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宮頸陰道部或宮頸管內的上皮細胞所發生的癌變。從組織角度可分為子宮頸鱗狀細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過去鱗狀細胞癌最多見,約占病例的90%左右,腺癌次之占5%左右,其余為混合癌最少,近年來子宮頸腺癌和粘液腺癌有上升趨勢。從目前的臨床認斷來看,鱗癌占70%左右,腺癌占20%左右,鱗腺癌占10%左右。此外鱗癌又有疣狀鱗癌、乳頭狀鱗癌等亞型,腺癌又有乳頭狀癌、宮內膜樣腺癌、透明細胞癌等。
宮頸癌是全球婦女惡性腫瘤中僅次於乳腺癌的第二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發展中國家婦女中其發病率居第1位,而在北美及歐洲婦女中其發病遠低於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據國際癌癥研究中心近年估計,其5年患病例為1 558 000人,其中100余萬在發展中國家,我國每年新病例為13.15萬,約占總數的1/3;全世界每年有20多萬婦女死於宮頸癌,我國20世紀70年代,宮頸癌的死亡率為9.98/10萬,每年死亡人數為5.3萬,占女性癌死亡人數的18.4%,僅次於胃癌。
宮頸癌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各地不壹,但多在40~60歲左右。發病率壹般農村高於城市,山區高於平原。死亡率最高的是山西省,為24.47/10萬,超過全國水平1倍。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區,為2.97/10萬,死亡以中年最多。
中醫學稱子宮"胞宮"或"女子胞"。稱宮頸為"胞門"或"子門"。中醫學無宮頸癌的病名,根據宮頸癌典型癥狀如不規則陰道流血、白帶增多及局部包塊,屬於中醫婦科"崩潰"、"帶下"有"癥瘕"範疇。尤以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所描述的"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無顏色,皮骨相連,月經失度,往來無常,小腹弦急,或絞痛上至心。……腰背痛連肋,不能久立,每思臥困頓",與西醫學中宮頸癌的表現壹致。
(壹)直接蔓延
為最常見的播散方式。癌瘤自宮頸向下浸潤,穹窿最容易受累。由於前穹窿淺,所以侵犯陰道前壁早於陰道後壁。壹旦穹窿受累癌瘤就可以迅速向陰道播散,有時呈間隔或跳躍式播散。向上蔓延可侵犯宮體,此種情況出現較晚。由於宮旁組織較疏松,淋巴管豐富,很易受累。癌瘤由宮頸兩側沿宮旁組織和主韌帶蔓延,向後沿宮頸骶韌帶蔓延,以片狀、條索樣、結節或團狀形成轉移竈。往往與淋巴結轉移同時出現。癌瘤向前侵犯膀胱,向後侵犯直腸。
臨床上腫瘤浸潤常與為癥同時存在,需全身抗炎處理後方可鑒別,因此盆腔檢查時,組織增厚不壹定是癌浸潤,只有當宮旁組織硬、形成結節、團塊、彈性消失或粗條索樣時,方可診為是癌浸潤。
(二)淋巴結轉移
是宮頸癌主要轉移途徑。癌瘤沿宮頸旁組織中的小淋巴管轉移到閉孔區經髂內、髂外血管區淋巴結再轉移到髂總淋巴結。癌瘤亦可盆腔淋巴到達腹主動脈周圍淋巴結甚至上行達鎖骨上淋巴結或逆行轉移至腹股溝區淋巴結,此種情況多見於晚期病例。癌瘤可沿宮頸骶韌帶內的淋巴管轉移至骶前淋巴結。當癌瘤浸潤到陰道下1/3或外陰時,沿淋巴向轉移到腹股溝淋巴結。
淋巴結轉移的發生率與臨床分期的情況成比例增加,即隨著臨床期別的增高而上升。但在臨床上發現有的早期病例就出現淋巴結轉移,也有部分晚期病例並無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可能與自身的淋巴免疫功能有關。
(三)血行播散
比較少見。壹旦血行播散就形成遠處轉移竈,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臟、肝臟、骨骼和腦,此種情況多發生於晚期宮頸癌病例,多見於小細胞型鱗癌。
宮 頸 癌——臨床表現
壹、 癥狀
宮頸癌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偶於性交、婦檢後產生接觸性出血,與慢性宮頸炎無明顯區別,有時甚至宮頸光滑,尤其在老年婦女宮頸已萎縮者,某些頸管癌患者由於病竈位於頸管內,陰道部宮頸外觀表現正常,易被忽略而漏診或誤診。壹旦癥狀出現,多已達到中晚期。常見癥狀如下:
1.陰道出血 陰道不規則出血是宮頸癌病人的主要癥狀(80%~85%),尤其是絕經後的陰道出血更應引起註意。陰道出血量可多可少,陰道出血往往是腫瘤血管破裂所致,尤其是菜型腫瘤出現流血癥狀較早,量也較從,如果出血頻發,失血多可導致嚴重的貧血。晚期病例可出現陰道大量出血以致休克,多見於侵蝕性生長的腫瘤。
2.陰道分泌物增多 亦是宮頸癌病人的主要癥狀。多發生在陰道出血以前。最初陰道分泌物可以沒有任何氣味,隨著癌瘤的生長,癌瘤繼發感染、壞死則分泌物量增多,如淘米水樣或混雜血液,並帶有惡臭味。腫瘤向上蔓延累及宮內膜時,sssss分泌物被頸管癌組織阻塞,不能排出,可以形成宮腔積液或宮腔積膿,病人可出現下腹不適、小腹疼痛、腰痛及發燒等癥狀。
3.疼痛 是晚期宮頸癌的癥狀。癌瘤沿旁組織延伸,侵犯骨盆壁,壓迫周圍神經,臨床表現為坐骨神經或壹側骶、髂部的持續性疼痛。腫瘤壓迫或侵蝕輸尿管,管道狹窄、阻塞導致腎盂積水,表現為壹側腰痛,甚至劇痛,進壹步發展為腎功能衰竭,以致尿毒癥。淋巴系統受侵導致淋巴管阻塞,回流受阻而出現下肢浮腫和疼痛等癥狀。
4.全身癥狀 晚期病人因癌瘤組織的代謝,壞死組織的吸收或合並感染而引起發熱,體溫壹般在38℃左右,少數可達39℃以上。由於出血、消耗而出現貧血、消瘦甚至惡病質。
5.其他癥狀 癌瘤向前方擴散可以侵犯到膀胱,患者出現尿頻、尿急、尿痛、下墜和血尿,常被誤診為泌尿系統感染而延誤診斷。嚴重的可形成膀胱-陰道瘺。癌瘤向後蔓延可以侵犯直腸,而有下墜、排便困難、裏急後重、便血等癥狀,進壹步發展可出現陰道壹直腸瘺。病變晚期可出現遠處轉移。轉移的部位不同,出現的癥狀也不同,較常見的是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在該部位出現結節或腫塊。癌瘤浸潤可以通過血管或淋巴系統擴散到遠處器官而出現相應部位的轉移竈,及其相應癥狀。
二、體征
因期別不同而異,晚期體表淋巴結腫大,偶爾可見體表轉移癌竈。
婦科檢查可見盆腔陽性體征。
1.陰道窺器檢查 宮頸局部有不同程度的表現,如糜爛型、菜花、結節型、潰瘍型,並多有接觸性出血。
2.內診檢查 雙合診、三合診,可觸及宮頸局部變硬、粗大,或為突起的塊狀物。子宮壹般不大。宮旁可有不同程度增厚、彈性消失或呈團塊狀。早期可無其他陽性發現。
宮 頸 癌——臨床檢驗與其他檢查
壹、臨床檢查
1.陰道脫落細胞檢查(宮頸細胞刮片檢查) 為發現早期宮頸癌最有效的檢查方法。由於早期癌病人大多數沒有明顯癥狀,臨床檢查時醫生單憑肉眼觀察很難辯認是否存在腫瘤,因此早期宮頸癌很少能及時被發現。宮頸暴露在陰道頂端,易於觀察和取材,所以目前在臨床對凡已婚婦女,婦科檢查或防癌普查時,都常規進行陰道脫落細胞檢查,作為篩查手段。使宮頸早期癌的診斷陽性率大大提高,可達90%以上。為了提高塗片診斷的準確率,特別註意要從宮頸癌好發部位即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交界處取材。由於老年婦女鱗、柱狀上皮交界區向頸管內上移,取材時除了從宮頸陰道處刮取塗片外,還應從宮頸管處取材塗片,以免漏診。
2.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可放大6~40倍,用以觀察宮頸血管及組織的變化,可提高原位癌診斷7~10倍,與病理診斷符合率為78%。陰道鏡可選擇活體組織檢查部位,協助對於陰道細胞學塗片可疑者找到早期病變的部位、範圍、性質和程度,但不能發現鱗柱交界或延伸宮頸管內的病變,不能代替宮頸刮片或活檢。
3.宮頸攝影 用10mm顯微鏡附加35mm相機及50mm延伸圈組成攝影儀,將所獲圖像投射在寬3.3m屏幕上,1m遠處觀察;鱗柱交界處全部顯示,無異常為陰性,發現異常為可疑,未見鱗柱交界為不滿意。有人觀察其診斷準確率為93.1%,故為壹種準確性高,成本低,便於應用的新方法。
4.碘試驗 將濃度為2%的碘溶液直接塗在子宮頸和陰道粘膜上,不著色處為陽性,幫助提供活體組織檢查部位。
5.活體組織檢查 宮頸在臨床所進行的各項檢查都是診斷的重要環節,但是活檢是診斷宮頸癌最可靠的依據。在碘試驗或陰道鏡檢查可疑部位取材作病理檢查。如果宮頸表面未見腫瘤,需要刮取頸管內組織送病理檢查。
6.宮頸錐形切除術 當宮頸細胞刮片檢查多次為陽性,而多點活檢及頸管刮術陰性,或已證明為原位癌,不能排除浸潤癌者,可行宮頸錐切術並送病理。此種方法即達到診斷的目的又將病竈壹並切除,被認為是壹舉兩得的方法。因錐切術後有不同程度的並發癥,目前在臨床多不采用,如果作為治療手術可以全子宮切除術取代。
7.熒光檢查法 利用癌組織與正常組織吸收熒光素多少不同而顯示不同顏色的機理診斷有無癌變。癌組織吸收熒光素多,產生的熒光比正常組織強而呈深黃色,正常組織為紫藍色。
8.腫瘤生化診斷 通過學者臨床研究發現,在宮頸癌病人體內,乳酸脫氫酶、已糖激酶明顯增高,尤其有浸潤者更明顯,有助於臨床診斷。
二、其他檢查
視每個病例的具體情況可以行膀胱鏡、直腸鏡、腎圖、腎盂造影、胸片、骨盆相應檢查,必要時可進行CT掃描或MRI檢查,對確定病變的範圍,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提高治療率,判斷預後等,很有必要的。
宮 頸 癌——診斷與鑒別診斷
壹、診斷
(壹) 臨床診斷
診斷本病,可參考以下標準進行。
1.陰道分泌物增多,初期為漿液、粘液性,中晚期多呈淘米樣或膿血樣,具有特殊臭味。
2.接觸性出血或陰道不規則出血,尤其是絕經後陰道不規則出血。
3.宮頸細胞刮片檢查巴氏Ⅳ~Ⅴ級。
4.宮體組織檢查陽性。
5.宮旁、盆腔及遠處轉移竈。
6.CT掃描可顯示晚期病變的大小、外侵範圍及程度。
(二)病理診斷
1. 按組織來源可分為:①鱗狀上皮癌;②腺癌;③混合癌:此型有兩種情況,壹型是鱗腺癌,壹型是腺棘癌;④毛玻璃細胞癌。
2. 按組織分化程度可分為3級。Ⅰ級(高分化鱗癌):指癌細胞達到宮頸表層細胞的最高成熟程度;Ⅱ級(中分化鱗癌):指癌細胞達到宮頸上皮中層細胞的成熟程度;Ⅲ級(低分化鱗癌):指癌細胞處於宮頸上皮基層細胞的不成熟程度。
(三)臨床分期
1994年蒙特利爾召開的FIGO代表大會上,國際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對宮頸癌的分期作了部分修改。修改後的宮頸癌分期如下:
0期:原位癌或上皮內癌。
Ⅰ期:癌嚴格局限於子宮頸。
Ⅰa期:僅在顯微鏡下能鑒別的浸潤癌。所有肉眼可見病變甚至於僅僅是淺表浸潤也都定為Ⅰb期。浸潤癌局限於可測量的間質浸潤,最大深度為5mm,寬度不超過7mm。
Ⅰa1期:可測量的浸潤癌間質浸潤深度不超過3mm,寬度不超過7mm。
Ⅰa2期:可測量的浸潤癌間質浸潤深度超過3mm,小於5mm,水平擴展不超過7mm。
Ⅰb期:臨床病變局限於子宮頸,或臨床病變超過Ⅰa期。
Ⅰb1期:臨床病變不超過4mm。
Ⅰb2期:臨床病變大於4mm。
Ⅱ期:癌已超過宮頸,但未達盆壁,癌累及陰道,但未達陰道下1/3。
Ⅱa期:無明顯宮旁浸潤。
Ⅱb期:有明顯宮旁浸潤。
Ⅲ期:癌浸潤達盆腔。直腸檢查時腫瘤與盆腔間無間隙。腫瘤累及陰道下1/3。有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者均列入Ⅲ期,但非癌所致的腎盂積水及腎無功能者除外。
Ⅲa期:宮旁浸潤未達盆壁,但累及陰道下1/3。
Ⅲb期:宮旁浸潤已達盆壁,或腎盂積水或腎無功能。
Ⅳ期: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臨床侵犯膀胱或直腸粘膜。
Ⅳa期:癌播散至全部鄰近器官。
Ⅳb期:癌播散至遠處器官。
二、鑒別診斷
1.子宮頸糜爛 可有月經間期出血,或接觸性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檢查時宮頸外口周圍有鮮紅色小顆粒,拭擦後也可以出血,故難以與早期宮頸癌鑒別。可作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或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2.子宮頸外翻 外翻的粘膜過度增生,表現也可呈現高低不平,較易出血。但外翻的宮頸粘膜彈性好,邊緣較整齊。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或活檢可鑒別。
3.子宮頸息肉 臨床上可有月經期出血,或接觸性出血。但宮頸息肉表面光滑,彈性好,病理可明確診斷。
4.宮頸濕疣 現現為宮頸贅生物,表面多凹凸不平,有時融合成菜花狀,可進行活檢以鑒別。
5.子宮內膜癌 有陰道不規則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子宮內膜癌累及宮頸時,檢查時頸管內可見到有癌組織堵塞,確診須作分段刮宮送病理檢查。
6.其他宮頸良性病變 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頸結核、阿米巴性宮頸炎等,可借助活檢與宮頸癌鑒別。
宮 頸 癌——治療
壹、 基本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的制訂與病人的年齡、壹般情況、病竈的範圍、有無合並癥狀存在及其性質有關。因此治療前必須對病人時行全身檢查,並結合各臟器及系統功能檢查結果以及臨床分期綜合考慮後制訂治療方案。
宮頸癌的治療主要是手術及放射治療。尤其是鱗癌對放射治療較敏感。近年來抗癌化學藥物的迅猛發展,過去認為對宮頸癌無效的化療,現已成為輔助治療的常用方法,尤其在晚期或復發者。在手術或放療前先用化療,化療後待癌竈萎縮或部分萎縮後再行手術或放療,或者手術或化療後再加用化療,便可提高療效。
中西醫綜合治療癌腫是我國腫瘤研究的成就。中醫藥從辨證論治出發,調整機體功能,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放療、化療的毒副反應,提高手術前後機體抗感染能力和細胞免疫能力,可大大提高臨床療效,應貫穿於治療的始終。
二、 中醫治療
(壹)辨證分型治療
根據宮頸癌的根本病機是正氣虛損,邪毒內結而成,所以治療始終不可忘記扶正固本,解毒祛邪之法,再依據其臨床癥狀、脈象、舌象的不同,結合四診八綱、臟腑辨證而分型論治。
1. 肝腎陰虛型
證候:白帶量多,頭暈目眩,時有陰道流血,耳鳴,腰酸,心煩易怒,失眠多夢,手足心熱,咽幹舌燥,便秘,舌紅少苔或光剝,或有裂紋,脈弦細。
治法:滋補肝腎,兼清熱解毒。
方藥:六味地黃湯加減。藥用:生地黃20g,山藥15g,山萸肉15g,知母10g,黃柏10g,女貞子15g,枸杞子15g,旱蓮草30g,半枝蓮30g。帶下量多加蒼術10g、車前子10g、荊芥炭10g;陰道流血加大、小薊各30g,仙鶴草30g。
2. 肝郁氣滯型
證候:白帶量多,陰道流血夾有瘀塊,胸脅脹滿,情緒郁悶或心煩易怒,少腹脹滿,口苦咽幹,舌質黯紅,苔薄白或微黃,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解毒散結。
方藥:丹桅逍遙散加減。藥用:丹皮10g,山桅子15g,柴胡10g,當歸10g,白芍15g,茯苓15g,白術10g,川楝子10g,青皮10g,郁金10g,半枝蓮30g,敗醬草20g。
3. 濕熱瘀毒型
證候:白帶量多,或黃白相間,或如米泔水,或如膿性,穢臭難聞,下腹疼痛,脘悶納差,身重體倦,尿黃便幹,舌質黯紅,苔黃膩或白膩,脈弦或滑數。婦科檢查可見宮頸局部菜花樣壞死潰瘍,繼發感染。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化瘀。
方藥:黃連解毒湯加減。藥用:黃連5g,黃柏10g,黃芩15g,土茯苓15g,薏苡仁30g,丹皮10g,赤芍10g,草河車10g,半枝蓮30g,龍葵30g,敗醬草30g,蒲公英15g,黃芪30g,蒼術10g。
4. 脾腎陽虛型
證候:神疲乏力,腰膝冷痛,帶下量多,質稀薄,或有陰道流血,量多,小腹墜脹,納差,便溏或先幹後溏,舌體胖,邊有齒印,苔薄白,脈沈細無力。
治法:溫腎健脾,補中益氣,佐以清熱解毒。
方藥:附子理中湯加減。藥用:附子10g,人參6g,白術10g,幹姜5g,補骨脂10g,桑寄生15g,吳茱萸10g,烏賊骨15g,黃芪30g,薏苡仁30g,草河車10g,白花蛇舌草30g,仙鶴草30g,甘草5g。
(二)單方驗方
1. 槐蕈6g,水煎服,長期服用。
2. 宮頸癌經驗方。
(1)金銀花12g,連翹12g,蛇床子9g,熟地9g,生地9g,沙參12g,茯苓9g,白芍9g,鹿角膠9g,黨參9g,紫草15g,薏苡仁15g,敗醬草3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
(2)白花蛇舌草15g,金銀花9g,石斛9g,爵床草15g,馬齒莧15g,白茅根15g。水煎代茶飲,連服1個月為壹療程。
(3)史蘭陵經驗方(主治宮頸癌血水淋漓):紫草15g,當歸12g,紫石英30g,丹參10g,丹皮10g,茜草炭15g,生龍骨15g,生牡蠣15g,海螵蛸15g,枸杞子10g。水煎服。
(三)中成藥
1.消瘤丸(中國中醫研究廣安門醫院腫瘤科研制) 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2.征癌片(同上) 每次3~4片,每日3次,口服。
3.化癥丸(北京市中醫院) 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4.莪術註射液(大連市婦產醫院) 以局部瘤體註射為主,配合靜脈經藥。早期宮頸癌平均療程3個月左右,晚期6個月左右,最長者為1年。
(四)針炙治療
1.宮頸癌手術後,膀胱麻痹常常發生尿瀦留,可進行針炙治療。選穴:陰陵泉、歸來、水道、氣海、三陰交、關元、太溪。因腹部有刀口,應少用腹部穴位。
2.宮頸癌輔助治療 選穴:腎俞、關元、中極、三陰交。
3.放療白細胞降低的治療 選穴:大椎、足三裏、血海、關元。
(五)外治法
1. 三品壹條槍錐切治療早期宮頸癌(江西省婦產醫院)
藥物:白砒45g,明礬60g,雄黃7.2g,沒藥3.6g。
制法:白砒及明礬分別研成粗粉,混合後煆成白色塊狀物,研細加雄黃、沒藥粉,混合均勻,壓制成型,紫外線消毒後備用。
雙紫粉:紫草30g,紫花地丁30g,草河車30g,黃柏30g,旱蓮草30g,冰片3g。
制法:***同研成細末,高壓消毒後供外用。
鶴醬粉:仙鶴草30g,金銀花30g,黃柏30g,苦參30g,冰片3g。
制法:***同研成細末,高壓消毒後供外用。
"三品"具有促宮頸組織凝固壞死,自溶脫落作用,是主要藥物;雙紫粉或鶴醬粉具有清熱解毒,制腐止血作用,是輔助藥物,可任選壹種。
2.治癌散(沈陽中國醫大附屬第壹醫院腫瘤科)
藥物:砒石10g,硇砂10g,枯礬20g,碘仿40g,冰片適量。
制法:諸藥研為細末,用甘油明膠或柯豆脂為基質做成含藥15%~20%的治癌散。
適應證:早期宮頸癌。
3.催脫釘(北京婦產醫院)
藥物:山慈菇18g,白砒0.69g,雄黃12g,蛇床子3g,硼砂3g,麝香0.9g,枯礬18g,冰片3g。
制法:諸藥研為細末,加適量江米糊,制成1cm左右釘栓,陰幹,備用。
蜈蚣粉:輕粉6g,冰片1.5g,麝香0.3g,蜈蚣(去頭尾)4條,黃柏30g,雄黃3g。
制法:諸藥研為細末,備用。
適應癥:以早期宮頸癌為主,宮頸鱗狀上皮細胞非典型增生。
(六)氣功治療
1. 宮頸癌病人治療可選太極拳、坐功,不宜用力過猛。
2.宮頸癌手術後已恢復的病人可練腹式呼吸和提肛運動,對減少盆腔空虛感有壹定好處。
(七)飲食調養
1.宮頸癌病人放療時,應以養血滋陰為主,多食牛肉、豬肝、蓮藕、木耳、菠菜、芹菜、石榴、菱菜等。
2.化療時應健脾補腎為主,食用山藥粉、苡米粥、動物肝、胎盤、阿膠、元魚、木耳、枸杞子、蓮藕、香蕉等。
3.宮頸手術後,應以補腎為主,可食用豬肝、山藥粉、桂圓肉、桑椹、黑芝麻、枸杞子、青菜、蓮藕等。
4.晚期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熱量食品,如牛奶、雞蛋、牛肉、元魚、赤小豆及多種水果等。
5.忌食韭菜、生蔥、煙酒。
三、手術治療
(壹)手術適應證
1.已有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宮頸癌.限於0~Ⅱa期病人。
2.病人全身情況能夠耐受手術。
3.病人年齡超過70歲者,不是手術禁忌證,但需根據病人全身具體情況是否能耐受手術而決定。
4.手術也適用於合並妊娠的病人。以往曾認為妊娠者不宜作子宮廣泛切除術,但通過實踐,國內外學者都認為妊娠不是禁忌證,在妊娠早期、中期的病人,行子宮廣泛切除術並不會增加手術並發癥。
5.宮頸殘端癌、陰道狹窄的宮頸癌病人及不宜放療的宮頸癌病人。
(二)手術禁忌證
1.Ⅲ~Ⅳ期病人,有鄰近或遠處器官轉移。
2.體弱或伴有較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疾病者。
(三)手術禁忌證
宮頸癌手術類型根據國內外文獻報道,大約可分為3大類,實際上其主要的區別是在於子宮主韌帶、子宮骶韌帶及陰道上段切除的範圍。另外這些手術可經腹或經陰道進行。手術類型如下:
1.擴大的筋膜外全子宮切除術 是指接近宮頸分離側平面但不包括宮頸間質,在宮頸附著處切斷子宮骶韌帶,切除的陰道壁為1cm左右。壹般良性婦科病所行的全子宮切除術,是在外側平面分離,進入宮頸間質恰好在主韌帶附著的內側切斷,壹些表面的宮頸間質並未切除,而擴大的筋膜外全子宮切除術時,是在靠近宮頸處切斷宮頸骶韌帶,在宮頸附著處切斷陰道壁。筋膜外全子宮切除術適用於子宮頸原位癌或Ⅰa1期癌。
2.改良的子宮廣泛切除術或子宮次廣泛切除術 本手術是在子宮頸及盆壁之間靠近子宮頸外側約1/3~1/2約2~3cm的距離處分離及切除子宮主韌帶。在輸尿管的m內側及在附著處的前方遊離輸尿管,但外側仍附著於主韌帶,這樣保存了輸尿管的血供,大大減少了術後輸尿管瘺的可能性。子宮骶韌帶在其中部分離,保存了膀胱的神經支配,手術後不需要長期留置尿管。本手術適用於宮頸癌Ⅰa2期肉眼未見明顯病竈或病竈極小的浸潤癌。
3.子宮廣泛切除術 是指全子宮切除,將子宮主韌帶在盆壁在提肛處切除,子宮骶韌帶靠近其下外側附著處切除,也有專家提出保留1cm的主韌帶及骶韌帶以利排尿功能的迅速恢復。陰道必須切除上段的1/3~1/2。宮旁組織應根據病竈範圍切除4cm以上,必要時可達盆壁。並且需同時做盆腔淋巴清掃術。本手術適用Ⅰb~Ⅱa期宮頸癌的病人,
(四)手術與中醫藥配合
1.術前中醫藥配合 術前應用扶正祛邪中藥可改善病人的機體狀況,有利於手術的順利進行,將提高手術切除率。如四君子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保元煎、六味地黃湯隨證加減。有學者研究發現腫瘤病人術前用黃芪註射液,能增強末梢血中細胞總數及T淋巴細胞的活性,可增強患者抗感染能力和細胞免疫能力。
2.術後中醫藥配合 手術後病人由於手術中損氣傷血術後多表現為氣血雙虧,脾胃不和。中醫藥治療以補益氣血、健脾和胃、益腎固本以改善手術後體虛癥狀,使機體盡快恢復,常用八珍湯、六味地黃湯隨證加減。待病人壹般狀況得到改善後,為預防術後復發或轉移,特別是中晚期病人,在扶正固本的基礎上佐以祛邪抗癌之品,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墓頭回、夏枯草、貓爪草、龍葵、石見穿、薏苡仁、莪術、土鱉蟲、鬼箭羽、山慈菇等。
3.術後並發癥的中醫藥治療 中醫藥治療術後並發癥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又壹熱點。這方面的研究從80年代起進展較快,目前已形成兩大特點:壹是采用中醫藥治療的並發癥在增多;二是治療並發癥的方法正在增多。茲就采用中醫藥治療宮頸癌術後的並發癥分述如下。
(1)盆腔淋巴囊腫: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後,腹膜後間隙留下無數被切斷而沒有結紮的淋巴管和很大創面,手術後淋巴液、組織液和壹些滲血淤積在這個腔隙裏而形成淋巴囊腫,壹般多發生在術後7~10天。西醫治療主要是引流及預防感染。中醫治療用大黃、芒硝局部外敷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10天左右囊腫可逐漸縮小而至消失。《大明本草》雲:"大黃通宣壹切氣,調血脈,利關節。……並敷壹切瘡癤、癰毒"。《藥性論》記載:"芒硝,通女子月閉,癥瘕,下瘰癧,黃疸病,主墮胎。患漆瘡汁敷之。主時疾壅熱,能散惡血。"
(2)膀胱麻痹:宮頸癌根治術時遊離輸尿管會將膀胱及輸尿管上段的神經部分去除或將進出膀胱及尿道的副交感及交感神經同宮旁組織主韌帶及盆腔淋巴結壹並切除,所以病人術後可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礙,其發生率可高達50%,組織分離愈多,影響膀胱功能的程度愈大。中醫學認為其病機是膀胱氣化功能失職,膀胱氣化功能要保持正常,要依賴三焦功能正常,即上焦肺,主壹身之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中焦脾,主中氣,運化水液,升清降濁;下焦腎,主水液,司二便,主開闔,與膀胱相表裏,以溫煦、控制膀胱的氣化。因此,中藥經予補氣養血、溫補腎陽、化氣行水之品,可選用八珍湯合濟生腎氣丸加減:黨參12g,白術12g,當歸10g,熟地12g,黃芪30g,川芎10g,山藥15g,丹皮10g,桂枝5g,澤瀉10g,附子10g,牛膝10g,車前子10g,甘草10g,隨證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有利於膀胱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