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皮影戲的來源,民間最流行的說法是漢武帝懷念李夫人。據說,李夫人死後,漢武帝日夜思念他,但他“卻沒有壹個心愛的神靈來拜訪他的夢”。為了解決皇帝的後顧之憂,煉金術士李少翁用錦緞和絲綢雕刻了李夫人的形象,並塗上了顏色。晚上,用燈籠和蠟燭搭起窗簾。請武帝看看簾子的另壹邊,看到壹個像貴婦人的女子,很幸福。我愛不釋手。《漢書》中的這個癡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的起源。
皮影戲被民眾親切地稱為“本土電影”,法國著名電影歷史學家喬治·薩杜爾甚至在《電影通史》壹書中戲稱其為“電影的先驅”。衡山皮影戲的出現大約是在清朝順治時期。據說衡山福田鋪鄉農民彭鳳菊留學歸來,成立了專門從事皮影戲的“老龍會”,開創了衡山皮影戲的先河。
衡山的皮影戲發展雖然談不上轟轟烈烈,但壹直是行雲流水。直到“文革”,皮影戲被列為“四舊”,被迫停演。這壹拖就是十年。十年後,皮影戲卷土重來,衡山文化館組建了“皮影戲示範隊”,在省展演中壹炮而紅,獲得壹等獎。1979年,衡山縣還成立了皮影戲團。但在廣西陽朔演出時,魯豫下大雨,皮影戲道具全部被毀。該團成員不得不返回家鄉,無法再重組劇團。然而,壹些從這裏走出來的皮影戲演員和藝人仍然以各種形式繼承了這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