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這壹天,竈神會升天向玉帝報告壹家善惡,讓玉帝賞罰。辭竈是送竈神出發。為了讓竈神在玉帝面前多說自己家的好話,有人用口香糖糖敬他,讓他只能說甜言蜜語;有的用酒糟刷廚房門,讓竈神不能亂說;有的用羚羊祭祀,讓它在天上說好話,在地下保平安。所以小年期間“祭竈”是壹項非常重要的活動。
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習慣上把臘月二十三視為小年。小年,又稱祭竈節,是壹種在民間影響很大、流傳很廣的習俗。在河北石家莊,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會在竈王爺面前點上三根香,供奉水果、蜜瓜和清水以及餵馬的草料。
燒香後,煙熏了壹年的竈神畫像會被揭開焚化,祭竈的人會壹邊焚燒神碼壹邊誦經,祈禱“神會說好話,回宮求好運。”
壹般人們會在竈臺附近貼壹張竈王爺的畫像,有時還會配上竈王爺祖母的畫像。經過壹年的煙熏火燎,這幅畫像已經舊了。脫去舊像,用谷草為竈神綁上草馬,為了讓他“說好話從天而降,回宮求好運”,在嘴上粘上壹個黏糊糊的蜜瓜,用草馬燒了。這壹過程稱為磁竈。
新年後買新畫像,請竈神回帖。在這中間的日子裏,沒有竈神的監督,大多數人暴飲暴食,嗜賭如命,沈迷於壹些平時認為不該犯的小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