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苗圃地的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條件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避免連作。
二、砧木幼苗的培育
1.種子準備。以桃為砧木時,桃心砂藏時間為100 ~ 120天。壹般在播種前壹年的165438+10月開始儲沙,采用溝藏方式。
2.播種。3月下旬播種為宜,每畝播種量75公斤。給田地澆水。翻耕前施農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30公斤,翻耕深度15 cm,平整場地。播種前,將儲存在沙中的桃核取出,人工將開裂發芽的桃核分類,放入容器中,蓋上壹層濕沙,準備播種。未開封的桃核要分開放置,分開播種。播種時,開溝深5厘米,行距40厘米。以10 cm的間距播種發芽開裂的桃核;把碎桃仁種在溝裏,出苗後再套種。
3.嫁接前的管理。壹般在幼苗基本盛開時澆第壹次水,以後每隔15 ~ 20天,結合追肥1 ~ 2次,每畝施尿素15公斤。5月中下旬,砧木下部萌出的側枝要全部去掉,主幹留20厘米高。嫁接前要再次去除側枝,留下約25厘米高的主幹。
第三,嫁接
1.嫁接時間。嫁接壹般在5月底到7月5日完成。砧木20 cm處厚度大於0.4 cm時即可進行,越早越好。壹般嫁接前澆壹次水,以利於嫁接成活。
2.準備捆綁帶。選取厚度為0.03 mm的優質塑料薄膜,用剪刀剪成寬1.5 ~ 2 cm、長25 cm的塑料條,每100片紮成小捆備用。
3.接穗的準備。以優良品種的新梢為接穗,去葉後下端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備用,水深5厘米,最好是隨采隨取。
4.嫁接法。用“壹橫壹點”芽接法嫁接。嫁接者並排蹲在兩排中間。先剪芽,選擇芽,在芽下端1 cm處斜剪,深度為枝條粗細的1/3 ~ 1/2,長度大於芽的1 cm。然後用刀在芽上纏繞0.7 cm深,直抵木質部,兩邊與垂直刀口相交。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葉柄和芽片,向右掰,取下。選取砧木上20厘米左右高度的兩片葉之間的光滑部分(下部要有6片以上的健康葉),先向木質部橫切壹刀,比芽片略寬,用刀尖垂直切開下部的皮層,將芽片插入砧木,對齊上端,用塑料條紮緊。嫁接時註意保護嫁接處附近的葉子。
第四,後管理
1.解開鐵砧。壹般嫁接後7天切砧,10天解砧。采用第二種剪枝方法。第壹次修剪時,在嫁接部位上方留兩片葉子(節),將砧木頂端和所有剩余的側枝剪掉。幼苗長高後,砧木樁被剪掉。壹般在切砧後5 ~ 7天發芽。
2.除了萌萌。壹般應在砧剪後10天進行第壹次催芽,僅保留已萌發的芽,在抹去剩余芽後10 ~ 15天進行第二次催芽。
3.促進成長。應該結合降雨來保持土壤濕潤。嫁接後,當幼苗新梢長到10 cm以上時,可進行第壹次追肥,每15 ~ 20天追肥壹次,追肥2 ~ 3次,每畝尿素15 kg,可結合灌溉進行除草。
4.害蟲控制。嫁接後主要病蟲害為梨小食心蟲和蚜蟲,個別幹旱年份應註意紅蜘蛛的防治。桃小食心蟲壹般在萌芽期開始吃芽,解綁前後要控制第壹次,以後根據受害情況分幾次。結合食果者防治蚜蟲,選用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用15%達拉靈3000倍液可防治紅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