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踢毽子活動非常普及,據史料記載,廣州正月十五也有踢毽子的比賽,這些熱鬧的踢毽子活動,使過廣州元宵佳節錦上添花了。
清初文學家屈大均寫的《廣東新語》記載:
晝則踢五仙觀,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貴子。
其實,至清代,踢毽子活動變得非常普及了,它的技藝也大為長進。清代著名文學家潘榮陛在他所寫的《帝京歲時紀勝》中,就記述北京民間踢毽子的情況,原文記載:
都門有專藝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團轉相擊,隨其高下,動合機宜,不致墜落,亦博戲中之絕技矣。
尤其在清代時期,婦女們踢毽子更為引人註目了。壹首北京《竹枝詞》唱道:
青泉萬叠雉朝飛,閑蹴鸞靴趁短衣。
忘卻玉弓相笑倦,攢花日夕未曾歸。
在清代,女孩們愛玩踢毽子,又稱它為“攢花”,也就是“數人輪流踢毽子”的踢法。女孩們為了玩得痛快,她們脫掉裙裳,身著短衣,她們踢著,笑著,常常日落不歸。
清代著名詞人陳維崧作了壹闋《沁園春》,也是歌詠閨人踢毽子的,詞寫道:
嬌困騰騰,深院清清,百無壹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養娘篋底,檢出朱提。裹用綃輕,制同轉,簸盡墻陰壹線兒。盈盈態,訝妙逾蹴鞠,巧甚彈棋。
鞋幫只壹些些,況滑膩纖松不自持。為頻誇狷捷,立依金井,慣矜波悄,礙怕花枝。忽憶春郊,回頭昨日,扶上欄桿剔鬢絲。垂楊外,有兒郎此伎,真惹人思。
在這首詞中,形象地寫出了壹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裏踢毽子的盈盈姿態,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變化多端,簡直比踢球還巧妙,比彈棋更有趣味。
清代著名的學士前因居士有壹首《日下新謳》,裏面也提到了毽子,詩寫道:
楊柳抽青復隕黃,兒童鎮日聚如狂。
空鐘放罷寒冬近,又見圍喧踢毽場。
明清時期,踢毽子進壹步發展,關於踢毽子的記載也就更多了。明代著名散文學家劉侗在他所寫《帝京景物略》中寫道:
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死踢毽子。
踢毽子已經成為我國民諺的內容,而且發展到了數人同踢的技巧。至清代末期踢毽子已經達到了鼎盛,參加的人越來越多。
人們不僅用踢毽子鍛煉身體,做養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書畫、下棋、放風箏、養花鳥、唱二黃等相提並論,甚至壹些人以會踢毽子為光榮的事。
因此,在古代踢毽子的活動更加廣泛了,特別是青少年參加者更為普遍,當時就有這樣的童謠:
壹個毽兒,踢兩半兒,
打花鼓,繞花線兒,
裏踢外拐,八仙過海,
九十九,壹百。
這說明古代踢毽子已經到了相當普及的程度。民間踢毽子愛好者們更是用功苦練,他們以口傳身授的方法代代相傳。以北京為例,每遇城鄉廟會,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觀摩、比賽,培養新手,甚是熱鬧。
同時,毽球是侗族、苗族和水族地區也非常受歡迎,它是由傳統體育活動“手毽”演變而來的,手毽是各族人民在播種水稻時,人們扔接稻秧的壹系列動作啟發下產生的,是各族帶有社交性質的體育項目。
踢毽子是我國民間的壹項體育遊戲,被人們譽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屬於“雜伎”、“雜戲”、“博戲”和“百戲”中的壹種。毽子,在古籍裏又寫作“鞬子”或者“蹀子”。
毽子可以分成毽鉈和毽羽兩部分,毽鉈多用圓形的鉛、錫、鐵片或銅錢制成,毽羽多用翎毛。
清代古籍中記載:
毽兒者,墊以皮錢,襯以銅錢,束以雕翎,縛以皮帶。
清代著名文學家翟灝在他所著的《通俗編》卷31《鞬子》壹條中記載:“毽,拋足之戲具也。”
在我國古代,毽子的踢法很多,其中毽子的套數和家門,有超過100種。據說清朝光緒年間,承德有壹個百歲的老進士,他能踢出“喜鵲登枝”、“金龍探爪”和“獅子滾繡球”等108種花式。
踢毽子運動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體育健身活動,歷史悠久。在宋代,普通城鎮的集市上就有專賣毽子的店鋪,明清時就已經開始有了正式的踢毽子比賽,古人無論男女老少都能踢上幾腳。
踢毽子時,人們通過擡腿、跳躍、屈體、轉身等運動,使身體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有效地提高關節的柔韌性和身體的靈活性。當然,踢毽子還可以修身養性,也能健腦,並能鍛煉精神的高度集中,增強人們的反應能力。
踢毽子具有較強的健身功能和很大的娛樂性,它不必與人爭搶沖撞,運動量也可以隨意控制,而且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它的優越性是古代其他民俗體育活動無法比擬的,因而成為古代人們休閑健身的理想選擇。
雖然踢毽子在歷史上也曾經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蟲小技”,但由於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於民間,所以獲得了很強的生命力,千年來經久不衰,壹直是人們喜歡的體育遊戲。
我國古代毽子的種類很多,第壹種是常見的傳統花毽。花毽多用火雞毛或雕翎做毽身,木片或者鐵銅片做底座。因此,毽子看起來更美觀了,踢起來彈性也很好。
而毽子起落的速度,也沒有太多限制,踢起來後上下翻飛,花樣動作全憑自己掌控,沒有特別高難度的動作,所以在古代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
第二種是大毽子,這種毽子的毽身多用鵝毛制成,與傳統花毽不同的是,大毽子比較重,要求技巧性相對較強。如果是單人踢,就有100多種動作。
但在古代大眾健身運動中,大毽子更適合多人壹起運動,大家妳踢壹腳,我踢壹腳,雖然力度較大,但動作簡單,大毽子既能鍛煉腿部力量,又能提高身體的靈活。
還有壹種毽子叫毽球,跟大毽子很像。在古代,毽球上的羽毛多為鵝毛,毽球踢起來有隔網,像打羽毛球似的,壹邊踢過網後,另壹邊的人接住再踢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