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貫正確填寫方式參考如下:
1、填寫出生地,壹般要求寫到縣(區)壹級;
2、省市或者行政直轄市,自治區的簡稱;
3、填寫祖輩居住地或個人的出生地,不是自己現在住的地方;
4、可以視情況填寫本人戶口本的所在地;
5、籍貫填寫壹般是從父籍,個別從母籍的,沒有絕對規定因人而異。
需要註意的是,各個省份填寫籍貫的寫法有差異,壹般區域:省級和縣級、鎮級行政區劃中間不寫地級區劃(地級市)名稱;部分少數民族自治區:自治區/省/直轄市+自治縣/縣/縣級市+民族鄉/鄉/鎮;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區/自治區(縣級)/縣/市轄區/縣級市/+民族鄉/鄉/鎮。
籍貫的發展
在古代,朝廷為了便於統計、登記全國人口,保障征稅征役,以及實現對社會的控制,實行了戶籍制度。如今人口流動比較快,籍貫的統計對普通的小老百姓來說,其統計的意義已經不太。我們強調“籍貫”這個詞,更多的是壹種情感的延伸。
因為“籍貫”可以理解為壹個人的“根”在哪裏。華夏子女向來重視宗族觀念,聚族而居,安土重遷、註重宗族血緣命脈的傳承。祖居地是“家的地方”、“根的地方”,是生命中不可磨掉的壹亮光。祖先世代居住的地方,就是後人精神文明傳承和追憶的地方,就是他們的籍貫。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籍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