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鼓舞是瑤族和朝鮮族的舞蹈。
1、瑤族長鼓舞。
中國瑤族聚居地區的壹種民間舞蹈,瑤語叫“挨汪都”,又稱“打橫鼓”“調花鼓”,流傳於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等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瑤族長鼓舞有多種表演套路,或專門表現造屋動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動植物有趣的形態。瑤族長鼓舞多在瑤族傳統節日及慶祝豐收、喬遷或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
2、朝鮮族長鼓舞。
吉林省圖們市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朝鮮族長鼓舞起源於印度的細腰鼓,又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中原,再傳入東朝鮮,成為朝鮮民族音樂的主要打擊樂器。明清時期,朝鮮族人口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長鼓舞隨之傳入中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朝鮮族舞蹈。
瑤族長鼓舞簡介:
瑤族長鼓舞中國瑤族聚居地區的壹種民間舞蹈,瑤語叫“挨汪都”,又稱“打橫鼓”“調花鼓”,流傳於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等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瑤族長鼓舞有多種表演套路,或專門表現造屋動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動植物有趣的形態。瑤族長鼓舞多在瑤族傳統節日及慶祝豐收、喬遷或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瑤族長鼓舞歷史悠久,它脫胎於起源很早的祭盤王儀典及壹些巫術活動中的舞蹈,現已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文娛活動。連南瑤族長鼓舞是隋唐時期排瑤祖先遷徙到連南時帶入的,其後隨著耍歌堂的興盛而流行起來。
1、鼓舞表演。表演道具長鼓舞的主要道具長鼓,宋、清兩代相關古籍均有記載。宋時稱銃鼓,又稱長大腰鼓,清代已稱為長鼓,現仍基本保留著古代長鼓的形制特征。鼓長約三尺,中間小兩頭大,呈雙喇叭狀,用沙桐木為鼓身,中間挖空,兩頭蒙羊皮或牛皮作鼓面,並用麻線拉緊而成。舞時加背帶,把鼓橫掛於頸背,既便於拍打又便於舞蹈。
2、人數隊形。長鼓舞表演時人數不限,兩人以上成雙數即可。兩人為壹個組合,相距為三至四步,左肩相對。每個舞蹈可由若幹組合組成,在領舞的鼓點指揮下,各對組合時而橫穿直插,時而大圈或小圈起舞,隊形或橫排或斜排,時分時合,並常見小方格、大方格陣式,村遊時還有隊列式表演,場面圖形變化豐富多彩。
3、舞者動作。舞者手的動作是兩手旁伸,兩肘微彎,手心向下,主要是拍擊兩頭鼓面。舞蹈動作則集中於腰腿,上身略前俯,雙膝微屈為基本形態,兩膝以有節律的伸屈帶動身體上下顫動為基本動態,這種基本形態和動態,融匯貫穿於長鼓舞的各式表演之中。但有的村寨以跳躍旋轉見長,粗獷奔放,剛中帶柔;有的則以雙腿半蹲,身體上下起伏的節律突出,優美矯健,柔中帶剛,舞蹈動作又各顯特點,各具風格。
4、鼓舞鼓譜。長鼓舞以舞者擊鼓發出的音響節拍作為伴奏。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頭發出“咚”的壹聲,左手持竹片彈擊鼓尾發出“啪”的壹聲,雙手同時拍擊鼓面發出“咣”的壹聲,三種音響加以變化組合,便組成了長鼓舞的各種鼓譜。有齊奏和壹領壹和兩種擊法,用“大圓圈鼓”鼓譜時要齊奏,即全體舞者的鼓點須壹致,舞蹈動作亦齊整;而用“鼓頭”“起換堂”“圈背靠”等鼓譜時則要壹領壹和,即由壹人領先半拍擊鼓,余者跟後半拍和之,舞蹈動作亦伴隨鼓點進行。不論哪種擊法,鼓點在長鼓舞中都起著指揮作用,即使表演人數眾多,也能令動作和隊列整齊,變化有序。
5、表演程式。長鼓舞有三十六套表演程式,表現內容有模擬生產勞動的“種樹鼓”“砍樹鼓”,有演繹排瑤不同姓氏的敘事性的“十二姓鼓”,有以風趣手法展現排瑤男女婚戀習俗的“鬥雞鼓”,有表達歡樂情緒的“歌堂鼓”,還有祭祀祖先的“盤古王鼓”等。每逢春節、元宵、三月三起願節、六月六賽土神,十月十六耍歌堂,以及香歌節等傳統節日,瑤山村寨處處可見攜鼓盛裝的青年男性鼓手,頭纏紅布,上插雉翎,翩躚起舞,可聞銃炮、铓鑼、牛角、嗩吶聲伴著“咚啪、咚啪”的長鼓聲響徹山野。
朝鮮族長鼓舞簡介:
朝鮮族長鼓舞,吉林省圖們市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朝鮮族長鼓舞起源於印度的細腰鼓,又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中原,再傳入東朝鮮,成為朝鮮民族音樂的主要打擊樂器。明清時期,朝鮮族人口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長鼓舞隨之傳入中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朝鮮族舞蹈。朝鮮族長鼓起源於印度細腰鼓,又名“杖鼓”。公元4世紀時,細腰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中原,而後又東傳朝鮮。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延邊歌舞團將長鼓舞搬上舞臺,從而擴大了長鼓舞的影響,60年代又在獨舞的基礎上,創作出長鼓的群舞表演。長鼓舞不僅鼓技驚人,花樣翻新,亦在於表達喜悅、歡快的情緒,以優美的舞姿和嫻熟的鼓技給人美好的藝術享受。
1、表演形式。朝鮮族長鼓舞既可集體表演,也可單獨表演。女性長鼓舞風格優雅,男性長鼓舞活潑瀟灑。表演時以扛手、伸肩、鵲雀步等動作為主,舞者肩挎長鼓,右手持鼓鞭,邊跳邊敲。長鼓不僅是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樂器。整個舞蹈集演奏、演唱、舞蹈於壹體,實現了人、鼓、樂的高度協調。
2、演奏特點。長鼓聲音語言,主要為噔、噠、空三種,通過不同組合變化,成為不同節奏。美在鼓聲的鏗鏘、歡快。長鼓兩端的鼓桶由纖細的腰身連接起來,來回穿梭的縮繩將兩端的鼓面牢牢固定。舞者將鼓橫掛胸前,左手拍鼓,右手執竹片敲擊,邊跳邊敲鼓。長鼓兩面具有不同的高、低音,呈現的節奏抑揚頓挫。
3、演奏方式。演奏時,坐勢,置鼓於架上;立勢,將鼓掛於奏者腹前,左手拇指扶住鐵圈,其余四指可單指敲擊或壹起拍擊手鼓面,右手執鼓棰敲擊棰鼓面。經過人們不斷地發掘、整理,演奏技藝極為豐富。手鼓面奏法。左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悶鼓點等四種,棰鼓面。右手奏法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滾奏、震奏等,敲擊的節奏變化有四十多種。常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獨唱、舞蹈伴奏。
演奏長鼓時,右手執細竹條敲擊,左手拍打。有兩種演奏形式:壹種是將較小的長鼓橫掛在胸前邊舞邊奏,它既是舞蹈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另壹種是將稍大的長鼓置於木架上,擺在演奏者面前專作為樂器演奏,為聲樂伴奏(如伽倻琴彈唱)或參加器樂合奏,常用來表現輕快、歡樂的情緒。 長鼓在熟練的演奏者敲擊下,兩個不同的音響參插交錯,兩種不同的音色忽隱忽現、時輕時重、抑揚頓挫,音色分外清麗鮮明。以獨特而豐富的音樂語言,表達出復雜而細膩的思想感情,具有鮮明的朝鮮族風格和濃厚的地方色彩。
瑤族:
瑤族(狹義)祖先為盤瓠,居住地區多為亞熱帶,海拔多在1000至2000米之間,村寨坐落周圍,竹木疊翠,風景秀麗。因生產方式、居住、服飾和經濟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有“茶山瑤”、“盤瑤”、“山子瑤”、“頂板瑤”、“花籃瑤”、“過山瑤”、“白褲瑤”、“紅瑤”、“藍靛瑤”、“八排瑤”、“平地瑤”、“坳瑤”等別稱。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統稱為瑤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省。與南越族原住居民有深遠關系。
瑤族分布的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區裏面。瑤族有自己的語言,支系比較復雜,各地差別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話,通用漢語或壯語。歷史上沒有本民族文字,壹般通用漢文,1982年中央民族學院語言研究所苗瑤語教研室盤承乾、鄧方貴、劉保元等以拉丁字母為基礎,並根據1957年12月,國務院討論通過的《關於少數民族文字方案設計字母的五項原則》,設計了壹套瑤族勉語的文字方案(草案)。瑤族是壹個古老的民族 ,其歷史可追溯到幾千年前的遠古。瑤族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根據《盤瓠》、《渡海》和《長鼓》三個神話傳說推斷,瑤族先民曾是壹支比較強盛的氏族,生活在中原壹帶。
朝鮮族:
中國少數民族之壹。主要分布於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為朝鮮族最大聚居區。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兼事飼養、栽培、采集等副業。有優美的民族文化藝術傳統,能歌善舞。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自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地區定居。清同治九年(1870)鴨綠江北岸有二十八個朝鮮族聚居鄉。光緒七年(1881)吉林省設荒務局,廢除圖們江左岸的禁山圍場之制,在南崗(琿春)、延吉、東溝等地設置“招墾局”,下設十七個社,十六年改琿春招墾總局為撫墾總局。宣統二年(1910)東北地區朝鮮族達十萬九千余人。在開發東北邊疆,反對封建統治及對外侵略的鬥爭中作出了貢獻。建國後實行了社會改革,各項事業均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