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大學生應該讀什麽課外書?

大學生應該讀什麽課外書?

《諸子錦言錄》。

1

是壹部匯編諸子名言的著作。所謂“諸子”即以先秦漢魏諸子為代表的子學著作,“錦言”即體現諸子思想精華的佳言妙語。全書收錄先秦至隋代的諸子類著作近百種,對每種著作都有簡要介紹,選文近8000條,均依據權威版本選錄原文,並加以註釋翻譯,末附主題分類索引。

由於本書收錄的諸子類著作基本是隋代以前的著作,故大體依《隋書·經籍誌》的分類和順序排列,分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兵家、醫家、道教等12類。選文原文多依據中華書局的古籍整理本為底本,由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負責註釋翻譯,準確可靠。為方便讀者查找相關主題內容的選文,出版方編制了《主題分類索引》,根據選文內容將其分到80多個主題之下,括註出處,標明冊數頁碼。出版方致力於為讀者提供壹部搜羅宏富、內容準確、使用方便的諸子名言讀本,助力讀者快速準確地汲取諸子思想的精華,學習運用其中治國理政、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等方面的智慧。

2.《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2

為傳承中華民族的歷代文化經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傳統文化在當代的意義,並為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精神助力,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特此編纂《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本書選入的101篇經典作品,包括先秦詩歌、辭賦及歷代論說、語錄、史傳、奏議、碑誌、雜記、序跋、尺牘等各種文體,不僅涉及哲學、社會科學,還涉及科學技術、中外關系、軍事思想等領域,尤其註重那些關乎修身立德、治國理政、伸張大義、嫉惡刺邪、親情倫理的傳世佳作。

3.《莊子的世界》。

《莊子的世界》壹書的獨特之處,首先體現在作者把出於莊子本人的內七篇視為壹個環狀結構的完整世界,而內篇中的每壹篇,既相對獨立,又與其他六篇首尾相接,環環緊扣,循環往復,構成了壹個包羅萬象,涵蓋理想、精神、思辯、社會、人生、體認、修行、處世、治世等人生社會各個層面的完整的立體化的莊子的世界。

作為開篇的《逍遙遊》,莊子先構建出了壹個超然世外的“大漠之野”“藐姑射之山”,那裏有著為君的無名聖人、為臣的無功神人、為民的無己至人,這是莊子的理想世界。緊接著第二篇《齊物論》先以形而上的思辯論證這個理想世界存在的哲學根基,再由純思辨逐步走向世俗人間,回到任何人也無法置身於外的現實世界。於是就有了在現實社會中象征著“無名聖人”的君主堯,有了《大宗師》中既有聖人之才又得聖人之道的君主蔔梁倚,也有了具有“無功神人”特點的眾多臣子以及《人間世》中的各位君子士,有了順時順境而生卻壹個個不同凡俗的“無己至人”,如《人間世》中的支離疏、《大宗師》中的子桑戶等等。經過這壹系列現實社會的展示,莊子的世界最終在《應帝王》中完成。所謂《應帝王》,作者認為其中包含了兩重意思。其壹是為民者如何應對帝王,其二則是為帝者應如何為帝王。《應帝王》中所描繪的“其臥徐徐,其覺於於;壹以己為馬,壹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與《逍遙遊》中的“大漠之野”“藐姑射之山”遙相呼應,而《逍遙遊》中的“天池”“南溟”“北溟”,在《應帝王》中則化作了人間的“南海”與“北海”。《莊子的世界》的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剝繭抽絲式的分析,為我們揭示了莊子從理想世界走向現實世界心路的發展軌跡,說明莊子是如何以《應帝王》中“渾沌之死”的現實回應《逍遙遊》中“窅然喪其天下”的理想,表現出他對人類悲劇命運的深刻思索以及對無法挽救的當今社會的清醒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