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和州鎮淮古街

和州鎮淮古街

和州鎮淮古街

錢朝鑄

和州鎮淮古街,位於今和縣縣城歷陽鎮,因街上矗立壹座鎮淮樓而得名。古街北南走向,北靠陋室公園,面南逶迤而下,直至得勝河畔,長約兩公裏。縱貫歷陽路、玉帶河路、望江路、濱河大道三條幹道和壹條古街,連接著陋室公園、陋室(劉公祠)、文廟、戟門、鎮淮樓、四牌坊、龍井、大京兆、議和閣、鎮淮古橋、文昌塔等和州重要景點,它們猶如壹 串 歷史 文化珍珠,形成壹條真正意義的文脈,被古今和州人擦拭得金光閃閃。如今這條古街 名勝遍布,修舊更新,原汁原味,商鋪林立,壹派繁榮,打造成集文化、餐飲、休閑、 娛樂 、購物、居住為壹體的、蘇皖地區最具特色的古典文化與現代商業相結合的城市街區,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米,總價值數十億元。

為了宣傳和縣這座安徽 歷史 文化名城,筆者特將自己多年采集的資料予以公開,供讀者參考欣賞——

壹、陋室公園

鎮淮古街背靠陋室公園,此園因著名的陋室而得名。

內有壹座“山不在高”的聚賢山,東西走向,長約三百米,寬約五十米,海拔二十米許。山上芳草萋萋,樹木參天,槐花吐芳,鳥語花香。山頂上有壹條約百米長的鵝卵石甬道,連接東西兩頭,東頭有高聳的“望江亭”,立於亭上,舉目東望,長江如練,盡收眼底,常有遊客激情引吭;西頭有雙翼連體的“江山壹覽亭”,立於亭上,環視四周,藍天白雲,高樓林立,綠樹匝繞,神清氣爽。聚賢山北臨繁華的陋室東街,大門古色古香,門楣上有原安徽省委書記、著名書法家張愷帆題寫的“陋室公園”四個大字,紅底白字,遒勁有力,別具特色。

進入大門,有壹座石拱橋,名曰“履仙橋”, 突兀高挺, 猶如壹道彩虹,靜臥於明鏡似的 “半月池”上。越過 履仙橋,便來到聚賢山下,迎面矗立壹塊玲瓏剔透的太湖石,上有原縣委書記孫茂川題寫的“陋室公園”紅漆大字。順著鵝卵石鋪砌的環山甬道,可從東西兩頭登山。立於山上俯瞰 半月池, 可見飛檐翹角的 “瞻辰亭”、 “臨流亭” 等水中亭,垂柳依依,葦葉輕拂,碧波倒影,趣味盎然。

翻過聚賢山,便是著名的“萬花谷”了。山谷中梧桐高挺,香樟成行,長長的樹蔭廣場分別建有網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臺和供遊客打牌、品茗的石凳石桌等。環視山谷,滿眼皆綠,新篁叢叢,墨竹竿竿,新翠陳綠,交相輝映,紅花蘭草,爭奇鬥艷,蝶飛鳥鳴,空靈幽靜。山腳處有壹個圓形舞臺,立於其上引吭高歌,回音陣陣,恰似北京回音壁。向東有壹片桂林,每至中秋,滿谷飄香。桂林旁有壹道綠色長廊,紫藤纏繞,曲徑通幽,情侶徜徉,情誼綿綿。每至春暖花開,這裏就成了花的海洋、鳥的天堂、雲的故鄉和人的樂園。

出了萬花谷,就是寬敞明亮的 舞鶴軒廣場,這裏是“和縣大媽”經常展示廣場舞的地方。西邊,是“水不在深”的“龍池”(當代草聖林散之題),雖水面不大,但溪水淙淙,睡蓮盛開,荷花飄香。東邊,是新建不久的“不染”書房,這裏陳列著和縣本土作家、攝影家和書法家的代表作,供中外遊人品讀欣賞。

史載,聚賢山南麓曾有壹座古樓,名曰“朝暉樓”,樓的右前方就是“香烈祠”和著名的“焦瞻園祠”,樓的正前方便是高大雄偉的“州署”,在州署的右邊,便是古老的“督捕廳”,可惜這些景點皆毀於戰火了。

二、陋室

從舞鶴軒廣場向東穿過綠道花叢,擡頭便看到壹尊高大挺拔、莊嚴肅穆的人物雕像,他就是唐朝刺史劉禹錫先生。

繞過雕像,拾級而上,來到壹個青磚鋪就的小平臺,平臺中央聳立著壹個高大的門樓,上有“陋室”二個白底綠字,溫文爾雅,系我國著名詩人臧克家所題。大門外掛著壹塊木牌,上面是用黃底綠字雕刻的“劉禹錫紀念館”。陋室四周是清壹色的徽派院墻,石雕窗簾,高大氣派。

進入“陋室”大門,迎面是壹塊古老的木制屏風,上有林散之女婿、著名書畫家、揚州新八怪之壹的李秋水先生(歷陽老民)撰寫的十六字:“名擢賢良,誌除弊政,詩紹風雅,心系生民。”黃底綠字,筆法高雅,端莊大氣。屏風背面便是這個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簡介。

跨過陋室高高的門檻,眼前豁然開朗,壹個方圓不足壹百平米的小院,小巧玲瓏,地面麻石鋪砌,路邊蒼松翠柏,肅穆幽靜。

迎面的建築便是“陋室”。磚木結構,三幢九間,分主室和偏室。主室即正廳,內有劉禹錫全身站像,上懸著名書法家鄭伊農書寫的“政擢賢良”橫匾,黑底金字,燁燁生輝;兩旁木柱上是張愷帆先生書寫的對聯:“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筆筆老辣,氣勢磅礴;身後系我省著名書法家盛誌遠書寫的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如行雲流水,蕩氣回腸;周圍掛有全國著名書法家方紹武、司徒越、葛介屏等人書寫的楹聯和條幅,以及金石家葛許光的印章條幅等。

主室走廊門柱上有楹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系我省著名書法家劉子善所寫,雄強厚重、氣勢博大。偏室分東西兩房,西房陳列著“陋室廉吏壹夢得”,內有劉禹錫先生的生平事跡、作品;東房門頭上有壹匾,上有“陋室明誌”,內有多件文物,系我國當代著名文人書法家錢漢東題寫,俊秀典雅,極具特色。

小院右邊有壹個碑亭,內有壹尊高大的《陋室銘碑》,原為唐代書法大家柳公權所書,現碑為我省著名書法家孟繁青仿柳體書寫的,幾近亂真,十分珍貴。

三、文廟

在陋室大門的左前方,便是當年州城著名的夫子廟,即孔廟,現在稱“文廟”。占地數十畝,建築宏偉,巍峨高大,紅墻黃瓦,飛檐翹角,石雕欄桿,青磚鋪地,類似大雄寶殿,金碧輝煌,肅穆壯觀。這裏曾是和州當年文人騷客和青年學子祭拜孔子、昌文興教之所。殿內的孔子銅像底座1米,全身高5米。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所以後人奉他為“萬世師表”。銅像兩邊有對聯:“齊家治國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門者,譬之宮墻。”此聯為清高宗乾隆為孔廟撰寫,如今皆修葺壹新。

文廟西邊,曾有壹座高臺,是朱元璋駐兵和陽時為渡江攻打集慶(今南京)曾在此調兵遣將,故稱“明太祖點將臺”。文廟東邊,曾建有儒學、文昌宮、魁星閣、和陽書院等。可惜皆毀於戰火。文廟正前方有三座拱橋,形象恰似天安門前金水橋。跨過拱橋便是壹個懸在空中(其下便是門庭若市的萬客隆超市)的廣場,路面皆為青磚鋪就的各種圖案,賞心悅目,古風撲面。

廣場正南方有壹高大的門樓,名曰戟門。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處插戟為門。可見此地系帝王踏足的風水寶地,也可引申為顯貴之家或顯赫官署。史載,戟門乃明代萬歷二十四年(1596)所建。門前曾有壹座大成殿,殿左有壹祠,曰名宦祠,是專門供奉曾在此地供職的名人,如歷陽侯範增、刺史劉禹錫等。殿右有壹祠,曰鄉賢祠,是專門供奉和紀念出生於和州的如張籍、張孝祥、陳廷桂等鄉賢的地方。門前另有壹池,曰“泮池”(明清時期稱考中秀才為“入泮”),池上有壹石拱橋,曰狀元橋,走下狀元橋,便是高大雄偉的欞星門。在欞星門八字形的照壁東墻上,曾鑲嵌著明代翰林院編撰、著名學者焦竑所寫的《重遷儒學記》碑刻,內有“和州古歷陽,東與采石畫中流為水疆,總江淮水陸之沖,為姑孰金陵所蔽,蓋南北間壹都會也。”可見和州地勢如何重要!

出了欞星門,便是當年最繁華的歷陽大街。大門東邊,曾有壹口三眼古井,深不可測,水質清冽甘甜,名為“衛井”,是供當年和州衛官兵所用。明朝有屯兵墾田的建制,如烏江衛等,烏江衛產的棉花稱為“衛花”舉世聞名。

四、鎮淮樓

跨過東門大街,向南便是壹條與東門大街垂直的大街,原名“雲路街”,街西有壹條古老的巷子,名曰黃泥巷。巷內有壹座享譽古今的名樓——鎮西樓。 《直隸和州誌》其卷五“古跡”記載:“鎮西樓州署大門。晉謝尚嘗為歷陽太守,拜鎮西將軍,故名,規制亞於鎮淮樓。順治十年,知州李如蘭改名永清樓。毀於賊(太平軍)。”《歷陽典錄》記載:“即州署大門。蓋以晉謝尚當為歷陽守,故名之也……飛檐架空,俯 瞰若雉堞足壯觀,覽州誌謂建於洪武初,然於湖詞已有鎮西樓上酒父老為公壽之句。是宋時已有之,不始於明矣。今名永清樓順治中知州李如蘭所改。 ”可見, 鎮西樓 建於宋時 , 歷史 悠久,可惜毀於太平軍。

雲路街東邊的古建築分別是和州考棚、城隍廟、三老堂和節孝祠等,可惜現已不存。雲路街向南約三百米就是州城的最高建築——鎮淮樓。

此樓建於北宋,又稱鼓角樓、譙樓、 古樓、 櫓門等,戰時報警,平時報時。明弘治、嘉靖年間的知州陳憲、宋繼先均修建過。南宋時,因和州進士、知州、防禦使趙霖曾率領城內民兵——鎮淮軍(當時國家軍隊稱為禁軍),奮勇抗擊金兀術大軍包圍成功後,為了紀念他們,官府遂將此樓改稱為鎮淮樓。可見,宋時鎮淮樓(時稱鼓角樓)便矗立於長江之濱了,佐證了春秋戰國時期楚將伍子胥逃入和州後的真實環境,先後演繹出他在和州江畔巧遇“浣紗女”,又從“漁邱渡”過江的故事等。只因後來江水奔騰遊動,江沙淤積,水道東移,才形成現在長江逐漸遠去的地形。

宋徽宗初年,貶謫太平的編管李之儀曾多次來和州。有壹次,他受和州知州曾延之在此樓設宴款待。李之儀即興寫下《和州太守曾延之置酒鼓角樓》壹詩:“樓臺煙樹接平蕪,水墨丹青十幅圖。認為黃山家住處,雲中相對似相呼。”

鎮淮樓與對岸的采石磯隔江相望。樓呈長方形,東西長55米,南北寬21米,高11米。坐北朝南,樓基為內築土外砌磚,基下中央有南北拱門相通。基上建樓兩層:下層三間,四周為十六柱回廊,四檐鬥拱支撐飛出。上層建飛樓,四壁木板,也為四檐鬥拱支撐飛出。樓上樓下雕梁畫棟,通花窗格,古色古香。 “南來第壹”磚刻,砌在朝北的門楣上,並有 “櫓門”二個白底綠字,系我省著名紅軍書法家黎光祖所書,朝南的門樓上,鑲嵌著“鎮淮樓”三個隸書碑額,白底綠字,光彩奪目。1982年4月,鎮淮樓被和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10月,鎮淮樓曾大修壹次。 1989年7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鎮淮樓,是1881年(清光緒十七年)知州羅錫疇修復擴建的。樓基城墻用長方型石磚砌成,磚上刻有“光緒辛卯春”、“知州羅錫疇督造”等字樣。樓下正中為拱形門洞,宛如城門。平臺東西兩邊,皆有登樓石級。1960年西邊石級被毀。平臺中央建有壹座兩層樓閣,四周為12根朱紅木柱所環抱;樓上兩層八角飛翹,勾指藍天。明太祖朱元璋駐師和陽(今和城)時,曾偕眾將官登樓飲酒賦詩,以明其誌,詩曰:“中原殺氣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我上鎮淮樓壹望,滿天明月大江流。”樓上有清代人題寫的“江天壹柱”匾額,以及楹聯壹幅:“披襟向前,快哉此風,那堪稱雄,登樓高呼太祖在;憑欄仰望,皓然明月,誰與***醉,隔江招手謫仙來。”登樓遠望,長江如練,靈動生氣,古城新貌盡收眼底。史載,昔日鎮淮樓的東邊,分別建有劉猛將軍廟、東嶽廟、海倉庵義學等。出了鎮淮樓,便是壹條古街。兩旁皆是清壹色的仿古建築,非常壯觀。

五、四牌坊

沿著古街南行約二百米,大街上有壹座用漢白玉雕築的牌坊,名叫四牌坊。此牌坊是明代朝廷為表彰 曾官拜 四川巡按的馬如蛟而建。 原牌坊在“文革”中被毀。現牌坊系2015年秋,由和縣人民政府在原址上仿建。崇禎八年(1636年)時為鄉官的馬如蛟因協助州守黎宏業保衛和州城被殺,且壹家十四口全部戰死。國朝乾隆四十壹年,追謚“忠節”。清嘉慶年間皇帝下旨,在鎮淮樓南邊興建了“四牌坊”,分別鐫刻“六世承恩”、“祖孫進士”、“父子同科”、“六世承恩”等四幅碑額, 以表彰馬如蛟壹家的忠節。

《直隸和州誌》(人物誌)“鄉賢”篇中有馬諒、馬成大(馬如蛟父)。因馬如虬、馬如蛟,馬如融、馬如虹四人是親兄弟。馬如虹入“忠節”篇,馬如融入“孝友”篇,虬妻、蛟妻、融妻、虹妻等入 “列女賢淑”篇。武備誌“兵事”篇等均有較大篇幅記載了馬氏三代列傳。並載:馬成大,字汝器,別號鼎臣。幼讀書,能文章。為官至國子監。性慷慨好施與,嘗捐資新祖廟,立祀田,置義莊,施穗給裏人之貧無棺者,受到和州桑梓裏人的壹致好評。

馬如蛟(1600——1637年),天啟二年進士,三甲二百零五名。《明史》卷二九二:“馬如蛟,字騰仲。和州人。天啟二年壬戌進士,授浙江山陰知縣,為民治水有功。有清操。崇禎元年征授禦史,劾罷魏忠賢黨徐紹吉、張訥,出按四川。蜀中奸民悉以他人田產投勢家,如姣列上十事,永革其弊。還朝,監武會試。武舉董姓者以技勇聞於帝,及入試,文不中程,被黜。帝怒,黜考官,蛟亦落職。……流賊至,如姣傾資募士,佐弘業固守。……巷戰,賊多傷,力屈遂戰死。”同書三零九《李自成》:“九年春,迎祥、自成攻廬州,不拔。陷含山、和州,殺知州黎弘業及在籍禦史馬如蛟等。”明魯可藻《崇禎乙亥和州失城始末》朱大典《流寇陷和州揭》記其事甚詳,九年十月二十八日馬如蛟將家人焚死後戰死。

馬如蛟與明末著名學者、書畫家、愛國民族英雄黃道周同榜,《明史》卷二五五《黃道周》記黃氏曾向崇禎稱贊時人有雲:“臣所知識者有馬如蛟……皆卓犖俊偉,使當壹面,必有可觀。”馬如蛟是明代著名人物,是明代的驕傲,更是和州的驕傲!

如姣兄弟四人,長兄馬如虬,貢生,鹽運司通判。和州城保衛戰中,馬如虬與士卒***守小南門。城陷,被擲入水溺死。大弟馬如融,字漢叔。光祿寺署丞,布政司參政。馬氏壹門殉難後,馬如融回城收埋親屬遺骸。上書朝廷殉節狀,全力撫養教育亡兄遺孤,直到成人,二十年如壹日。康熙九年,七十四歲時“端坐而逝”……

四牌坊立有四根石柱,上面刻有各種花紋,每方的柱旁均配有石獅壹對,高端大氣。四牌坊的表彰級別從形式上看要比大京兆的級別高,牌坊分為單體牌坊和多體牌坊,四牌坊就是從東南西北四個不同的方向都可以看到皇帝的“恩榮”和表彰的內容。史載,馬家有六代受到朝廷封襲受官的,如馬諒、馬永賢、馬如蛟及兄弟四人、馬思齊、馬翹生等,即使到了現代馬家仍有名人:馬人斌,原上海市伊斯蘭教學會會長、全國伊斯蘭教學會副會長。四牌坊與文廟、鎮淮樓同在壹條主軸線上。

六、龍井

與四牌坊相隔不遠處有壹個三眼古井,名曰“龍井”。此井水質優良,清冽甘甜,極大地方便了周邊市民的生活,現已封口保護了。在離井口不遠處, 有壹條自東向西的古街,名曰玉帶河路,原名寺門口街。街上還有壹個“大京兆牌坊”,向世人昭示著 明朝京兆尹馬諒全 家興盛的神奇故事。 為了方便遊客,特將 原先立在玉帶河路上的“大京兆” 牌坊轉移到鎮淮古街與望江路東交叉路口了。

出了四牌坊,原先的正南方有壹座古石橋,叫四牌坊橋,此橋橫跨“玉帶河”,現在橋已不存,玉帶河便成了暗河。繼續南行,街東有壹觀音庵,又名大悲庵,此庵香火很旺。

七、大京兆牌坊

大京兆牌坊,是當年皇帝為了獎勵馬家壹門三進士而賜建的牌坊。祖孫進士:祖父指馬諒(宣德朝進士),孫子指馬如蛟(天啟朝進士)。馬諒(1406——1482),宣德八年進士,二甲六名。《明憲宗實錄》卷二三五,成化成化十八年十二月:“戊子,致仕南京戶部左侍郎馬諒卒。諒字子諒,直隸和州人。宣德癸醜進士,為行在吏科給事中;正統九年,升山東右參議;景泰時,入為應天府府尹。天順初,進南京戶部左侍郎,以母憂去位。服除,蒞事戶部,復改南京戶部;滿九載,將敘遷,為言官所劾,因請致仕。至是卒,年七十七。訃聞,賜祭葬如例”。《明史》卷三 〇 七《門達傳》,“劾南京戶部侍郎馬諒, …… 皆罷去”。

馬諒,先籍河南,後徙全椒。馬諒伯祖父馬九成戰死鄱陽。明朱元璋賜宅和州,授金牌萬戶,其祖父馬九思告老,世居和州,成為馬氏始祖。九思生雲,雲生諒。馬諒宣德進士,歷官吏科給事中、山東參議、應天府尹、南京戶部侍郎。史稱“當為京兆尹贈祖九思,封父雲如其官,三世皆稱京兆”。後馬諒厭惡武清侯石亨與太監曹吉祥擅權專橫,不願繼續做官,而告老於和州,終年七十七歲。

皇帝下旨作為“恩榮”等級在和州玉帶河北面(現大京兆坊南)建有“大京兆”坊。何為“大京兆”?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時,京城稱為應天。和州是地處京城周邊的縣城,當時直屬中央管轄,和州稱為“直隸和州”,屬京兆地區。大京兆乃表彰為京城了不起的官員也。古代牌坊分禦賜、恩榮、聖旨三個等級。“禦賜”是指皇帝下詔,國庫出銀建造;“恩榮”是指皇帝下詔,地方出銀建造;“聖旨”是指地方申請,皇帝批準然後由家族自己出銀建造。所以大京兆屬於“恩榮”級別,如今的大京兆石牌坊堅實純美,莊重威嚴。

八、議和閣

繼續向南行約三百米,便到了“議和閣”。 據《通鑒.唐紀三》註:北齊置和州,以南北通和,往來之津要也。貞陽侯蕭淵明,是南朝梁武帝蕭行之侄。太清三年(549 )蕭淵明領兵攻打東魏、彭城壹戰,折兵百萬,本人被俘。此後五年間,南梁歷經侯景之亂,梁武帝(蕭衍)餓死,簡文帝(蕭綱),元帝之子蕭方智繼位稱敬帝,年僅十三歲。

在此期間,北朝也動亂,高歡次子高洋,滅東魏自立為北齊,稱文宣帝。他連年與南朝作戰,修長城壹千余裏,嗜酒昏狂,以淫亂殘暴著稱。高洋聞蕭方智繼位,以為有隙可乘,即稱俘虜蕭淵明為梁王,欲以武力護送至江南,取代蕭方智。南梁不從,派兵抵禦,在巢縣東關戰敗,王僧辯大為恐懼,被迫屈從至歷陽。時在天保六年(公元555年),齊梁二國在歷陽城,舉行議和談判,王僧辯首先承納北齊扶持的蕭淵明為帝,蕭方智降為太子,然後由北齊代表王渙及行臺司馬恭,南梁代表王僧辯在協和書上簽字。表面上看是以和為貴,實質上確是“北齊圖霸功”,以武力脅迫南器成為附南。“兩國協和”後,遂改歷陽為和州,此為和州的來歷。

可見議和閣,是為紀念南梁與北齊在歷陽議和成功而建的。該閣現簡稱為“和閣”,它矗立於鎮淮古街南端,基座呈正方形,各方有三間屋面寬,高三層,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其面南的門樓上有當代書法名家林筱之題寫的篆書 門額“和閣”和隸書 “林散之書畫院”,黒匾隸書金字,古色古香,匾下的兩旁廊柱上鑲嵌著著名書畫家李秋水先生撰寫的壹幅對聯:“ 登斯樓,水抱山環,氣勢恢宏,都采眼底。逢盛世,筆歌墨舞,發揚出新,光照人間。 ”此 閣古樸典雅,遊人確能體會到亞父城的古韻,因而 成了是鎮淮古街壹個靚麗景點。

離開議和閣,原先是著名的“小南門”——“熏阜門”。熏阜門面迎當年州城的護城河——老得勝河,它是從桃花橋河段通向新河口入江的;新得勝河是民國末年改道進入楊林河後從金河口入江的,河上曾有壹座古老的“熏阜橋”。

九、鎮淮古橋

按說,鎮淮古街至此可以暫告壹段了,但它似乎“意猶未盡”。只見它繼續向南分東西兩道隨坡而上,登臨到寬闊的濱河大道了。越過濱河大道就來到東西走向的得勝河畔了。此河是和縣人的母親河,源於含山,註入長江,全程近百裏。由於此河自民國至今曾多次疏浚拓寬,所以現今河床寬敞,河水淡淡,碧波蕩漾。原先此河上有壹座木橋,連接南北,是當年城南百姓入城的必經之橋,現在改建成壹座水上廊橋了。

廊橋北與和閣隔濱河大道相望的橋頭上,刻有 書畫家林筱之老先生題寫的 “鎮淮古橋”四個秀美隸書大字,南與文昌塔相望的橋頭上,刻有書畫家 李秋水老先生題寫的“鎮淮古橋”四個行書大字。整座橋的 規模及設置酷似揚州 瘦西湖上 的五亭橋, 四個亭子壹道長廊,上面彩畫了許多山水、人物及花鳥條幅,猶如壹道彩虹臥於清波之上, 雕梁畫棟,色彩鮮艷,飛檐翹角, 古色古香,氣勢軒昂 。

橋面寬約20米,長約兩百米,橋面呈拱形,兩旁均設有寬敞的仙人靠,方便遊人休憩,每逢佳節遊人如織。

跨過鎮淮古橋,繼續沿街南行便到了東西走向的寶塔路。當年這裏矗立壹座古樓,名曰“青雲樓”,與此樓並排而建的,右有“育嬰堂”,左有“張孝子坊”等。向東不遠處有壹座寶塔,名曰文昌塔。此塔系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和州知州郭繼芳所建。後人有說此塔是為紀念中唐和州詩人張籍字文昌而建的。但根據當時狀元焦竑所撰《文昌塔記》載:“歷陽郡侯郭公蒞政三年,農嬉於野,士勵於學,詢民疾苦,靡痛不捐,鹹曰:郡水泄自東南,形勝不備,積不宿世,士不登朝,堪輿之言驗矣。願建浮屠以壯形勝。”可見,當時因相信風水迷信認為和州東南水泄,形勝不備,造成文風不振,士不登朝,故建此塔,以祝望文風昌盛。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州州同何飛鳳重修此塔;1922年,和縣知事劉東甫又重修,並立有《重修文昌塔碑記》,為 清末進士含山人張栗庵先生之子 張伯禧所撰,和縣著名書法家阿慶華書所。

十、文昌塔

文昌塔***七級,磚木結構,高30余米,外呈六角形, 每方寬3.9米; 內為正方形, 每方寬3.6米。 塔門朝南。每級外以磚砌鬥拱挑檐, 第壹、二級檐下有磚雕人物像,從第二級起每級每方砌有拱形門和壁龕。 內以 木板鋪墊、 木柱支撐。塔門上方嵌有磚雕人物像及鯉魚跳龍門等圖案。從第二層始,每方每層自下而上以磚砌圈形小門六扇,開閉相間,且平穿對應。在第二層六方圈門之上、塔檐之下,分別磚雕“步蟾踏鬥”、“吞霄接漢”等陽文,皆自右至左橫書正楷。塔頂上扣壹覆缽(俗稱鐵鍋),頂下磚砌圓錐形脊式,脊下鋪以小瓦。壹層底部設木梯,可旋梯而上,直登第七級頂部,鳥瞰大江山川。據考,該塔與橫臥在大南門的和陽橋為同期建造,確為和州壹大名勝。

文昌塔之東曾有壹座郭公祠,內立“去思碑“,以紀念和州知州郭繼芳始建文昌塔的功績。祠內住有道士,為護塔而設,今已毀。

文昌塔外阡陌縱橫,柳樹依依,滾滾長江,滔滔北去……

和州鎮淮古街 歷史 悠久,名人輩出,被先後錄入《直隸和州誌》和《和縣誌》的有:唐朝著名詩人張籍,明朝京兆尹馬諒、四川巡按馬如蛟,清朝著名文學家陳廷桂, 著名 歷史 地理氣象學家、西南聯大知名教授鐘道銘, 當代草聖林散之,著名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俞建章,著名植物生態學家、中科院院士侯學煜,著名書畫家林筱之、李秋水等,不勝枚舉。這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蘊深厚,名勝遍布,是壹個值得探古尋幽的所在,更是壹個攜侶休閑賞玩的好地方。

二〇二壹年八月十五日

(圖文私有,違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