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洞全長約4000米,洞內曲徑幽深,還有壹個可以容納百余人的寬敞大廳。大廳向裏不遠處,有壹個3米多高的石樓,上有兩根石柱,潔白如玉,石壁有兩條石龍,栩栩如生。樓口右上方的石壁飛出壹“棋盤”,數枚“棋子”散落其上,傳說是彭祖與老子對弈留下的“殘局”。洞的盡頭有壹天河,古人記載:“水聲澎湃,無異江河,勢不可渡。”
白石洞也是歷代文人學士的棲息遊覽之處,唐商棲霞、北宋白玉蟾曾先後在此隱居,洞內多處石壁留有遊人題詠的石刻。有詩贊此洞曰:
洞府含山奇趣生,
神工鬼斧賴天成。
幽深險遠無人盡,
白石千秋猶自晶。
大漁灘濕地,位於含山縣陶廠鎮東南方向8公裏處,面積約0.63平方公裏。這裏原本是壹個面積較大地勢低窪的河灣,後來由於泥土淤積,大約在350年前形成了較典型的灘塗濕地。
大漁灘濕地的水生植物品種繁多,除許多不知名的水草外,人們熟知的有蓮藕、菱角、荸薺、蘆葦、菖蒲等。每至夏季,這裏“荷花菱蔓滿全湖”,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濕地生長的諸多植物,為當地人民提供了大量的食品原料和編織品原料,也為眾多的濕地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憩場所和豐富的食物資源。
大漁灘濕地的動物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等等。這裏的魚類是純天然野生魚,未受汙染,所以味美、價高。如今,“大漁灘野生魚”,已成縣境知名的品牌魚。濕地每年都有大量鳥類在此聚居,繁衍。冬天,野鴨在水中遊弋、進食,還有少量灰鶴、鴻雁甚至黑鶴到此“觀光”。夏天,白鷺滿湖灘是濕地最壯麗的景觀。夕陽西斜,牧童在岸上嬉戲,水牛在灘塗進草,晚歸的白鷺在牛背上安適地梳理著潔白的羽毛,這是濕地最常見的壹幅天然民俗畫圖。(選自《巢湖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