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蝙蝠葛簡介

蝙蝠葛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出處 3 拼音名 4 蝙蝠葛的別名 5 來源 6 原形態 7 生境分布 8 性狀 9 化學成份 10 蝙蝠葛的藥理作用 11 功能主治 12 附方 13 備註 14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蝙蝠葛的方劑 2 用到中藥蝙蝠葛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蝙蝠葛 1 拼音

biān fú gě

2 出處

《中國藥植誌》

3 拼音名

Biān Fú Gě

4 蝙蝠葛的別名

蝙蝠藤(《淡寮試效方》),金絲釣葫蘆(《國藥的藥理學》),黃條香、防己葛、黃根(《中國藥植誌》),野雞豆子(《吉林中藥手冊》),爬山秧子、山地瓜秧(《東北藥植誌》),小葛香、楊柳子棵(《山東中藥》),光光喳、狗葡萄秧(《遼寧經濟植物誌》),小青藤、黃藤根、黃根藤、大葉馬兜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狗屎豆(《吉林中草藥》),馬串鈴(《陜西中草藥》),金線吊蛤蟆、什子苗(江西《草藥手冊》),寧巴(蒙名),嘎馬得見農棍(朝名)。

5 來源

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藤莖。8~11月割取藤莖,曬幹。

6 原形態

多年生纏繞草本,長達數米,全株近無毛。根莖長,較粗壯,黃褐色。小枝具縱條紋。葉互生,有長柄,楯形,基部心形,先端急尖,長達6~12~15厘米,寬達6~1217厘米,上面綠色,下面色淡,嫩葉有微毛,以後平滑或於背面生黃綠色的毛茸。花腋生,形小,直徑3~4毫米,黃綠色,雌雄異株,雄花通常具萼6枚,花瓣6~9,雄蕊20左右;雌花通常具3心皮。核果腎圓形,徑1厘米左右,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7 生境分布

生於山坡、路旁、灌木叢中。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產於江蘇。

8 性狀

幹燥藤莖,圓柱形,直徑2~10毫米。表面黃棕色至黑棕色,有明顯縱溝,節上有葉痕、側枝痕或芽痕;質堅硬,折斷面纖維性,皮部易剝落,木部導管呈孔洞狀,中央有白色髓。有時基部稍帶有圓柱狀的根莖,直徑12~24毫米,表面灰棕色或棕色,粗糙,具縱紋及支根痕;質堅硬,斷面粉性,類白色,木質部導管孔洞明顯。氣無,味淡。以幹燥、青棕色、枝條均勻、粗如小指者為佳。

9 化學成份

我國東北及日本產蝙蝠葛含生物堿山豆根堿、漢防己堿、蝙蝠葛堿、木蘭花堿。葉含青藤堿、尖防已堿、雙青藤堿、光千金藤堿、去羥尖防己堿。

10 藥理作用

山豆根堿在麻醉動物身上有降壓作用,脈搏波增大,呼吸有短暫之興奮。其降壓作用原理為中樞性的,同時對血管也有直接擴張作用(0.000001~0.00001濃度可擴張離體兔耳血管)。此外,對神經節的阻斷(5~10毫克/公斤可阻斷貓頸上神經節的沖動傳導)無疑也是引起降壓的壹個原因。在臨床上,對輕癥高血壓患者有效,使腎小球濾過功能好轉,但對嚴重患者無效。它能抑制兔離體小腸的收縮及降低在位腸的張力,有解痙作用。還可降低血膽甾醇。毒性很小,治療寬度較大,貓靜脈註射最小致死量為35毫克/公斤,給藥後,動物(特別是小鼠與蛙)表現全身興奮,而後有較長期之抑制。

蝙蝠葛堿為季銨化合物,有良好的肌肉松弛作用(兔垂頭試驗),其作用性質與箭毒同。對犬、貓、兔也有降壓作用,並能阻斷貓頸上神經節的沖動傳導,故與六烴季銨(C6)相同。對離體兔腸可使張力升高,阿托品可阻斷之。

11 功能主治

《綱目拾遺》:"治腰痛。瘰癧。"

12 附方

治腰疼:蝙蝠藤二兩(老人用三兩),酒煎服二劑。(《淡寮試效方》)

13 備註

本品在江蘇地區作清風藤使用,並外銷他省。

14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蝙蝠葛的方劑 蝙蝠散

拼音:biānfúsǎn《醫學入門》卷七:蝙蝠散:處方:大蝙蝠1個,朱砂3錢。制法:將朱砂填入蝙蝠腹...

蝙蝠消血散

拼音:biānfúxiāoxuèsǎn處方:蝙蝠3枚。制法:上燒令煙盡,為末。功能主治:金瘡血肉瘺。...

蝙蝠糞塗方

拼音:biānfúfèntúfāng處方:蝙蝠糞。制法:上研細。功能主治:風毒腫。用法用量:以冷水調...

牛蒡子膏

ǐgāo《普濟方》卷四十五:組成:牛蒡子根(1名蝙蝠刺)。主治:熱毒風攻。頭面忽腫,或手足赤腫,觸著...

貓蝠散

拼音:māofúsǎn處方:貓頭骨1個,蝙蝠1個。制法:上2味,俱撒黑豆上同燒,其骨化碎,為末。功能...

更多用到中藥蝙蝠葛的方劑

用到中藥蝙蝠葛的中成藥 北豆根膠囊

,自“濾液蒸幹”起,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蝙蝠葛堿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mg的溶液...

北豆根片

定液(0.01mol/L)相當於6.248mg蝙蝠葛堿(C38H44N2O6)。本品含總生物堿以蝙...

正清風痛寧

macutumRehd.etWilS.莖和根、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葉...

止血散

六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三壹壹之止血散:組成:幹蝙蝠3枚(燒灰),代赭1兩(燒令紫色),頭發3兩(燒...

麝香丸

莢3寸(燒為灰),蛇蛻皮5寸(燒灰),粉霜1分,蝙蝠3分(個)(取血拌入藥末),朱砂3(1)分(細研...

更多用到中藥蝙蝠葛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蝙蝠葛 《炮炙全書》:[卷第四羽之屬]夜明砂

即蝙蝠屎,辛,寒。以水淘去灰土、惡氣,取細沙曬幹,焙用。惡白蘞、白薇。《炮炙全書》...

《本草分經》:[同名附考]禽類

黃口者為黃雀。雀矢壹名白丁香。土燕壹名禽石燕,似蝙蝠而口方,食石乳汁。野雞即雉雞。壹名油鴨,又名刁鴨...

《本草述鉤元》:[卷三十禽部]伏翼

(即蝙蝠)氣味鹹平。性能瀉人。觀治金瘡方。皆致下利。其毒可知。附方治癇證。大蝙蝠壹個。以朱砂三錢。填...

《本草便讀》:[禽部禽類]夜明砂

。其砂辛苦可行瘀。能理兒疳。堪摩腹積。(夜明砂即蝙蝠屎。蝙蝠俗所謂偷油老鼠也。其鼠善食蚊而睛不化。故...

《本草綱目拾遺》:[卷七藤部]蝙蝠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