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書屋從前是壹個書塾,魯迅小時候在那裏讀過書,現在是紹興魯迅紀念館的壹部分。
書屋正中的墻上掛著壹幅畫,畫著壹棵古松,樹底下臥著壹只梅花鹿。畫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壹張八仙桌,壹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從前的樣子,放著筆墨紙硯和壹把戒尺。
學生的書桌是從自己家裏搬來的,分列在四面,魯迅的那壹張在東北角上。當年魯迅就在那裏讀書、習字。有時還畫畫,把紙蒙在《西遊記》壹類的小說上描繡像。
魯迅的書桌上刻著壹個小小的“早”字。字橫著,很像壹個還沒開放的花骨朵,又像壹支小小的火把。這個“早”字有壹段來歷∶魯迅的父親害了病,魯迅壹面上書塾讀書,壹面幫著母親料理家務,幾乎天天奔走於當鋪和藥鋪之間,把家裏的東西拿到當鋪去換了錢,再到藥鋪去給父親買藥。
有壹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教書認真的壽鏡吾老先生嚴厲地對他說∶“以後要早到!”魯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張舊書桌上刻了個“早”字,也把壹個堅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裏。從那以後,魯迅上學再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奮鬥了壹生。
擴展資料:
他的書桌右角,至今還刻有壹個約壹寸見方的“早”字,刀法簡樸挺直,它是魯迅幼年手刻的壹件極為珍貴的木刻文物。
至於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有壹天,魯迅上學遲到了,受到塾師的責備,他就用小刀刻下了這個方方正正的“早”字,來督促、提醒自己不要遲到。從此,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都昌坊口11號。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壹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
壽鏡吾在這裏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臺門隔河相望.
魯迅眼中的書屋
魯迅先生寫過壹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被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當中。
在這篇文章中,魯迅逼真地寫出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說它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兒童在那裏受到規矩的束縛。但作者並未將三味書屋寫得死氣沈沈,而是通過課間學生溜到後園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讀書學生乘機偷樂兩個小故事的敘述,使三味書屋充滿了諧趣。
同時,書屋中學生和老師都讀壹些晦澀繞口的詞句,更加的凸顯出了舊時私塾教育的不盡人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