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馬王堆漢墓是什麽時候發掘的?

馬王堆漢墓是什麽時候發掘的?

馬王堆西漢墓葬(馬王堆)

長沙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漢墓在省博物館。1972至1974,發掘於城市東郊瀏陽河附近的馬王堆。壹號漢墓出土的女屍距今2100多年,屍體完整,全身濕潤,關節可活動,軟組織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它不僅不同於木乃伊,也不同於屍蠟和泥炭鞣制。它是壹種特殊類型的屍體,是防腐處理中的奇跡,震驚了世界,吸引了許多學者和遊客前來參觀。女屍被解剖後,屍體和內臟被陳列在壹個特別設計的地下室裏。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其出土文物極為珍貴。據考證,三號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可能比《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還要早,《黃帝內經》記載了52種疾病,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處方280多種,使用的藥物240多種。這是現在國內能看到的最早的藥方。《五十二病方》的發現,補充了《內經》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醫學內容,是壹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

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3000多件珍貴文物,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500多件各種漆器制作精美,裝飾華麗,光亮如新。珍貴的是壹號墓中的大量絲織品,保護得很好。品種很多,有絲、絹、絹、紗、錦等。有壹件素紗禪衣,輕如煙,薄如翼。長1.28米,長袖,僅重49克。其編織技藝高超,真是匠心獨運。出土的絲綢畫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描述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還有色彩鮮艷的俑、樂器、武器、印章、帛書等珍品。

壹號漢墓中的彩繪漆棺光亮如新,面漆繪有行雲流水,動物怪獸,造型復雜,體態生動,藝術水平很高。三號墓出土的大量654.38+萬字的帛書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帛書內容涉及古代哲學、歷史、科技。經過整理,* * *有28種書,12萬多字。另外還有幾本書,大部分是失傳的書。二號漢墓出土的地形圖在制圖技術和標註位置上與現代地圖大致相似。曾在美國、日本、波蘭等國展出,被高度評價為“驚人的發現”。

馬王堆漢墓遺址位於長沙東郊,距市中心四公裏。它被命名為馬王堆,因為它據說是楚王馬殷的墓地。三座漢墓中,第二座墓屬於漢初長沙丞相侯李滄,第壹座墓是李滄之妻,第三座墓是李滄之子。三座墓葬中,壹號墓最大,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深16米。現在壹號、二號墓已經填平,三號墓已經加固保存,還建了大跨度的頂棚,供人參觀。

開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