有壹首《贈陳摶》詩:

“曾向前朝出白雲,後來消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陳摶見到這些詔書,煩惱非常,但又不得不作婉詞謝詔。宋太宗派業的使臣葛守忠有《答陳傳》詩雲:“華嶽三峰客,幽居不計年,煙霞為活計,雲水作家緣;種藥茅亭畔,栽松澗壑邊,暫離仙洞去,可應帝王選”。宋太宗這個人說來也怪,人家不願去做他的官,他偏要死皮賴臉地叫人家去。他又作了壹首《復召陳傳》詩:“三度宣卿不赴朝,關河千裏莫辭勞,鑿山選玉終須得,點鐵成金未是燒;紫袍綽綽宜披體,金印累累可掛腰,朕賴先生相輔佐,何憂萬姓輟歌謠”。陳摶見這些以勢欺人,金印作餌的語句,真要作嘔,說什麽也不去赴召,作了壹首《答使者辭不赴詔》:“九重特降紫袍宣,才拙深居樂靜緣,山色滿庭供畫幛,松聲萬壑即琴弦;無心享祿登臺鼎,有意學仙到洞天,軒冕浮雲絕念慮,三峰只乞睡千年”。後來他藏到南峰壹處崖壁洞裏,這洞就是現在的“避詔崖”。可是他這麽以來,受命的使臣卻受不了啦,陳摶不下山,他們便無法在太宗交差。在使臣們的哀哀懇求下,陳摶想:如果堅持不下去,那宋王挑著那“鑿山選玉”的旗子來就不好辦了,只得勉強走壹遭。於是寫了壹首《赴召答葛守忠》的詩:“鶴氅翩翩即散仙,蒲輪爭忍利名牽,留連華嶽傷心別,回顧雲臺望眼穿;涉世風波真險惡,忘機鷗鳥自悠然,三峰才欲和衣倒,又被天書下日邊”。陳摶到了汴京,太宗待之甚厚,太宗與陳摶談話,覺得陳摶的話很可聽,即遣太監將陳摶送至中書省。宰相宋琪等從容問道:先生得玄默修養之道可以教人乎?陳摶說:“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法術可傳。假令白日沖天,於世何益?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同心協德興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煉無出於此”。琪等稱善。以其語白上,上益重之。詔賜陳摶號“希夷先生”。陳摶留京數月作《辭朝歸華山》詩雲:“十年蹤跡蹈紅塵,為憶青山入夢頻,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壹般春。”宋太宗雖非常厚待陳摶,怎奈陳摶留戀華山,不肯在朝,太宗只好放他還山。不過宋太宗由於陳摶的赴詔,已達到他“鑿山選玉”禮賢下士的美譽,再以禮送陳摶歸山,更顯他禮賢的寬宏大量,釣譽已遂,也就樂於成人之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