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醫技能考試案例寫作樣題

中醫技能考試案例寫作樣題

01閥桿:

第壹站:病歷書寫(60分鐘)

張XX,女,36歲,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診。10年前,1個嬰兒自然出生。兩年前人工流產後,白帶較多,陰道下部有時瘙癢。兩周前我尿頻,尿急,尿痛。當時吃了諾氟沙星就休息好了。這兩天由於勞累,癥狀加重,尿頻短而澀,滴刺,腰痛,發熱,發冷,口苦,小便有灼熱感,尿色暗黃渾濁,就來看病了。結果:T: 38.4℃,R: 18次/分,P: 96次/分,血壓:120/75 mmHg。舌紅,苔黃膩,脈滑。雙腎叩痛,腹部輸尿管上段壓痛,未發現其他陽性體征。實驗室檢查:尿常規顯示少量蛋白,白細胞+++/Hp,紅細胞++/Hp,白細胞管型+/Lp。血常規顯示白細胞12.7×109/L,中性粒細胞84%。中斷尿細菌培養以顯示大腸桿菌和菌落>:105/ml。

參考答案:住院病史

姓名:張×××性別:女

年齡:36歲民族:漢族

婚姻狀況:已婚職業:工人

入學時間:2002年9月8日。病史采集時間:2002年9月8日。

主治:尿頻、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發熱。

既往史:兩周前因下陰不潔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當時服用諾氟沙星後好轉。前兩天由於勞累,癥狀加重,尿頻短而澀,滴瀝刺痛,腰痛,發熱,寒戰,口苦,小便有灼熱感,尿色暗黃混濁,來就診。

癥狀:小便短而澀,刺痛淋漓,腰痛,發熱,畏寒,口苦,小便有灼熱感,尿色暗黃混濁。

既往史:白帶,有時陰道下部瘙癢2年。沒有其他重要病史可攜帶。

個人履歷:無特殊情況記錄。

月經和婚育史:月經史:15。已婚。1孩子,10歲。流產1次。

過敏史:無藥物和食物過敏史。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認家族遺傳性疾病史。

體檢:

T: 38.4℃ R: 18次/分鐘P: 96次/分鐘BP: 120/75 mmHg。

總體情況:神誌清醒,身體健康,發熱,體態正常,語言清晰,無異常氣味,舌紅,苔黃膩,脈滑。

皮膚黏膜和淋巴結:皮膚黏膜無黃色色斑,無斑疹、淋巴結核,淺表淋巴結不腫大。

頭、面、頸:毛發有光澤,眼、耳、鼻、口無異常。頸部不僵硬,氣管居中,無腫痛。

胸部:胸廓對稱,無畸形;雙肺呼吸音清晰,聽不到幹濕羅音;心尖搏動、濁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節律規則,聽不到雜音。

腹背:腹部平坦柔軟,輸尿管上點有壓痛,無反跳痛,無腫塊;肝脾衰竭,膽囊無壓痛(墨菲氏征陰性)。兩個腎臟都有叩診痛。

脊柱和四肢:脊柱無畸形、僵直和叩診痛,活動不受限制;四肢正常,沒有水腫。

前後陰、屎:前後陰未查(或未發現異常),小便暗黃混濁(或刻後未發現屎)。

神經系統:未見異常。

實驗室檢查:尿常規顯示少量蛋白,白細胞+++/Hp,紅細胞++/Hp,白細胞管型+/Lp。血常規顯示白細胞12.7×109/L,中性粒細胞84%。中斷尿細菌培養以顯示大腸桿菌和菌落>:105/ml。

辨病辨證基礎:已知臟臟陰道之邪侵入膀胱,導致濕熱,膀胱氣化不當,水路不通,導致通淋,故臨床可見尿頻、尿急、尿痛。焦下濕熱蘊結,膀胱氣化失控,故小便短赤,灼痛,溺色暗黃混濁;腰為腎之宅,濕熱之邪侵腎,故見腰痛、腎區叩痛;濕熱內蘊,邪正百家爭鳴,故見發熱、畏寒、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滑都是濕熱的表現。

西醫診斷基礎:1。有尿頻、尿急、腰痛、尿暗黃混濁等泌尿系統癥狀,也有發熱、寒戰等全身癥狀。

2.體征:體溫達到38.4℃。雙腎叩痛,腹部輸尿管上段壓痛。

3.。實驗室檢查:尿常規顯示少量蛋白,白細胞+++/Hp,紅細胞++/Hp,白細胞管型+/Lp。血常規顯示白細胞12.7×109/L,中性粒細胞84%。中斷尿細菌培養以顯示大腸桿菌和菌落>:105/ml。

4.女,36歲,有白帶及瘙癢史,發病突然。

入院診斷:

中醫診斷:淋證-熱淋

西醫診斷:急性腎盂腎炎

治療原則:清熱利濕通淋。

處方:八正散加減:

徐變15g石竹15g木通莖5g車前草15g滑石30g制大黃15g梔子10g柴胡10g黃芩10g草5g。

簽名:

02閥桿:

第壹站:病歷書寫(60分鐘)

孫XX,女,60歲,退休,2003年2月20日初診。5年前,她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燒灼感、腰痛、腹脹伴發熱、畏寒。她在醫院用青黴素和慶大黴素治療了幾個月,沒有康復。後來經過多次治療,犯了好事多磨,疲勞加重。最近1周,疲勞後癥狀明顯,小便淋漓,腰酸膝軟,精神疲倦,五心煩熱,口幹口苦,來看病。結果:t: 37.6℃,r: 18次/分,p: 86次/分,血壓:140/85 mmhg。神誌清醒,面色蒼白,舌紅,苔薄黃膩,脈數。左腎區有輕度叩痛,未發現其他陽性體征。實驗室檢查:尿常規顯示蛋白+,白細胞+/HP,紅細胞+/Hp。清洗中斷的尿液細菌培養顯示大腸桿菌,菌落>;105/毫升。b超顯示左腎較小,發現腎積水,右腎大小、形態正常。

參考答案:

適應癥:反復尿頻、尿急、尿痛5年,加重1周。

辨證依據:濕熱之邪灌入膀胱,膀胱氣化失常,故致淋證,久治不愈。濕熱耗正氣,年齡漸長,導致脾腎兩虛,脾虛氣郁,腎虛不穩,故小便淋漓不盡,到勞則成淋。濕熱縈繞,故尿滴,味苦。濕熱耗氣陰,腎陰不足,故見五人心煩熱,口幹腰酸膝軟;脾氣血不足,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紅,苔薄黃,脈細,是氣陰兩虛,濕熱的標誌。

西醫診斷基礎:1。女,60歲。5年前出現尿頻、尿急、腰痛、發熱、畏寒等“急性腎盂腎炎”癥狀,5年後復發。尿滴等尿路刺激癥狀和低熱等全身癥狀。

體征:體溫37.6℃。左腎區域有敲擊痛。

實驗室檢查:尿常規顯示蛋白+,白細胞+/HP,紅細胞+/Hp。清洗中斷的尿液細菌培養顯示大腸桿菌,菌落>;105/毫升。b超顯示左腎較小,發現腎積水,右腎大小、形態正常。

入院診斷:

中醫診斷:淋證-淋證

西醫診斷:慢性腎盂腎炎

治療原則:健脾補腎,輔以清熱利濕。

處方:五步山丸(或白質地黃丸)合八正散。

山藥15g山茱萸15g生地15g茯苓10g澤瀉10g杜仲15g牛膝15g菟絲子15g知母10g黃柏15g白茅根30g平儲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