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茶論》的作者是宋徽宗趙佶,宋徽宗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講或許不是那麽的響亮,他還有個絕對醒目的標簽。
趙佶是《水滸傳》中那個滿朝奸邪、壹片黑暗的大宋朝的主人,是歷史上出了名的藝術家皇帝。他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有著非凡的天賦。
身為宋朝第八位皇帝的趙佶繼承了北宋建國以來壹百多年的發展成果,將他的藝術才情與最高權力相結合,為中國藝術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與之相伴的卻是壹個王朝的衰敗。
所謂“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說的就是宋徽宗趙佶。
《大觀茶論》是繼陸羽的《茶經》之後,第壹本全面論述壹個時代主流茶道藝的書,書中除了完整的展示了宋代的點茶藝術之外,還提出了壹些重要理念,深刻的影響了中國茶文化的觀念和壹些傳統習俗,在茶文化史上占據了意義非凡的地位。
《大觀茶論》壹***二十個章節,分別從茶葉的原料,器具,技法,多方角度出發,綜合性的闡述了茶在制作過程中各個環節對滋味,香氣,色澤的影響。
趙佶認為,茶飲文化是“盛世之清尚”雖然被歸屬到飲食之流,但卻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意義,只有在安定繁榮,物質豐富的社會才能得以發展。而宋朝各階層競相崇尚茗飲的風俗仿佛在無聲的歌頌著大宋的繁盛昌榮,自得之情溢於言表。
茶的種植講究“陽崖陰林”,即向陽的山坡,有陰涼的平地。
(1)茶應當在“輕寒”的驚蟄時節開始采摘制作,因為天氣微寒,茶葉生長舒緩,制茶時間相對寬裕,所以此時做出來的茶色澤滋味才是最好的。
(2)采茶應當在夜露未幹的的侵晨,茶葉表面露水對采摘下來的茶葉有壹定的保鮮作用。
(3)采摘的時候用指甲而不用指肚,可使茶葉不受手中汗氣的汙染。
(4)為了保證茶葉的鮮潔采茶工人通常會攜帶清水罐,把采摘下來的茶葉投到清水中。
(5)揀茶,把茶按原料等級區分出來。宋代的揀茶工序是在制茶之前,現代則是在茶制成之後,制成之後再挑揀,不合用之葉對茶內質的損害已經形成,此時挑揀只不過使茶葉外形整齊而已,所以相比而言前者的做法更合理壹些。
滌茶惟潔,濯器惟凈,蒸壓惟其宜,研膏惟熱,焙火惟良。
制茶過程中對衛生的要求最早就是始於宋徽宗,要求滌茶,濯器惟求潔凈。
宋代制茶中有兩道工序叫做蒸芽和壓黃,相當於現代的殺青和揉撚,是形成綠茶色香味的核心工序。趙佶早在宋代就已然發覺其不可比擬的作用,寫出蒸壓惟其宜的原則。除此之外還提出研膏要趁熱,焙火時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則性。
宋徽宗對各有特性的貢茶推陳出新,樂此不疲,他在位的二十六年***添造了38款新品貢茶,這壹嗜好對中國茶文化傳統影響至深,嘗試茶樹品種和地域差異的各種茶葉,成為愛茶人的壹種偏好,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茶葉的品茗種類,和消費者感官體驗。
茶碾和茶羅
茶碾,銀制最好,熟鐵次之,碾槽要深而陡峭,碾輪要薄而鋒利。
茶羅,要求“絕細”而“面緊”,這樣篩過的茶末才能“入湯輕泛,粥面光凝,盡茶色”
碾茶要“用力”而“快速”不能時間過久,久了鐵會影響茶色;羅茶要輕而平,不怕多羅篩幾次,但要求很細的茶粉末不虧耗。
只有如此,點湯之後茶末才會漂浮,茶湯表面的沫餑才會像粥的表面壹樣凝結,華美,盡顯茶之色澤。
兔毫盞
兔毫盞是宋代點茶茶藝的代表性茶具之壹,茶盞的釉色以青黑為佳,底要深而寬,深則茶韻而厚,寬則方便茶筅點擊拂弄,因為宋代飲茶追求色白,所以深色的釉茶盞更能突出茶湯的白。
茶筅
茶筅也是宋代點茶茶藝的代表性茶具之壹,最初點茶用的是茶匙,北宋中後期使用茶筅取而代之。茶筅使用竹子制作,筅身厚重能夠有力操控,筅帚纖細可以分散力道及時擊拂稍微過頭也不至於產生浮沫,使點茶的進程和效果更佳。
湯瓶
倒水註湯的好壞取決於湯瓶的瓶嘴,瓶嘴口要大而且有些直,這樣註湯時水流有力不散亂,瓶嘴末端要圓小而陡峭,便於節制水流不會滴瀝,茶湯表面就不會被破壞。
杓
宋代點茶除了湯瓶註水之外,水杓取水的方式也同樣普遍,宋徽宗在這裏主要強調了水溫對茶的影響,取水時水杓的大小以壹茶盞的宜,多了要歸其余,少了又要再取壹次,反復之間茶盞裏的茶必然涼了。
水
水為茶之母,陸羽在《茶經》中提出“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趙佶則總結出“水以輕清甘潔為美”的原則,“輕”表示水的礦物雜質含量低,“甘”則表示水的滋味甜美,相比陸羽,後者更具有科學性。
點茶是宋代主流的茶飲方式和技藝,也是本書占據篇幅最多的壹個章節,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詳細的記述了點茶的要點,並將點茶過程中註湯擊拂分為七個步驟,每壹步驟雖然須臾短暫,但點茶人卻能從中得到不同的感官體驗。
點茶的第壹步是調膏,將羅好的茶末置於盞中,然後註入少量的開水將其調成均勻的茶膏,然後壹邊註水壹邊用茶筅擊拂,依次進行六次之後盞中乳末翻騰上湧,充滿茶盞,周邊凝結不動,此時方可飲用,《桐君錄》說“茗有餑,飲之宜人”。
趙佶實際上已經明確的把評茶分為色、香、味、形四個方面,其中“茶以味為上”標明了味的重要性,而“甘香重滑,為味之全”,芽頭和芽葉的對味道的作用和影響。苦能生甘的道理
宋時飲茶有在茶中加入香料的習慣,這壹現象壹直持續到宋徽宗這壹代,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說到“茶有真相,非龍麝可擬”此後貢茶不再加入龍腦等香料,也是中國飲茶進入清飲方式的開端。
因為鬥茶的需要,宋代茶葉崇尚白色,所以要求在壓黃的過程中盡量榨盡汁液,否則色濁味重,但其實就蒸青綠茶而言,綠色的茶葉味道勝於白色,這點到了南宋時期才逐漸糾正。
古時茶葉的貯存壹直是個難題,因為茶葉自身的吸附性很強,很容易受潮、串味,貯藏期間反復烘焙會損耗茶氣,不烘焙的話茶餅的色澤滋味亦會散失。
《大觀茶論》之前,茶葉貯藏主要依靠焙茶籠,靠火焙去潤濕藏茶。趙佶改進了藏茶的方法,首先是密封藏茶,這壹理念可以是說是最實質性的改變,至今仍為茶界所采用;其次是多次烘焙,壹年或多年後再次烘焙,可以使茶葉常年收藏不減損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