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十九首古詩最早見於梁曉彤的《?

十九首古詩最早見於梁曉彤的《?

選集

蕭統(501 —531)南童(昭明太子)。

“得實”二字。武帝的長子。在田健入獄的第壹年,他被任命為皇太子。中通大同三年死,封他為昭明,因為他叫梁昭明太子。中國南方作家梁。梁武帝的長子被封為王子。但他英年早逝,即位前死,死後亡,故有昭明太子之稱。他編纂了中國最早的詩集和散文集——《文選》(稱《昭明文選》)。梁朝以前的許多文學作品都保存在這裏。正序十卷,中英文文章二十卷,文選三十卷,文集二十卷。

南朝統治階級上層大多熱愛文學,視之為門第和身份的標誌,因而獎勵和提倡文學,取得了不少成就。蕭統就是代表之壹。三十卷本《文選》的作者蕭統,以君臣之尊吸引了文士。他門下有很多學者。當時,劉曉卓、王鈞、殷和《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都曾在東宮任職或受到蕭統的賞賜。很有可能這些抄寫員中有壹部分人參與了《文選》的編撰。《文選》有30卷,* * *包含130位作家。從分類的實際情況來看,大致可分為賦、詩、文三類,再分為賦、詩、騷、奇、昭、書、序、教38類。

蕭統從小聰慧好記,博學識字,信佛。曾集文學論古今,編《文選》三十卷,* * *收錄作者130,書名514。按賦、詩、散文分類,《昭明文選》是我國最早的詩集。“物出於禪定,義出於無知”,這是《文選》的選文標準,對後世影響很大。在唐宋時期,《文選》是必讀書。初唐時期,李善對《文選》進行了評點,歷代對《文選》的研究日漸盛行,研究者逐漸形成了“文選”。但原集已失傳,後人編《昭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