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到桃源仙境是真實存在的,顯示了他高超的敘事景物寫作的藝術才華。但桃花源的藝術成就和魅力不止於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希望人們確認它的真實存在。所以在虛擬場景寫作的同時,現實中也有虛擬的東西,留下幾個看似虛無實則虛無的話題,讓人費盡心思去猜測,也找不到答案。桃園人的規勸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再有路”“不再有規”的情節,虛無縹緲,撲朔迷離,是這些話題中最耐人尋味的壹筆。它向世人暗示的是,它似乎在世間,不在世間,不在人間,只能在無意中得到,而不在有意中得到。似乎和“裏面有真意,我忘了想說什麽”有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系。這個神秘的區域,壹直蒙著壹層神秘的面紗,世人很難揭秘“難問方士,難測塵囂”。它的開合,漁翁的得失,是陶淵明刻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今日來談。”不過他在桃花源詩裏也透露了壹點消息,說“壹朝神仙開”之所以是“歸隱”,是因為“素淡不同源”!原來桃園民風淳樸,世俗薄,唯恐“化武陵為爭之地”(蘇軾《桃花源詩序》),這片凈土已被玷汙,即使是劉子驥這樣的貴人,也不會有機會壹睹仙境。
桃花源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差不多,描寫了壹個美麗的仙境。但需要強調的是,陶淵明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性:其實是普通人,壹群避難者,而不是神仙,在那裏生活著,只是他們比世人多保留了壹些自然的純真;他們的和平、安寧、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的。古代很多神話故事都是描寫長生不老和寶藏的。桃花源裏既沒有長生,也沒有寶藏,只有壹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在隱退之初,只想著個人的進退。他寫《桃花源記》時,並不局限於個人,而是思考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的這壹步,與多年的艱辛和可憐的人生經歷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壹個幻想,只是作者理想中的社會,但提出這個幻想是難能可貴的。
本文意境細膩,以武陵漁父行蹤為線索,將現實與理想境界聯系起來。虛實結合也是其特點之壹。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潔,意味深長,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卻使景物生動,引人入勝。文章內容詳實,略有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