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布依族民間舞蹈的概況有哪些?
布依族民間舞蹈是民族舞中的壹種,下面網就給大家分享關於布依族民間舞蹈概況的知識。
馬郎舞和獅子舞
雲南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與貴州省黔西南州、廣西百色地區接壤的羅平縣,河口、馬關、雄鎮、彜良、魯甸等縣也有部分散居的布依族人。
布依族屬我國南方古?百越?的壹支。漢文古籍中稱?沙人?百濮?;本民族自稱?布雅依?布葉依?或?水戶?。
地處雲貴高原中的低河谷地帶,屬南亞熱帶氣候。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適宜於農作物的栽培和成長。幾千年來,布依族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人們在封閉的狀態下從事簡單的生產,捕魚、狩獵、紡線織布,以江河為鄰、野獸為伴,自然災害頻繁,瘴氣萌生的瘧疾連年奪去成家成寨人的生命。
1949年全國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布依族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物產的開發利用,文化教育事業也有了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
布依族有本民族語言和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文字則只在布依族族譜、家譜和祭祀專文中使用。解放後,經國務院批準在部分民族小學中試教拉丁字母型布依族文字,但並沒有普及。現在,布依族民眾中仍以漢語作為學習和交際的工具。
布依族傳統信奉自然神,沒有嚴格的教規教義。山神、水神、火神、寨神、樹神總稱五神,每年有專門的節日祭把。麽公或師公是民間祭祀和婚喪活動的主持人,由寨中大家族裏德高望重者繼承和擔任。
布依水鄉盛產竹木,壹般家庭的生產、生活用具及器皿全部用竹木做成。房屋為?幹欄式?建築,三間三層竹木結構,不砌墻,四周用毛竹或鳳尾竹編紮遮攔。壹樓關牲畜,二樓住人,三樓放東西。樓面用木板或鳳尾竹鋪成。尾側用毛竹搭壹大陽臺,是晾曬糧食、衣物、布料和供人們休息乘涼的地方,有門直通正房樓面。
布依族婚姻為壹夫壹妻制,青年男女從十多歲起便會?趕表?和?玩表?。每逢民族節日,便到歌場唱情歌,通過唱歌和?擺白?達到男女間互相認識,了解家世,進而相慕相戀,然後請媒人說親結婚。布依族家庭長幼孝悌的道德觀念很濃,夫妻婚後關系比較穩固,幾輩同堂者甚多。
布依族民族傳統節日活動很多,除了祭把山、水、火、樹、寨五神外,比較有特點的是?二月二?歌會,?三月三?歌節和?祭老人房?。
?二月二?傳統歌會是九龍河、塊澤河沿岸?長底布依族鄉的傳統節日,青年男女從春節開始便湧到歌場唱情歌,直到?二月二?以後才回家從事生產活動。歷時壹個多月,中間有三個高潮期:壹是正月初二,二是正月十六,三是二月初二。高潮期內,鄰近縣鄉的青年男女都湧到九龍十瀑的歌場對歌、唱花燈、踩高燒、蕩秋千、摔跤。歌聲此起彼落,熱鬧非凡。高潮期過後,相約分散到附近布依村寨,成天成夜地對歌和表白(互相低聲吟唱自己的身世,理想和傾訴對對方的愛慕),有的青年幹脆背著幹糧,餐風露宿,玩壹個月後才回家生產。
?三月三?是八大河布依族鄉群眾的節日,壹般過三天,即農歷三月初三到初五。青年男女彩衣盛裝,聚集在秀麗的多衣河、八大河邊、賽竹筏、打水槍、潑節日聖水。恬靜的布依族少女,足踏微波,手攀垂柳,甜蜜的情歌流出朱唇,激勵自己愛慕和思戀的 ?表哥?去擊敗對手。家家戶戶織蛋包(用絲線或毛線織成網,分裝紅、黃、綠、藍、白五個雞蛋,送給親人和情人),染五色花飯(從山裏采集無毒染料將糯米飯染成紅、黃、青、藍、紫五種顏色食用),村村寨寨殺牛宰羊,男女老少載歌載舞,歡度自己的佳節。
?祭老人房?是布依族壹個典型的封閉性節日。每個布依村寨都蓋有專供祭祀用的?老人房?,裏面供有神牌、香案、銅鼓等。祭老人房從農歷二月的第二個屬兔日開始,進行三天。村中選出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擡著三牲祭品到老人房祭祀。儀式在肅穆的氣氛中進行,不準講話和哭鬧。然後,在裏面分食供品。祭祀結束後,老人回到家裏要靜臥三天,不跟家人說話,吃飯要送到床前。三天內不準村人外出,不準動用生產工具,更不準外人闖進村中(村口用荊棘攔住)。若有哭鬧和外人闖入,就沖亂了祭祀,便要重祭,重祭的壹切費用要由肇事者負責。親朋和外鄉幹部可以在祭祀的前壹天進寨子過節,但是,三天後才準離開。
布依族是壹個勤勞聰慧、能歌善舞的民族,青年男女唱情歌,可唱三天三夜不重復;民族舞蹈因受時間、場地、道具、樂器等方面限制,不象民歌那樣自由和隨意。但是,每逢節日和喪葬,愛跳愛玩的人便會瞅準機會,跳起各種舞蹈。
布依族民間舞蹈有反映人類生產、狩豬、喪葬、祭把的?馬郎舞?,有人們寄托某種信仰的?跳大魂?(巫舞),又有反映古代戰爭及兵器演練起娛樂和健身作用的 ?把式舞?(兵器舞),還有利用外來藝術形式和本民族傳統舞蹈融合的起娛樂和欣賞作用的?高蹺舞?、?獅子舞?、?霸王鞭舞?和?花燈歌舞?等。
布依族舞蹈在動律上表現出的特點是上柔下彎。上肢轉體扭擺動作輕舒自然,手臂動作以環狀和悠擺居多;下肢多為屈膝和盤腿,胯臀的扭擺和膝關節的屈伸牽動上肢。步履輕盈舒展,間有小步顛跳,腰腿多呈蛇形彎曲,故有?腿彎彎?和?三節彎?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