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劉禹錫
自古以來,每個秋天都會感到悲傷和孤獨,我認為秋天比春天更多。
萬裏晴空無壹人,壹鶴淩雲飛,引起了我對藍天的沈思。
翻譯和註釋
翻譯
自古以來,詩人和作家都感嘆秋天的蕭條,但我說秋天遠比春天好。
萬裏壹個清秋的日子,壹只鶴在雲間翺翔,觸發了我的詩飛向天空。
給…作註解
悲傷和孤獨:悲嘆蕭條。
春朝:春天。
排雲:指排雲。派:推,就是突破的意思。
畢曉:藍天。
參考資料:
1,梁守中。巴蜀書店翻譯的劉禹錫詩集,1991: 22-232,肖瑞峰彭萬龍。白居易劉禹錫詩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173。
做出贊賞的評論
劉禹錫的《秋詩》基調變態,方式新穎。它以最大的熱情謳歌秋天的美麗。更難得可貴的是,《秋詞》是詩人貶謫郎州後的作品,讓人佩服劉禹錫待人接物的態度。有兩首原詩,這是第壹首。
“自古以來,秋天都是悲涼寂寞的,我說秋天比春天好。”自從宋玉在《九辯》中留下名句,悲傷就成了秋天的壹種色調,壹種情緒。悲傷已成為我心中的秋天。但在詩的開頭,詩人以壹段議論開頭,斷然否定了以往悲秋的觀念,表現出壹種激進向上的詩意。我說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雖然被感染,卻是壹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寬廣的胸懷卻顯著化解了這種不幸。“勝春朝”是詩人對秋景的充分認可。這種認同不僅僅是壹時的情感沖動,而是詩人對秋天更高層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鶴排雲,給碧霄仙子帶來了詩意."詩人抓住了秋天獨特的“鶴翔天穹”景觀,表現了秋高氣爽、萬裏晴空、白雲飄飄的開闊景象。淩雲的鶴,也載著詩人的詩句,壹起遊向了天空。這只鶴雖然孤獨,但氣勢非凡。壹個“拍”字包含的深意,不言而喻。或許,詩人用“鶴”來比喻,又或許,詩人把“鶴”當成了不屈的化身。這裏有哲學意蘊,有藝術魅力,耐人尋味,耐人吟誦。它給讀者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是壹種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
讀著這樣的詩,我們心裏不是壹股悲傷的氣息。帶著詩人的“詩意”,帶著詩人想象的翅膀,我們像馬壹樣馳騁在藍天上。於是,鶴飛沖天,詩意深遠,“實”與“虛”融合在壹起,得到的是壹種勵誌情感的美好感受。
全詩氣勢磅礴,意境壯美,融情、景、理於壹爐,表現出昂揚的精神和寬廣的胸懷,唱出了那個不平凡的秋歌,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創作背景
公元805年(永貞元),順宗即位,任命王改革朝政。劉禹錫也參與了這場革新運動。失敗被降級。但他有很強的求異心理,凡事都想與眾不同,拒絕跟風。《秋詩二首》是他被貶為司馬郎州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