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什麽是世外桃源?

什麽是世外桃源?

陶淵明寫詩,擅長寫生,文風節約,語言自然。桃花源也有這種藝術風格。雖然是虛構的仙境,但通過運用寫實的手法,在虛擬的場景中寫作,給人壹種真實感,仿佛真有其人。全文以武陵漁民的行蹤為主線,像小說壹樣描述了三個故事:溪中垂釣、桃源仙境、再次迷路。第壹段用四個連在壹起的詞形象地揭示了武陵漁民的壹系列心理活動:忘、遇、異、欲窮。“忘”字表示他壹心釣魚,而不是計算距離,也暗示他已經走遠了。它專註於壹個,忘記了其余的精神狀態,類似於“徐行不記山深”的奇妙情形。《突然相遇》和《非常不同》互相照應,寫出了他們偶然看到桃花林的驚艷表情,也突出了桃花林的美景。“芳草萋萋,英彩繽紛”這句話,是寫風景的妙筆。色彩艷麗,景色優美,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下溢出,語言優美,得心應手。第二段先用幾個字描述了仙境的發現。“水盡則得山”,指出自己到了壹個僻靜的地方;“山有小口,似有光”,暗示這是壹個不尋常的去處。漁夫搜尋的目光和急切的心情也體現了出來。經過狹窄的通道時,我寫下了“豁然開朗”,有壹種深深的韻味。進入桃源仙境後,先記下土地、房屋、良田、美潭、桑樹、樓房、烏鴉、狗吠,所見所聞無不歷歷在目。然後由遠及近,由景及人,描寫了桃源人物的農耕、服飾、生活,描繪了壹幅理想的田園生活畫卷。最後,桃園人遇漁民的壹幕,由“驚恐”變為“質問”,由熱情款待變為臨別規勸,寫得真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第三段,寫的是漁夫在沿路返回的路上“處處有決心”,暗示他打算重新出發。“我是太守,我這麽說”,寫的是違背了桃園人“外人道不足為外人道”的勸誡。太守的“無路可走”和劉子驥的計劃失敗,都是刻意安排的陰謀。好不容易找到壹個仙境,卻被偷偷寫下桃園人不想再當“外人”了。對於桃源仙境,世俗之人無所尋覓,也不再在意,但陶淵明本人卻從未停止追求。《桃花源詩》的結尾,他透露出“細聲細語,高舉找我約”的心願。他視桃花源為誌趣相投的朋友,熱切地希望能和他壹起住在桃花源。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到桃源仙境是真實存在的,顯示了他高超的敘事景物寫作的藝術才華。但桃花源的藝術成就和魅力不止於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希望人們確認它的真實存在。所以在虛擬場景寫作的同時,現實中也有虛擬的東西,留下幾個看似虛無實則虛無的話題,讓人費盡心思去猜測,也找不到答案。桃園人的規勸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再有路”“不再有規”的情節,虛無縹緲,撲朔迷離,是這些話題中最耐人尋味的壹筆。它向世人暗示的是,它似乎在世間,不在世間,不在人間,只能在無意中得到,而不在有意中得到。似乎和“裏面有真意,我忘了想說什麽”有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系。這個神秘的區域,壹直蒙著壹層神秘的面紗,世人很難揭秘“難問方士,難測塵囂”。它的開合,漁翁的得失,是陶淵明刻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今日來談。”不過他在桃花源詩裏也透露了壹點消息,說“壹朝神仙開”之所以是“歸隱”,是因為“素淡不同源”!原來桃園民風淳樸,世俗薄,唯恐“化武陵為爭之地”(蘇軾《桃花源詩序》),這片凈土已被玷汙,即使是劉子驥這樣的貴人,也不會有機會壹睹仙境。

桃花源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差不多,描寫了壹個美麗的仙境。但需要強調的是,陶淵明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性:其實是普通人,壹群避難者,而不是神仙,在那裏生活著,只是他們比世人多保留了壹些自然的純真;他們的和平、安寧、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的。古代很多神話故事都是描寫長生不老和寶藏的。桃花源裏既沒有長生,也沒有寶藏,只有壹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在隱退之初,只想著個人的進退。他寫《桃花源記》時,並不局限於個人,而是思考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的這壹步,與多年的艱辛和可憐的人生經歷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壹個幻想,只是作者理想中的社會,但提出這個幻想是難能可貴的。

本文意境細膩,以武陵漁父行蹤為線索,將現實與理想境界聯系起來。虛實結合也是其特點之壹。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潔,意味深長,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卻使景物生動,引人入勝。文章內容詳實,略有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