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勝集總錄》卷19 2.1方明文法曲萬
2.2組成:法曲(炒)5份、吳茱萸(泡湯,焙炒)5份、小麥芽(微炒)5份、枳實(漿麩炒)3份、甘草(焙炒)3份、肉桂(去皮)3份、厚樸(姜汁焙炒)3份。
2.3主治:脾痹、咳喘生津。
2.4溫法祛丸用法用量:每次服7粒,飯前送開水,每日3次,1。
2.5制作方法為細粉,煉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3《醫療制度》第11卷3.1文曲萬
3.2大曲(炒)成分1,麥芽(炒)1,人參5元,茯苓、陳皮(白)、厚樸(制)、枳實(麩炒)1,吳茱萸(湯浸)3元,細辛5元,甘草5元。
3.3功效:溫中理氣,壯陽祛陰。
3.4主治:脾痹、咳嗽嘔吐。
3.5用法用量溫法曲丸每次7080丸,食前用熱水沖服。
3.6制法為細粉,煉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4《醫部全集》卷2284.1文曲萬
4.2由法曲三份(炒)、枳實三份(麩炒)、茯苓三份、吳茱萸三份(湯炒)、厚樸三份(姜汁炒)、甘草三份(炒)、麥芽五份(微炒)、細辛1份、幹姜60份(制)。
4.3主治:脾痹、咳喘生津。
4.4溫法大曲丸用法用量:每次70粒,飯前用開水沖服,1,每日3次。
4.5制法為細粉,煉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古籍中溫中法曲丸《醫燈續焰》:【卷十】痹病脈證68)脾痹之人,四肢散結,咳喘吐汁,上半部不通。(文藝發曲丸、黃丸等。)對於腸梗阻的人來說,喝不飽,還會糾結哮喘。...
《金匱要略》:【卷七:嘔吐通論】壹種消食化積劑,如小米,每次服50丸,吃姜湯後愈止。溫中發曲丸治食已致心口疼痛,但陰氣難耐,嘔吐自擾,故病名為食。...
《醫酒遺義校註》:【卷四畢】附:畢證門每方作品(壹兩)朱砂(五塊錢)每次壹元,不定期調整。溫中鐘發曲丸用於治療脾痹引起的咳嗽、嘔吐、流涎。法曲(壹兩)麥芽(壹兩)茯苓...
證治標準:【卷四】Bipestle,藥丸大如壹個五子。每次服30粒,飯前溫酒送服。溫中發曲丸可治脾痹、咳喘吐汁。法曲(炒)枳實(麩炒)和白茯苓。...
景嶽全書:【卷五十八周吉谷方八珍】熱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