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關於蟬的記載

古籍中關於蟬的記載

夏天是青春的,是充滿活力的,在夏天的時候,白晝的時間不斷的變長,陽光炙熱給人們帶來溫暖,農作物在雨水的滋潤下不斷的生長,小小的音樂家知了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也在樹上不斷的歌唱,讓人們感受到夏天的煩悶。

鳴於夏者曰蜩

二候蟬使鳴是第二十候,屬於夏季,這裏的蟬其實是壹個總稱,並不是所有的蟬都會鳴叫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註曰:二侯蜩始鳴:“蜩,蟬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脫殼而成,雄者能鳴,雌者無聲,今俗稱知了是也。”按蟬乃總名。鳴於夏者曰蜩,即《莊子》雲:“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蓋蟪蛄夏蟬,故不知春秋。”鳴於秋者曰寒蜩,即《楚辭》所謂寒螀也,故《風土記》曰:“蟪蛄鳴朝,寒螀鳴夕。今秋初夕陽之際小而綠色聲急,俗稱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釋其義,然此物生於盛陽感陰而鳴。

蟬的別稱

蟬在古時候的寓意比較特殊,經常被做成玉飾佩戴,古時楚稱為蜩(tiáo),秦晉稱蟬。蜩即夏蟬,黑大,叫聲清亮,俗稱 “知了”。螗小而綠,叫聲尖銳急促,它立秋後才鳴,也稱寒蜩、寒蟬、夏蟬,為區別於 “知了”,俗稱為 “都了”。它壹叫,秋色厲,都該了了。讓人感到夏天到來的,不單單是熱度和陽光,蟬鳴是夏天最重要的聲音之壹,壹聲悅耳的蟬鳴同樣宣告了夏天正式的到來。疾者,俗稱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釋其義,然此物生於盛陽感陰而鳴。

夏至雨點值千金

夏至的時候基本上全國都進入了雨季,這時候的氣溫比較高,陽光合適,適合農作物生長,作物的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這時長江中下遊地區降水壹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遊、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註意加強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