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蔡元培情誼深厚,有幾則小故事可以說明。
1、民國元年(1912年),臨時政府成立於南京,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壹科科長。八月被大總統任命為北京政府教育部僉事。從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輯錄金石碑帖,校對古籍,其中也對佛教思想進行了壹定的研究。
2、北大的校徽是蔡元培當任北大校長時委托魯迅設計的。
3、蔡元培對魯迅壹向篤信不已,壹路幫著魯迅。先前魯迅在老家絕望透頂時,正是他將魯迅弄到民國政府教育部做了公務員。教育部從南京搬到北京,新任部長看不慣魯迅牢騷滿腹,要開了他。蔡元培在裁員名單上看到魯迅,從中幫忙留下魯迅。
後來他到北大做校長,馬上讓魯迅來做講師——講師都是兼職的,其實待遇和教授差不多。後來魯迅失業在上海做自由撰稿人時,蔡元培又聘請他做了大學院的特約撰述人,每月固定領取補助三百元。
4、在大學院做特約撰述人四年裏,魯迅***領取補助金壹萬四千七百銀圓。郭沫若不無嫉妒地說:“影響到魯迅生活頗深的人應該推數蔡元培吧?魯迅進教育部乃至進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於蔡元培的援引,壹直到魯迅病歿,蔡元培是盡了沒世不渝的友誼。”此言很有見地。
魯迅與厲綏之和錢均夫
魯迅與近現代著名醫學家、浙江醫科大學創始人厲綏之和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是刎頸之交。三人1902年同赴日本遊學,同班同寢室。魯迅關於遺傳學方面的醫學畢業論文就是厲綏之幫他寫成的。兩人的名字還壹起排在當時的“日本支那名人錄”中。
魯迅、厲綏之和錢均夫三人後來雖在不同學府,但大家仍時常聚首,縱論天下,***抒救國宏圖。他們回國後,彼此還常相往還,情誼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