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發明了很多東西。根據許多古籍記載,他發明了許多木匠使用的木工工具。像木匠用的尺子,叫魯班尺。再比如墨鬥、傘、鋸、刨子、鉆等。傳說都是魯班發明的。
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把當時的工匠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民用技術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它包含了物理學的原始知識。
魯班也是壹位傑出的機械發明家。他做的鎖,機關在裏面,外面沒有痕跡。它只能用壹把相配的鑰匙才能打開。
《墨子》壹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公敗者伐竹木,以為是喜鵲,三日後飛去。”也就是說,魯班做的木鳥可以借著風在空中高高飛翔,三天不落地。這能算原始航空科學的急先鋒嗎?
魯班還改進了車輛的結構,制造了機動化的木制車馬。這種木制車馬由木頭人駕駛,裝有機關,可以自動行走。
後世的許多科技發明家,如三國時期的馬鈞、晉代的屈春、北齊的、唐代的馬,都是受這個傳說的影響,相繼向這個方向發展的。
在武器制造上,魯班曾經為楚國制造攻城器械,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後來在墨子的影響下,他不再制造這類戰爭工具,致力於生產生活方面的發明,造福勞動人民。
起源
魯班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歷史上著名的工匠。木工行業拜魯班為創始人。
木匠做桌子、門、窗、家具時,會用壹把長壹尺四寸四分之壹的尺子。尺子不僅有尺寸,還有避邪、取吉祥的文字。人們叫它魯半尺,也叫文秘。
相傳魯班和文公都是有名的工匠,但是魯班總是高人壹等,這讓文公很是嫉妒。
有壹次,這兩個人奉命帶領自己的族人建造壹座宮殿。趁人不註意,晉文公把魯班用來量長度的尺子鋸短,把壹尺半改成壹尺四寸。魯班的弟子用這把尺子削木頭時,發現長度不對。時間緊迫,材料耗盡,魯班急中生智,用壹個石墩代替了不足的長度,結果更加堅固美觀。國王非常滿意。當人們問他怎麽會有如此異想天開的想法時,魯班笑著回答,靠的是文公給的尺子!從此,文公深信不疑。這把尺子流傳至今。
即木工直尺,又稱“角尺”,主要用於檢查刨出的板材、檁條、結構是否垂直,邊緣是否成直角。1陸半尺=0.8尺。
不久後,魯班赤出現了,丁嵐尺被整合,然後英寸和厘米被整合。它是測量和校正的重要工具。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在風水文化和建築文化中表現得最為廣泛。蓋房子、做家具的時候,要用這把尺子從整體到各個部分測量高度、寬度、長度,這樣才能得到與吉利有關的刻度,避免與災難有關的刻度,以適應祈求平安、吉祥的心理。從標註的文字內容來看,顯然與舊占星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