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陜西發現武則天孫女墓,墓裏發現盜墓賊,在金銀堆上枯坐上千年

陜西發現武則天孫女墓,墓裏發現盜墓賊,在金銀堆上枯坐上千年

中國古代 歷史 當中的總體基調便是“男尊女卑”,在這樣的環境下,通常來說女子的地位也是比較低下的。

不過即便如此, 歷史 上仍然出現了很多傑出女性,武則天正是其中的壹位。

而 歷史 上對於武則天的評價壹直都是有好有壞,有人將她當成是漢武帝壹般的人物,也有人將她視為“兇殘”的代名詞。

近代,武則天孫女的墓被發現,也是考古學中的壹項重大發現。

永泰公主是唐中宗的女兒,她的墓穴,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被發現。

《人民日報》和《陜西日報》分別對永泰公主墓中出土的壁畫進行了廣泛的報道,相關考古工作則壹直持續到了1962年春天,《人民日報》這個時候也系統地向海外披露了這壹個重大的發覺消息。

能驚動世人的原因,媒體已經用壹句話來概括了:陜西解放後,這是發掘出的最大唐人古墓。

永泰公主的墓中出土的文物很多,而且級別也很高,蘊含的精品多,這也受到了考古人員的特別註意,因此,這在當時甚至引起了壹陣研究熱潮。

在墓誌銘中,也對公主的生平有了明確的記載。

她是高祖神堯皇帝之玄孫,由於大唐當時內部出現了壹些問題,這也導致了公主有過壹段平民般的生活,在她14歲的那年,公主也被武則天給召回。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永泰兄弟姐妹才迎來了衣食無憂的貴族生活,可她們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是同樣充滿了迷茫。

待到她步入婚齡,出於政治角度的考慮,永泰最終與魏王武延基喜結良緣,可是,她們後來議論了“二張”的罪行,也遷怒於女皇,最終釀成了悲劇。

在墓被清理出來以後,學術界的相關議論就沒有停止過,絕大多數人都好奇永泰公主究竟是因何而去世的。

在大量的研究和調查後,大家也形成了兩種觀點。

其壹是根據出土的墓誌銘,再結合相關的考究,得出的結論是, 永泰公主的死因是因為懷孕難產 ,這樣的說法,也經過了壹定的實踐檢驗。

在隨之出土的十壹塊女性骨盆碎片中,也排列和復原了永泰公主的骨盆, 權威的醫學研究人員來到了現場,發現公主的骨盆十分狹小,壹般胎兒也很難順產。

這樣的檢測,也增強了這種說法的說服力,不少人都認為這就是永泰公主的真實死因。

不過,《舊唐書》和《資治通鑒》等權威古籍中,也對永泰公主的死因有過說明。

她們認為公主並不是正常死亡,而是死於武則天之手。

特別是王雙懷寫下的《武則天評傳》中,提到了永泰夫婦和邵王李重潤因為談論“二張”起了沖突,這件事很快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裏。

武則天覺得她們這樣的行為有傷李武和氣,簡直不成體統,最終責令皇太子予以處罰。

皇太子這邊自然感覺到很難辦,如果處置不好,必然會動搖自己的地位,於是只能走了大義滅親的路子。

順著這樣的想法,還有人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永泰公主與永泰公主墓》 中也在結合所有文獻和出土證據的同時進行了深刻的分析, 認為是中宗最終迫於武則天的壓力,才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處死了自己的女兒。

而這個墓的形制也非常有意思,導致考古人員們在進行最初挖掘的時候,還壹度以為墓中埋葬的是武則天的次子章懷太子李賢。

因為墓的位置和乾陵很近,墓前的石刻數量並不多,保存的非常完整,還有壹對石蹲獅,造型精美程度和乾陵禦道前的石獅子不分上下。

在乾陵陪葬的17個死者當中,似乎也只有李賢才能夠擁有如此精美的石刻和廣闊的陵園。

人們也總是非常好奇,為什麽毫無政績可言的永泰公主竟能在死後享有“號墓為陵”的殊榮?

拜根興等研究學者在壹篇文獻中結合了相關的觀點,他們認為, 自從在武則天執政以後,唐朝的婦女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樣的背景已經能為“號墓為陵”提供了先決條件。

再加上永泰公主是唐中宗和韋皇後的女兒,其分量可想而知;而且她是含冤而終,身為父親,愧疚和憐惜想來不會少。

這些原因,最終也使得中宗迫於時勢而處理了整件事,在他重新掌權後,必然會為自己的女兒平冤昭雪,這也是人之常情。

那麽,他最有可能做的事情,便是追封死去的女兒,讓她能夠享受到榮耀和恩惠,中宗夫婦也能夠在心理上取得壹定的平衡。

永泰公主的墓之所以掀起了如此大的轟動,自然是因為其中出土的物件實在是過於驚艷。

首先,便是壁畫。

在這批壁畫剛剛出土以後,美術界甚至要比考古界更加激動, 著名漫畫家葉淺予 先生還親筆臨摹了壁畫,並且為壁畫提了詩句。

經過研究和分析,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畫多以深宮大院的現實生活為題材,再現了壹千多年以前的宮廷禮儀制度,同時也折射出了唐代真實的 歷史 和豐富多彩的人文場景。

經過了千年歷程,能夠保留下來的數量已經不多了,但是它的題材非常廣泛、內容也極為豐富合理,是初唐時期繪畫的代表作。

在藝術方面有著很大的成就,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中外美術界人士都對石刻線畫給予了高度評價,這些刻線畫是裝飾石槨的,鏤刻非常精美,而且內容豐富,不僅有人物、動物,還有花花草草。

這在當年絕對是雕刻藝術的代表作品,更是唐代石刻藝術的瑰寶,具有極為重要的 歷史 意義。

在永泰公主的隨葬品中,同樣出土了大量精 美文 物,在 《唐永泰公主墓發掘簡報》 中,也詳細列出了各種各樣的隨葬品,引起了考古界的不小震動。

其中出土數量最多的便是俑,總數已經逼近了900件,除此以外,還有大量的石刻,例如地面上的獅子、華表、雕花座等等。

所有石刻都是由青石所雕刻的,體積都很龐大,看得出,當初修建這座墓的時候,確實是有“陵”的考慮。

石刻以外,墓中還發現了壹些陶瓷器,不過和石刻比起來,瓷器的數量比較少,其中三彩器104件、灰陶器81件,主要都是些生活用品,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

對於永泰公主的墓穴發掘以來可謂是成果頗豐,所能研究的範圍也都比較廣泛,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過,很多事情的謎底已經不能很確定的揭露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 歷史 上對於公主的記載比較少,很多的問題壹直都處於不休的爭論當中。

所以也需要各方面努力搜集更多的資料,才能使得對公主的整體研究取得進展。

鮮有人知的是,在挖掘古墓的時候,考古隊員們還遇到了壹件極為奇怪的事情。

那是在1960年9月,考古人員在清理墓道的時候見到了駭人的壹幕:

墓道的盡頭,有壹副死人的骨架正歪斜著坐在墻根上,他和古墓本身格格不入。

經過檢查以後,大家也發現了這是壹具二十多歲男人的骨架,壹般來說也認為他是壹個盜墓者。

具體的原因是,在死者的上方,有壹個很大的盜洞,可是這個盜洞又被其他人給堵上了。

據此分析,這位被陷害的盜墓者,只能無助地死在這裏,墻上同樣還有壹些觸目驚心的黑手印。

就跟永泰公主的墓中很多謎團壹樣,這件事的本身還有其他的解釋。

因為死者的手上有壹個龜甲,龜甲上面刻著:之閔永泰,生生世世。

因此,也有人提出,這個人應該是宋之閔,他是唐代著名詩人宋之問的弟弟。

宋之問是壹個很有才華的人,很巴結張氏兄弟,這樣壹來,他也能順著這根線巴結到武則天。

由於和堂哥之間的關系,宋之閔也認識到了永泰公主,不過那個時候,公主還不是公主,而是郡主。

後來,郡主變成了公主,就意味著宋之閔不再具備追求永泰公主的可能性,他已經配不上對方高貴的身份了。

再到後來,永泰公主出嫁了,宋之閔也只能在煩悶之中度過了兩年的時光,他原以為公主會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不久之後,公主就去世了。

因此,他有可能掏了壹個洞下去,整日不吃不喝,枯坐在墓中,願意此生都陪伴著公主。

而後世所流傳的“盜賊”,極有可能就是宋之閔,手上的東西便能夠證明。

他的好朋友得知情況後,只好趕來將洞口封起來,成全了他們生同心、死同穴的癡情故事。

不過,對於這些,專家們還不能作出明確的回答,相關的研究還在進行著。

如今,永泰公主墓已經成為了壹個景點,就在乾縣的北部,2022年若想前去遊玩,從西安火車站乘坐“西安遊3路”便可以直接到達乾陵。

而在這裏,那些驚世駭俗的壁畫、威嚴的石刻都會出現在眼前,永泰公主的身上還有太多的秘密,還需要後人不斷破解。

而這個枯坐在“金銀堆”上的男人,到底是盜墓賊還是宋之閔,在目前看來,還是壹個未解之謎。

巴姍姍.學術界對永泰公主和永泰公主墓的研究[J].乾陵文化研究

曾立人.關於永泰公主之死[J].人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