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畬族先民被稱為"蠻獠",閩粵贛三省交界的九龍江以西的廣大山區,為"蠻獠"出沒之地。史書記載的"蠻獠嘯聚","黃連峒蠻二萬圍汀州"和"峒蠻"苗自成,雷萬興,藍奉高等起義都和畬族先民有關。唐王朝"靖邊方",於垂拱二年(686年)在泉(州)潮(州)壹帶建州縣,以控嶺表。在當時統治者的壓力下,大量畬族先民逃亡隱匿到更為偏僻的山林。陳元光任漳州刺史時,為緩和社會矛盾,"安仁"之區,乃開山取道,遣人將畬族先民誘撫出來,使散移各處的畬族先民紛紛"歸附"。"日將山獠化編氓",對"歸附"的畬族先民聚居壹起,謂其聚地為"唐化裏"林登虎:《漳浦縣誌》卷十九,《雜誌》,清康熙三十八年修。隨之大量漢民遷入,使"苗人散處之鄉"變為"民獠雜處"(楊瀾:《臨汀匯考》)之地。
這個時期畬族先民主要在漳(州)汀(州)壹帶活動。他們和漢族壹起,拓荒墾殖,使林木陰翳,荊棘叢生的荒地,"漸成村落,拓地千裏",山區得到開發,生產得到發展。隨著唐王朝在畬族地區的設治,對畬族先民"勸農桑,定租稅",要求畬民"納貢賦"《臨汀江考》卷壹,《方域考》;《資治通鑒》卷二五七,《唐紀》七五。,畬族地區的封建地租原始形態出現。在畬族移民史中還有壹條重要的史跡,現記載於閩浙兩地各姓畬族的譜牒中,即唐光啟二年(886年),畬族各姓(主要是盤,藍,雷,鐘)祖先曾為閩王王審知之向導官,沿東海之濱從閩東的連江,羅源登岸,並陸續遷往閩東,浙南諸地。
兩宋時期,畬族的活動地域基本上仍在原有的聚居區內。《漳州諭畬》所記載的"畬事"是對宋代閩南畬族地區政治,經濟較為典型的描述。宋末元初,戰亂頻仍,畬族遷徙範圍擴大,移民的路線錯綜復雜。這個時期的移民相當部分是軍事性質的移民,最有代表性的是陳吊眼,許夫人,鐘明亮等多支抗元畬軍於漳州,潮州,泉州,汀州,贛州等處的轉戰屯守移民。
宋元時期,畬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比唐代有了進壹步的發展,漢族地主和封建官吏對畬民進行賦稅征收,土地掠奪也隨之加重,畬民喪失賴以生存的資料,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由於封建統治勢力在畬區日益加強,促使畬族內部的階級分化。如南宋時期的漳州有所謂"西九畬酋長相繼受招"和"南畬三十余所酋長,各籍戶口三十余家,願為版籍民"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三,《漳州諭畬》。的記載。《元史》也記載元初畬軍中"有恒產"和"無恒產者"之區別。《元史》卷十三,《世祖本紀》。
明清時期是畬族大量遷往漢族地區和形成目前的"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的重要歷史時段,史書和地方誌中關於畬民的記載也大都體現在這壹時期。這個時期畬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生活相對比較安定,畬族的遷移基本上不帶軍事性質,而主要是基於畬族山地遊耕的傳統。這種遷徙的速度緩慢,遷徙的方式以家庭或家族中若幹成員為單位徐徐而行,遷徙的取向是相對地曠人稀的漢族地區。概而言之,福建畬族多遷至廣東,浙江,江西畬族多遷至福建,安徽畬族多遷至浙江,湖南,貴州畬族多遷至江西。
明清時期,畬區的封建社會已經確立,其社會經濟狀況和當地漢族基本壹致。這個時期的畬族經過長期的動蕩和遷徙以後,已基本穩定在閩,浙,粵,贛,皖等省的廣大山區,對閩東,浙南山區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當畬族遷到閩東,浙南時,自然條件較好的平壩地方已多為漢人開墾,畬民只能在自然條件較差的地方,開山劈嶺,建造田園。凡山谷岡麓地帶,"皆治為隴畝",有水源之處開為梯田,仰賴天雨的山地,辟為旱田。地方史誌記載,浙西南景寧,雲和的土地就多為畬民所開墾。
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畬族社會是壹個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鴉片戰爭以後,畬族也和全國各族人民壹樣逐步地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命運中。資本主義列強入侵我國,清政府被迫開放福州、溫州等通商口岸,使資本主義列強的商品源源不斷地經由水陸交通輸至福州口岸附近的閩東和溫州口岸附近的浙南畬鄉,對畬族社會經濟產生了嚴重影響,使其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漸走上崩潰的道路,畬族地區的經濟生活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剝削關系依舊保存下來,絕大部分土地仍然集中在漢族地主手中,而廣大貧苦畬民則向漢族地主租佃土地,承受高額的地租剝削,生活陷入朝不保夕的境地。他們為了求生存、得解放,整個近現代時期,始終同漢族人民壹起展開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經受了鬥爭的洗禮。
1937年底,閩東、浙南畬族地區在全國抗日戰爭形勢推動下,也出現國***合作***同抗日的新局面。許多優秀畬族青年奔赴抗日前線,參加偉大的抗日戰爭,各種群眾性的抗日救亡團體在畬族地區普遍成立。群眾自覺投入神聖的抗戰事業中去。
1949年以後,經過50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尤其是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使畬鄉政治、經濟、文化發生了巨大變化。畬族社會已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