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五胡十六國中那些胡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去那裏了?

五胡十六國中那些胡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去那裏了?

五胡十六國,簡稱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壹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後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範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北魏史學家崔浩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在西晉時期,五胡居於西晉北方、西方的邊陲地區,對晉王朝呈現半包圍局面。由於晉廷的腐敗和漢官的貪汙殘暴,五胡在八王之亂後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在西晉滅亡後,華北地區戰火紛飛,掠奪與屠殺不斷。經濟受到嚴重摧毀,影響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政治、軍事等發展走向。永嘉之禍帶給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難到涼州、遼東以及江南地區,使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漸漸繁榮。在諸國混戰期間,前秦皇帝苻堅壹度統壹華北,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其後各族於關東及空虛的關中叛變,加上東晉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混亂。北魏立國後,經過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壹華北,進入南北朝時期。

北方各族的內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在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各國的君主為了增強實力,也在各自的根據地上實行壹些發展生產的政策,使得各地區在華北動蕩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穩定的局面。該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續到南北朝時期,最後於隋朝時期完全融合。

北方遊牧民族南下,進入漢族農業區,必然為先進的社會所同化,這就是所謂漢化。它當然是壹個緩慢的過程,匈奴及其他民族的漢化都是如此。

從東漢初年南匈奴進入山西,到西晉初年匈奴部眾的南遷,持續了二百多年,匈奴逐步漢化。以至於匈奴人建立的政權,稱之為“漢”,是“十六國”之壹。大約在曹操晚年,匈奴貴族因上代是漢朝皇帝的外孫,而改姓劉。漢國的建立者劉淵,在學習漢族傳統文化方面很下功夫,他師事著名經學家崔遊,學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其愛好《春秋左氏傳》。他能背誦孫、吳兵法,熟讀諸子百家以及《史記》、《漢書》,頗為自負,自命漢初辯士隨何、陸賈與名將周勃、灌嬰四人才幹集於壹身。304年,他起兵反晉,為了爭取漢人的支持,宣稱自己是“漢氏之甥,約為兄弟”,因此他立國號為“漢”,自稱漢王,追尊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以示自己的政權是漢朝宗室的延續。劉淵建立漢國後,任用他的經學老師崔遊為禦史大夫,東漢大儒盧植的曾孫盧誌則被任命為其子劉聰的太師。由此不難看出,十六國的第壹個政權的建立者——匈奴人劉淵——漢化程度之深。

建立後趙國的羯族人石勒,漢化程度也很深。他認識到羯族力量有限,要鞏固後趙政權,必須爭取漢人合作,盡量利用漢人的治理方略。他重用“博涉經史”的漢人張賓為謀主,言聽計從,下令胡人不得淩辱衣冠華族(漢人),派官員到各地勸課農桑。他不識字,卻喜歡聽人講經、誦讀史書,雖在戎馬倥傯之中,也不稍懈怠。他設立太學和郡國學,用儒家經學培養包括羯族將領子弟在內的人才,並且建立秀才、孝廉試經之制,用儒學選拔官員。

氐族建立的前秦國的君主苻堅,重用漢族寒門士人王猛,按照漢法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文化,對王猛主張“宰寧國以禮,治亂邦以法”,十分欣賞與支持。他廣修學宮,親臨太學考試學生經義優劣,獎勵儒生,爭取漢族士大夫的支持。他對博士王寔說,朕壹月之內三次親臨太學,發現人才,躬親獎勵。其目的在於,不使周公、孔子的微言大義在我手裏失傳,是不是可以追上漢武帝、漢光武帝了?王寔回答道,陛下神武撥亂,開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風,漢武帝、漢光武帝不值得相提並論。

這樣的事例可以舉出很多。他們的***同之處在於,胡人漢化,中原的儒學起到了關鍵作用。魏晉南北朝史專家何茲全說:西晉末年,隨著士族上層的渡江南下,裝在他們頭腦裏的玄學也被帶過江去,原先影響甚微的經學士族留在北方,他們保持著漢朝經學重禮儀的傳統。而胡族政權武力占據北方,要立國中原,必須熟悉儒學傳統,崇尚中原文化,以漢法治漢人。胡族君主與漢人士族在這種背景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儒學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與同化作用。

民族的同化總是雙向進行的,胡人漢化的同時,就是漢人胡化。所謂漢人胡化,是在長期的交流中,漢人在生產、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吸收了胡人的習俗。這種變化,從東漢末年已經開始,《後漢書·五行誌》寫道:“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妳看,皇帝對胡人的壹切生活方式都很感興趣,包括胡人的服裝、胡人的帳篷、胡人的高足家具、胡人的飲食、胡人的樂器、胡人的舞蹈等等。由於皇帝的倡導,京都的達官貴人都競相仿效,興起了漢人胡化的之風。這種風氣到五胡十六國時期達到高潮。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胡床”——胡人發明的高足座椅。中原漢人壹向的習慣是席地而坐,或是跪坐,或是盤腿坐,並無坐椅子、凳子的習慣。所以竹林七賢雙腳前伸的坐法被稱為“箕踞”,是極不恭敬的失禮舉動。胡人發明的座椅,被漢人稱為“胡床”,它還有這樣壹些別稱:繩床、交椅、交床、逍遙座、折背樣、倚床。胡床自北而南廣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的興起,終於改變了漢人席地而坐的習慣。“筵席”壹詞與席地而坐的習俗緊密相連,舉行宴會時,在地上鋪上大的“筵”,再鋪上小的“席”,作為座墊,中間有矮足的稱為幾、案的桌子。這種筵席方式,至今在日本、韓國依然可以見到。胡床及高足家具流行後,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宴飲搬到了高高的桌子上,但“筵席”的說法壹直沿用下來,不過已經失去了它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