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聖八年同進士出身。為人樸且率,自信,無少矯厲。師河南穆伯長。伯長性莊嚴寡合,雖挺之亦頻在訶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謹。嘗與參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②挺之初為衛州獲嘉縣主簿,權***城令。所謂康節先生邵堯夫者,時居母憂於蘇門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養其父。挺之叩門上謁勸其習性命之學。康節謹拜,悉受業。世所謂康節先生之《易》者,實受之挺之。
③挺之器大,難乎識者,棲遲久不調。或惜之,則曰:“宜少貶以榮進。”友人石曼卿獨曰:“時不足以容君,君盍不棄之隱去?”再調孟州司法參軍。時範忠獻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獻初建節鉞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獨別近郊。或病之,謝曰:“故事也。”居頃之,忠獻責安陸,獨挺之見之洛陽。前日遠境之客,無壹人來者。忠獻於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④友人尹師魯以書薦挺之於葉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參軍李之才,年三十九。能為古文章,語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輩,非吾所敢品目。而安於卑位,頗無仕進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達世務,使少用於世,必過人遠甚。幸其貧無貲,不能決其歸心,知之者當***成之。”曼卿報師魯曰:“今之業文好古之士至鮮,且不張,茍遺若人,其學益衰矣,是師魯當盡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謁貴仕,以挺之書,凡四五至道卿之門,通焉而後已。道卿且樂薦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應銓新格,改大理寺丞。會曼卿與龍圖閣直吳學士遵路調兵河東,辟挺之澤州僉署判官。於是澤人劉仲更從挺之受歷法,世稱劉仲更之歷,遠出古今。在澤,轉殿中丞,丁母憂。甫除喪,暴卒於懷州守舍。時友人尹子漸守懷也,子漸哭挺之過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
參考譯文
李之才,字挺之,是青社人。天聖八年同進士出身。為人質樸而且坦率,很自信,沒有壹點點造作勉強的樣子。拜河南穆伯長為師。伯長性情莊重嚴肅很不合群,即使是挺之也經常處在他的呵斥和怒氣之中。李挺之侍奉先生更加恭謹。他曾經參與校訂柳宗元的文章好幾個月,最終能夠傳授《易經》。
李挺之最初擔任衛州獲嘉縣主簿,暫時代理***城令(官職)。世人所說的康節先生邵堯夫,當時在蘇門山百源之上為母親守孝,把粗布衣服當做皮裘穿,把蔬菜當做主食,並且親自生火做飯來贍養他的父親。李挺之上門拜訪,勸說他學習關於萬物的天賦和稟受的學說。康節先生恭謹拜師,全將學業繼承下來。世人所說的康節先生的《易經》,實際上是從李挺之那裏學習、傳承過來的。
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難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職。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說:“應當把小的貶職當做榮升。”只有友人石曼卿說:“世俗不能夠容納妳,妳為何不遠離世俗而隱逸山林呢?”又調任孟州司法參軍。當時範忠獻公守孟州,也不能夠了解他。起初範忠獻持節鉞鎮守延安,送別的人不采用舊例,壹直送到境外,只有李挺之在近郊道別。有人詬病非議他,李挺之告訴他們說:“這是舊例。”沒有多久,範忠獻責守安陸,只有李挺之到洛陽拜見他。以前送他到遠郊的人,沒有壹個來。這時範忠獻悔恨了解李挺之晚了。
友人尹師魯用書信向舍人葉道卿推薦李挺之,通過石曼卿送信,說:“孟州司法參軍李之才,年紀三十九。他能寫古文,語言直白意蘊深邃,既不過於放縱也不顯得拘謹,本來就足以趕得上前輩,不是我所能品評的。但是他能夠安於低微的官位,壹點也沒有強求升官進職的意思,人們很少能夠了解他。他的才能又通達世務,假如稍稍被時世所用,壹定超過當世壹般人很多。幸虧他貧窮沒有錢,不能使他的歸隱之心決絕,了解他的人應當***同來成就他。”石曼卿回復尹師魯說:“現在專門從事寫文章愛好古文的人非常少,而且聲名不為人所知,如果遺漏了這樣的人才,那麽古學就會更加衰落了,這就是師魯妳盡心來成就他的原因吧。我向來不喜歡屈意拜謁權貴高官,因為推薦挺之的信,壹***有四五次到道卿門上拜謁,直到把信送達後才停止。況且葉道卿樂意舉薦他,所以我不後悔。”李挺之於是能應選新的官職,改任為大理寺丞。恰逢石曼卿與龍圖閣直吳學士遵路調兵往河東,征召挺之為澤州僉署判官。於是澤州人劉仲更跟從李挺之學習歷法,世人稱道劉仲更的歷法,遠遠地超出古今歷法之上。在澤州,轉任殿中丞,遭逢母親喪事。剛壹除喪,就突然死在懷州守舍,當時是慶歷五年二月。當時友人尹子漸鎮守懷州,子漸哭悼李挺之過於哀痛感染疾病,不到壹個月也死了。李挺之安葬在青社。
2. 顏師古是誰顏師古
顏師古
(581-645) 唐朝學者。名籍,以字行(壹雲字籀),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之推,父思魯,俱以儒家著稱於世。師古少習家學,博覽群書,尤精詁訓,善文詞。隋仁壽中,由李綱舉薦,侵安養尉。後失職。回長安以教書為業。李淵起兵人關,授朝散大夫,拜敦煌公府文學館學士,累遷中書舍人,專掌機密。唐太宗即位,拜中書侍郎、封瑯琊縣男,官至秘書監,弘文館學士。唐太宗以儒學經典文字訛謬,詔令師古於秘書省考訂《五經》,多有厘正。撰成《五經定本》,詔諸儒詳議,師古隨問辯答,人人嘆服。太宗頒《五經定本》行於天下,作為學生法定課本。他從《漢書》難讀,各家註“或離析本文、隔具辭句”,或“從意刊改”,錯亂失序。故博采眾說,在班昭以下三十七家舊註基礎上重加校正,凡舊著是者,具而存之;舊註未詳者,衍而通之;舊有所闕漏,詳註而補之。評較諸家音義是非,校正舊史文之訛誤。“條理精密,實在獨到”,為前代各家註的總結。又“以世俗之言多謬誤”,撰《匡廖正俗》八卷。所正謬誤,多屬古書字句訓義、讀音、形體等,間有當時俗語,少數以問答形式闡釋詞語來源演變。匡正涉及的典籍有《詩經》、《論語》、《尚書》、《禮記》、《春秋》、《左傳》、《史記》、《漢書》、漢賦、六朝史書。是未定遺稿,故體例內容較蕪雜。永徽三年(651),由其子顏揚廷呈上,錄壹本付秘書閣。宋代刻印時為避太祖諱,更名為《刊謬正俗》。師古刊定糾誤儒家經典工作,使儒家諸經文字完全統壹,不再有因文字不同釋經各異的弊病。有利儒學的發展。主要著作有《五禮》、《急就章》、均佚。《五經定本》、《匡謬正俗》、《漢書註》。
3. 文言文,師說原文加翻譯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知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壹生下來就懂得道理和知識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卻不向老師請教,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並以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後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凡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沒有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壹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在的壹般人,他們才智不及聖人也很遠,卻認為向老師學習是羞恥的。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聖人成為聖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吧?眾人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對於他自己,卻認為跟從老師學習是羞恥的,真是糊塗啊!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的停頓,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子停頓要問老師,有不能解決的疑惑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學習了大的卻丟了[1]。我沒有看到他的明智之處。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壹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這說法的人,就聚在壹起嘲笑他們。問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於諂媚。”哎!從師學習的風氣不能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不屑與他們並列的,現在君子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可真值得奇怪啊!
?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所以學生不壹定不如老師,老師不壹定比學生賢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記他都普遍地研習了,沒有被時代的風氣所影響[2],向我學習。我贊賞他能履行古人從師學習的正道,寫《師說[3]》送給他。
4. 翻譯:吾聞之周生日:舜目蓋重瞳子(翻譯整篇古文)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姓周的儒生)曰:“舜目蓋(疑而未定的意思)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
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名勝,字涉。和吳廣壹起領導農民起義反秦)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
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齊、趙、韓、魏、燕)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
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楚懷王)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用武力征伐)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
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翻譯:太史公(司馬遷)說:我聽周先生說:“舜的眼睛好象是雙瞳孔。”又聽說項羽也是雙瞳孔。項羽難道是苗族(舜)
的後裔嗎?(要不)怎麽興起得這麽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陳勝首先發難,(之後各路)豪傑蜂擁起義,壹起爭奪(天下),
不可勝數。而項羽沒有壹尺壹寸土地,乘著這形勢(也)在田野中(鄉間)起義,三年後,就率領五路諸侯消滅了秦王朝,把天
下分封給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從項羽那發出,(他)號稱為“霸王”。(他的帝)位雖然沒有最終的結論,(他也是)
近古以來未曾有過的(人物)啊。等到項羽懷念楚國離棄關中(回到楚國),放逐了楚懷王而立自己為王,(卻要)怨恨王侯們
背叛自己,難啦。(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勛,張顯他自己的能力卻不效法古人,稱其為霸王的偉業,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
年(內)最終亡了他的國家,自己死在東城,還不覺悟,也不自責,(這都是)過錯啊。竟然說“天亡我(啊),不是(我)用
兵的罪過啊”,這豈不是謬誤啊!
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舜帝的後代就必定稱帝嗎?三年成就霸業,何其風光!看來此話不虛。五年亡國自盡尚不醒悟,遜於舜帝甚遠,難怪司馬
遷要用猜測、疑問的句子開頭。“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的話原來未必啊。所謂:英雄莫問出處。順勢者昌,逆勢
者亡,管妳出生高低貴賤!
5. 文言文在線翻譯《劉遷鬼》劉羽沖,他的正名到現在已沒人記得了,是滄洲人。厚齋公當年經常與他詩詞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歡講究古制,但實際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論。他曾經請董天士替他畫畫,讓厚齋公在畫上題詩,其中有壹幅秋林讀書圖,題的詩是:“兀坐秋樹根,塊然無與伍,不知讀何書,但見須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譜。”這是厚齋公用詩句給予他的規勸。
他偶然得過壹部古兵書,苦讀了壹年左右,自己感覺可以統領十萬軍兵沖鋒陷陣了。正巧當時鄉裏出現土匪,劉羽沖就自己訓練鄉兵與土匪們打仗,然而全隊潰敗,自己也差點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壹部古代水利書,苦讀了壹年左右,自己認為可以有能力使千裏荒地成為肥沃之地,繪畫了地圖去州官那裏遊說進言,州官也是個好事者,就讓他用壹個村落來嘗試改造,水渠剛造好,洪水來了,順著水渠灌進來,全村的人幾乎全被淹死變成了魚。
於是他從此抑郁不樂,總是獨自在庭階前散步,壹邊走壹邊搖著頭自言自語說:“(古人怎麽可能會欺騙我呢!)”就這樣每天喃喃自語千百遍,就是說這六個字。不久劉羽沖就抑郁而死了。
後來每逢風清月白的夜晚,經常會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樹下,壹邊搖頭壹邊漫步,側耳細聽,鬼魂說的仍然是這六個字。有時候聽到的人笑他,鬼魂就會馬上隱沒,第二天再去那裏看,還是看到鬼魂那樣獨步著喃喃自語。拘泥於古籍的人都有點呆氣,但怎麽會呆到這個地步呢?
何文勤大人曾經教導我說:“滿腹都是經書會對事情的判斷造成危害,但是壹本書也不看,也會對事情的判斷造成危害。下棋的大國手不會廢棄古代流傳下來的棋譜,但是不會很執著於舊譜;高明的醫生不會拘泥於古代流傳下來的藥方,但是經驗裏也不會偏離古方。所以說:‘能夠把什麽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罷了’。”又說:“能夠教會人做任何事的規範步驟,但不可能讓人變得靈巧。”
6. 語文文言文 翻譯秦士好古
有個姓秦的士人好古物成癮,即使價格再高他也要千方百計地買回家來。有人也就投其
所好,專門鉆他這個空子,讓他吃虧不少。
壹天,壹個人扯著壹塊爛席片來見他,說是以前魯哀公向孔子問政時賜孔子的座席。秦
士心中大喜,認為這是難得的古物,就以諸多良田作價買了下來。
過了些時候,又有壹個人手持壹把古杖找上門來,說:“這是以前太王為避夷狄之亂杖
策離開豳地時所持的杖棰,比孔子所坐的席子還要早幾百年呢!如此古物,您該出什麽價
錢?”秦士就傾盡家中資財買了下來。
沒過多久,又有壹個人手捧壹只朽爛的木碗來兜售,對秦士說:“您買的席和杖,都算
不上古物。我的這只木碗是夏桀所造,比周朝古遠多啦。”秦士沒想到竟能遇到如此古物,
就把正住著的宅院作價買下了這只木碗。
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卻落得田資用盡,無衣無食,然而好古之心卻使他始終不忍丟棄古
物。於是,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著“太王之杖”,捧著“夏桀之碗”,沿街乞討,
糊口度日,口中還不時地喊著:
“衣食父母們啊,您若有太公時的九府錢,就行行好,給我壹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