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沒大蒜的時候用啥調味

古代沒大蒜的時候用啥調味

漢代以前,“醬”是“醢”和“醯”的總稱,醢,指用魚、肉等制成的醬;醯,指帶酸味的醬或醬汁,用以調味。因此也稱為“醢醬”和“醯醬”。

醢的起源約在殷商時期,遠早於豆醬。其制法是:以幹肉為原料,加梁曲、食鹽和好酒,漬之,置於容器中,密封百日,即成。古籍記載,周代有醢醬,包括兔醢、魚醢、蚳(蟻卵)醢;有枸醬(壹種水果醬)、芥醬(壹種蔬菜醬)等。

至漢代,因“醯”帶酸味,借指醋;“醬”則包括豆腐。

 

 壹種酸性調味料。我國釀醋的歷史悠久,大約起於漢代。在甲骨文、鐘鼎文及其他已發現文物中,未見有關於谷物醋的記載。醋,最初指酸的滋味。殷商時期,調

味用鹽與梅。至周代,制作肉醬,秀醢,因在分解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機酸,如各種氨基酸、乳酸、醋酸等,因而,醬汁的味道是酸的,稱為“醯”。至漢代,醯、

酢混用,皆指食醋。南北朝以下至唐,始從“酢”漸過渡到用“醋”字。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載了許多制曲釀醋的方法,其時並已能釀造具有獨特風味的陳醋。唐代時《新修本草》中載有米醋、麥醋、雜果醋等外,藥物學家還特制加有藥物的藥醋,用於治病。後世傳其技,使醋成為中國人民調味烹飪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馳譽中外的有山西太原壹帶的老陳醋,江蘇鎮江的香醋,四川閬中用多種中藥制成的保寧醋等。古代,又稱女子善妒為“吃醋”、“醋娘子食楊梅”,以為調侃。  

我國古代食用油脂來源於植物與動物。植物油脂在食物烹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使用與生產當晚於動物油脂,大約遲至秦漢之際,人們已知道以白蘇子榨油,然其產量甚低。其後,中國人食用的植物油脂主要有:芝麻油、菜籽油、胡麻油、花生油、向日葵油、豆油等。

芝麻,也稱脂麻、胡庇,原產於我國,古籍中稱麻、苴、油麻等,其所產油也稱香油,大約於唐代時開始生產。

油菜,也稱胡菜和蕓薹,來自西域,初時作為蔬菜,見載於《齊民要術》。唐代開始榨油。

胡麻,原產我國,即由用亞麻,生長於北方,《詩經》中以其為糧食作物,榨油食用的記載見於明代的《土方記》,至清末已火面積載培,成為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之壹。

花生,也名落花生,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膏液》中尚未見記載,始見於王世懋《學圃雜疏》,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 始謂其可以榨油。

向日葵,十七世紀時從國外傳入,原產美洲的墨西哥與秘魯,當時以其籽炒食,別名有向陽花、迎陽花、天葵子、轉日蓮、西番蓮、西番葵、西番菊、大菊、洋瓜子等,至近代才榨油。

大豆,原產於我國,古代作為糧食作物的“五谷”之壹。稱為菽,以其榨油食用,大約在隋、唐、宋時期。

其中,以芝麻油、菜籽油、豆油最為重要,與飲食烹飪有密切的關系。

蔗糖

用甘蔗汁加工制成的糖。中國自古以來就栽培甘蔗、飲食蔗汁。

公元前,即推廣至中原地帶,已懂得將蔗汁加工成固體糖塊。至五世紀,甘蔗產地,由兩廣、兩湖擴展到長江下遊,廣州已能從蔗汁煉制“沙糖”。

七世紀初,在學習印度制糖技術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生產工藝,使制出的白沙糖和冰糖質量遠超過外國。

蔗糖,因其原料、工藝的不同,呈現不同的色味和形態,在古籍中又稱做石蜜、糖霜、蔗霜、蔗冰、沙糖等。古代除食用外,還常用於醫藥。

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有方物蔗糖二斤十兩三分,獻給東大寺,同時,也把制糖的方法傳給了日本人民。 

 

 省稱“蜜”。即由蜂采花汁釀制而成,不加人工或略加人工的具有天然甜味的壹種稠厚液體。在麥芽糖發明前,是唯壹的甜味食品。蜜的組成及香氣、顏色,因蜂

種、蜜源的花不同而異。含有多量果糖及葡萄糖,此外尚有蔗糖、麥芽糖、有機酸類、揮發油、維生素類等的微量成分。我國用蜜,約始於周代後期,人們以蜜作食

品,封建貴族間以蜜作饋贈之禮,其時已有蜜漬的果實。所食之蜜,皆為巖石、林木、土穴間野蜂所產,因而稱為石蜜、崖蜜、巖蜜、木蜜、土蜜等。至遲東漢時,

已有人工養蜂產蜜。魏晉南北朝至隋,有蜜餞、蜜蟹等食品。蜜多由南方貢獻至中原。宋以後,廣泛用於菜肴、糕點、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