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什麽是“唔使問阿貴”(粵語)?它的由來是?

什麽是“唔使問阿貴”(粵語)?它的由來是?

基本意思是明擺的事實。由來是廣東人從北方南遷的時候,有壹個很有名的首領名叫羅貴,他很聰明,而大家遇到什麽不懂的事都會去找他問問意見的,壹天壹人求見想要問問題,被羅貴手下攔住了;說了壹遍問題,結果羅貴手下就給了他壹個滿意的答復。從始之後這句話就流傳開來了。

例句:唔使問阿貴,壹定系距做葛!(不用說壹定是他做的!)

擴展資料

粵語的起源

粵語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對長江以南方沿海地區的稱謂“越”或“粵”。在古籍中,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對於長江中下遊以南沿海地區的部族,常統稱為“越”,文獻上稱之為百越、百粵、諸越。廣東,《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

隋唐以後“越”、“粵”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後者多用於嶺南兩廣,並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

粵語有九聲六調,粵語聲調亦大異於北,蓋以六調,曰壹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濁平,五濁上,六濁去。復以促音清平為高入,促音清去為中入,促音濁去為低入。合為九聲。現代粵語的語法,如“水大”、“菜幹”、“人客”、“雞公”、“魚生”等,將形容詞放在名詞之後作修飾成分的語法結構普遍存在。

百度百科—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