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活字印刷術省時省力,為什麽宋朝人還要手工抄書呢?

活字印刷術省時省力,為什麽宋朝人還要手工抄書呢?

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壹,它是印刷史上的重大革命。宋代社會經濟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書籍的需要量大增,人們迫切需要尋找壹種比雕版印刷更省工省事、效率更高的辦法。在這樣的社會需求推動下,布衣畢升在宋仁宗年間發明了膠泥活字,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這種方法可以節省雕版費用,縮短出書時間,又經濟,又方便,和現在的鉛字排印是壹致的。

但是雖然宋代印刷技術已經相當普遍,但手抄書籍仍是書籍傳播的壹種主要方式,仍然相當普遍。

據統計,1177年,宋代的皇家藏書,包括主要藏書機構和皇家檔案館,有59.5%的抄本、32%的稿本,印本僅占8.5%。仁宗嘉佑年間,壹次抄書壹萬六千余卷,同時的刻印本是四千七百余卷,只及抄寫本的四分之壹強,也從側面證明了抄本書的影響之廣泛和深遠。

宋代抄書盛行,主要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抄書工序簡單

與書籍的印刷傳播相比,手工抄寫只需要人和筆墨紙硯即可,工序簡單,操作起來也十分容易。而印刷傳播,工序復雜,需要刻工、寫工、印工、裝訂工、運輸工、編輯校對人員等,而且是壹系列的連續過程,中間任何壹個環節都不可缺少。書籍的印刷傳播在當時盡管屬於新鮮事物,但作為新興傳播方式,在社會層面上普及和推廣,以及被普通群眾所接受,仍然需要壹定時間。

抄書可以練字

宋代從皇帝到文人學士,幾乎都有崇尚書法、練習書法的風氣。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徽宗、宋高宗等皇帝,都喜歡書法。被稱為“書法四大家”的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他們的書法各有千秋。正是在這樣壹種書法氛圍下,宋人更喜歡抄書。同時,這些名家的抄本由於稀缺難求而顯得彌足珍貴,往往被人奉為至寶而沈醉其中。宋代壹些精美的抄本往往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抄書可以謀生

抄書者在古代是壹種職業,特別是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之前,書籍都靠人工抄寫,很多士子用抄書來獲取報酬。寶元初,宰相呂夷簡任人唯親,範仲淹對其進行抨擊,後被指控,貶到饒州,蔡襄作了“四賢壹不肖”詩,為範仲淹打抱不平,這首詩歌出來之後,通過手抄傳播,受到廣大民眾歡迎,壹些抄書人抄寫後拿來出售獲利。在這裏,抄書本身就是壹種生存與生活的方式。

抄書可以祈福禳災

宗教信仰者通過抄寫佛教、道教經籍能夠修煉功德。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之下,抄寫經書活動經久不衰。比如,宋哲宗“性莊重,從學穎悟,自皇帝(神宗)服藥,手寫佛書為帝祈福”宋哲宗通過抄寫佛經來禳災祈福。抄書還可以用來收藏。宋代許多私人藏書家都通過抄書這種方式來收藏書籍。“宋代私家藏書,多手自繕錄,故所藏之書,抄本為多。”為了保證藏書的質量,藏書家在抄書的過程中,往往會對其中的錯誤進行校對,通過抄寫,可以給自己留下副本。

此外,筆墨紙硯是抄書者不可或缺的抄寫工具,沒有這些工具,抄書活動就無法順利進行。文字的產生,筆墨紙硯的發明,書籍的抄寫傳播,對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文字為之大輅,載籍為之六轡,先王教化所以行於百代,及物之功,與造化均,不可忽也”,書籍傳播的這種影響不可忽視。